一种抗变形高铁导轨铝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511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变形高铁导轨铝型材,包括:承重基体和位于一侧并与承重基体一体成型的第一合金板、第二合金板、第三合金板,其中:承重基体包括首尾依次连接并在其内部形成腹腔的第一结构板、第二结构板、第三结构板、第四结构板和第五结构板;通过对承重基体中的第一结构板、第二结构板、第三结构板、第四结构板以及第五结构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角度关系进行设置,以使该承重基体的形状构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同时,通过对第一合金板、第二合金板和第三合金板与承重基体的位置关系进行设置,并在第一合金板、第二合金板之间设置连接二者的加强筋板,以增强该铝型材弯曲能力,使该型材的结构更为稳固。

Anti deformation high speed rail aluminium section b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formation resistant high iron aluminum rail, including: bearing base and located on one side and the first alloy plate, integrally molded with the bearing matrix second alloy, third alloy plate, wherein the first plate structure, bearing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and matrix including abdominal cavity form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econd plate structure third, structure plate, fourth structure plate and fifth plate structure; by set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structure of the matrix in the bearing plate, second plate, third plate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of fourth structural plate and a fifth plate structure and angle, so that the bearing structure shape matrix with sufficient strength and anti deformation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by setting position of the first alloy, second alloy plates and third alloy plate and bearing matrix, reinforcement plate is disposed between the first alloy plate, second alloy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wo,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aluminum bend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more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变形高铁导轨铝型材
本技术涉及型材
,尤其涉及一种抗变形高铁导轨铝型材。
技术介绍
铝合金因良好的力学性能、质地轻、易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生产汽车零部件替代其他材质。现有的导轨型材,其结构强度小,在长期受力的情况下其滑道容易弯曲变形,从而影响导轨的正常使用,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抗变形高铁导轨铝型材。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抗变形高铁导轨铝型材,包括:承重基体和位于一侧并与承重基体一体成型的第一合金板、第二合金板、第三合金板,其中:承重基体包括首尾依次连接并在其内部形成腹腔的第一结构板、第二结构板、第三结构板、第四结构板和第五结构板;第一结构板为平面板;第二结构板、第五结构板相对布置在第一结构板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结构板垂直,第五结构板与第一结构板之间的垂直高度大于第二结构板与第一结构板之间的垂直高度;第四结构板与第一结构板平行,且第四结构板与第五结构板之间的垂直高度小于第一结构板与第五结构板之间的垂直高度;第三结构板为连接第二结构板和第四结构板的斜面板;第一合金板、第二合金板以及第三合金板均位于第一结构板远离腹腔的一侧,且第一合金板与第二结构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三合金板与第五合金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合金板位于第一合金板、第三合金板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合金板、第三合金板平行;第一合金板与第二合金板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与第一结构板平行;所述第三合金板远离第一结构板的一侧设有向第二合金板方向进行90°折弯的折弯边,所述折弯边的所在面位于第二合金板远离第一结构板的一侧并与第二合金板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在第二合金板、第一结构板、第三合金板以及由第三合金板折弯而成的折弯边之间形成滑槽。优选地,第五结构板、第三合金板远离腹腔的一侧设有具设有向腹腔内部方向凹槽的防滑槽。优选地,加强筋板远离第一结构板的一侧且位于加强筋板与第一合金板相接处设有向第一结构板方向凹陷的第一型槽。优选地,加强筋板远离第一结构板的一侧且位于加强筋板与第二合金板相接处设有向第一结构板方向凹陷的第二型槽。优选地,第一结构板靠近腹腔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位于第二合金板靠近第三合金板的一侧。优选地,第五结构板靠近腹腔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位于第五结构板的中部。优选地,第三结构板与第四结构板之间的夹角与第三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之间的夹角相等。优选地,第三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优选地,第三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之间的夹角为135°。本技术中,通过对承重基体中的第一结构板、第二结构板、第三结构板、第四结构板以及第五结构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角度关系进行设置,以使该承重基体的形状构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同时,通过对第一合金板、第二合金板和第三合金板与承重基体的位置关系进行设置,以及第一合金板、第二合金板和第三合金板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设置,并在第一合金板、第二合金板之间设置连接二者的加强筋板,以增强该铝型材弯曲能力,使该型材的结构更为稳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变形高铁导轨铝型材的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变形高铁导轨铝型材的断面图。