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经机夹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9487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经机夹纱装置,包括夹持针体、配合夹持针体的托架、及配合夹持针体夹纱、退捻的导向底托;所述夹持针体的下端为直径较大的夹纱卡爪,夹持针体的上端为限位环,所述夹持针体穿过弹性体的限位套并自限位套的底部伸出,所述限位套的上端通过限位卡具阻挡限位环向下移动;所述导向底托上设有与夹纱卡爪底部相配适的针体凹槽,所述圆形槽面上设有引导夹持卡爪下移的定位导架,所述定位刀架包括圆形凸起及向圆形槽面中心延伸的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结经机夹纱装置具有以下优势:夹纱装置运行平稳,纱线稳定不偏移,经过夹纱梳理的纱线疏密均匀,张力适宜,有效降低双根、断头或者打结的问题。

Yarn tying device for warp ty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knot yarn clamping device by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clamping needle body, the needle body with the clamp bracket, and with clamping needle clip yarn, detwist oriented bottom bracket; the lower ends of the clamping needle for large diameter drill clamping claw, the upper clamping pin the limit ring, the clamping pin body through the elastic limit sleeve and self limiting sleeve extends out of the bottom, the limit is set by the limit fixture barrier limiting ring moves downwards; the guid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claw bottom twill matched needle groove and the circular groov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guide clamping claw down guide frame, the positioning tool comprises a chute extending round convex circular groove surface and to the cen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rp tying machine yarn clamping device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 yarn clamping device running smoothly, stable yarn is not offset, after combing yarn yarn density uniform, tension is appropriate,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ouble root, or broken knot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经机夹纱装置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结经机夹纱装置。
技术介绍
结经机是织布厂织造车间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它是通过用机架将织机经纱和新换织轴经纱对接,来完成接经换轴的目的,结经机是唯一可以替代手功穿扣完成上机的过程,可以大大降低织布厂用工,减小劳动强度,降低成本。经纱挂好后,经纱状态必须良好,经纱垂直于夹纱器,纱线互相平行,稀密均匀,张力适宜,是保证机头正常运转的基础。纱线松弛很容易与其他纱线纠缠在一起,形成双根、断头或者打结的现象。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结经机夹纱装置,可有效梳理经纱,夹纱装置运行平稳、纱线稳定不偏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结经机夹纱装置,包括夹持针体、配合夹持针体的托架、及配合夹持针体夹纱、退捻的导向底托;所述夹持针体的下端为直径较大的夹纱卡爪,夹持针体的上端为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端中心设有施力孔,所述施力孔与推进夹持针体的推动机构连接,所述夹持针体穿过弹性体的限位套并自限位套的底部伸出,所述限位套的上端通过限