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抗变形高铁导轨铝型材,包括:承重基体和位于一侧并与承重基体一体成型的第一合金板1、第二合金板2、第三合金板3,其中:承重基体包括首尾依次连接并在其内部形成腹腔的第一结构板4、第二结构板5、第三结构板6、第四结构板7和第五结构板8;第一结构板4为平面板;第二结构板5、第五结构板8相对布置在第一结构板4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结构板4垂直,第五结构板8与第一结构板4之间的垂直高度大于第二结构板5与第一结构板4之间的垂直高度;第四结构板7与第一结构板4平行,且第四结构板7与第五结构板8之间的垂直高度小于第一结构板4与第五结构板8之间的垂直高度;第三结构板6为连接第二结构板5和第四结构板7的斜面板。第一合金板1、第二合金板2以及第三合金板3均位于第一结构板4远离腹腔的一侧,且第一合金板1与第二结构板5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三合金板3与第五合金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合金板2位于第一合金板1、第三合金板3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合金板1、第三合金板3平行;所述第一合金板1与第二合金板2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加强筋板9,所述加强筋板9与第一结构板4平行,且加强筋板9远离第一结构板4的一侧且位于加强筋板9与第一合金板1相接处设有向第一结构板4方向凹陷的第一型槽;加强筋板9远离第一结构板4的一侧且位于加强筋板9与第二合金板2相接处设有向第一结构板4方向凹陷的第二型槽;所述第三合金板3远离第一结构板4的一侧设有向第二合金板2方向进行90°折弯的折弯边301,所述折弯边301的所在面位于第二合金板2远离第一结构板4的一侧并与第二合金板2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在第二合金板2、第一结构板4、第三合金板3以及由第三合金板3折弯而成的折弯边301之间形成滑槽10。本技术通过对承重基体中的第一结构板4、第二结构板5、第三结构板6、第四结构板7以及第五结构板8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角度关系进行设置,以使该承重基体的形状构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同时,通过对第一合金板1、第二合金板2和第三合金板3与承重基体的位置关系进行设置,以及第一合金板1、第二合金板2和第三合金板3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设置,并在第一合金板1、第二合金板2之间设置连接二者的加强筋板9,以增强该铝型材弯曲能力,使该型材的结构更为稳固。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五结构板8、第三合金板3远离腹腔的一侧设有具设有向腹腔内部方向凹槽的防滑槽11,以增强第五结构板8、第三合金板3安装面的摩擦力,使其与装配件紧固,进而增强该铝型材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第一结构板4靠近腹腔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12,第一安装槽12位于第二合金板2靠近第三合金板3的一侧。第五结构板8靠近腹腔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13,第二安装槽13位于第五结构板8的中部。第一安装槽12、第二安装槽13的位置设置利于与其进行装配的装配件进一步增强该铝型材的承重能力。本实施例中,第三结构板6与第四结构板7之间的夹角与第三结构板6与第二结构板5之间的夹角相等,均为135°,以进一步提高该铝型材结构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抗变形高铁导轨铝型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变形高铁导轨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基体和位于一侧并与承重基体一体成型的第一合金板(1)、第二合金板(2)、第三合金板(3),其中:承重基体包括首尾依次连接并在其内部形成腹腔的第一结构板(4)、第二结构板(5)、第三结构板(6)、第四结构板(7)和第五结构板(8);第一结构板(4)为平面板;第二结构板(5)、第五结构板(8)相对布置在第一结构板(4)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结构板(4)垂直,第五结构板(8)与第一结构板(4)之间的垂直高度大于第二结构板(5)与第一结构板(4)之间的垂直高度;第四结构板(7)与第一结构板(4)平行,且第四结构板(7)与第五结构板(8)之间的垂直高度小于第一结构板(4)与第五结构板(8)之间的垂直高度;第三结构板(6)为连接第二结构板(5)和第四结构板(7)的斜面板;第一合金板(1)、第二合金板(2)以及第三合金板(3)均位于第一结构板(4)远离腹腔的一侧,且第一合金板(1)与第二结构板(5)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三合金板(3)与第五合金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合金板(2)位于第一合金板(1)、第三合金板(3)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合金板(1)、第三合金板(3)平行;所述第一合金板(1)与第二合金板(2)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加强筋板(9),所述加强筋板(9)与第一结构板(4)平行;所述第三合金板(3)远离第一结构板(4)的一侧设有向第二合金板(2)方向进行90°折弯的折弯边(301),所述折弯边(301)的所在面位于第二合金板(2)远离第一结构板(4)的一侧并与第二合金板(2)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在第二合金板(2)、第一结构板(4)、第三合金板(3)以及由第三合金板(3)折弯而成的折弯边(301)之间形成滑槽(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变形高铁导轨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基体和位于一侧并与承重基体一体成型的第一合金板(1)、第二合金板(2)、第三合金板(3),其中:承重基体包括首尾依次连接并在其内部形成腹腔的第一结构板(4)、第二结构板(5)、第三结构板(6)、第四结构板(7)和第五结构板(8);第一结构板(4)为平面板;第二结构板(5)、第五结构板(8)相对布置在第一结构板(4)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结构板(4)垂直,第五结构板(8)与第一结构板(4)之间的垂直高度大于第二结构板(5)与第一结构板(4)之间的垂直高度;第四结构板(7)与第一结构板(4)平行,且第四结构板(7)与第五结构板(8)之间的垂直高度小于第一结构板(4)与第五结构板(8)之间的垂直高度;第三结构板(6)为连接第二结构板(5)和第四结构板(7)的斜面板;第一合金板(1)、第二合金板(2)以及第三合金板(3)均位于第一结构板(4)远离腹腔的一侧,且第一合金板(1)与第二结构板(5)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三合金板(3)与第五合金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合金板(2)位于第一合金板(1)、第三合金板(3)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合金板(1)、第三合金板(3)平行;所述第一合金板(1)与第二合金板(2)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加强筋板(9),所述加强筋板(9)与第一结构板(4)平行;所述第三合金板(3)远离第一结构板(4)的一侧设有向第二合金板(2)方向进行90°折弯的折弯边(301),所述折弯边(301)的所在面位于第二合金板(2)远离第一结构板(4)的一侧并与第二合金板(2)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在第二合金板(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开健王超孙金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发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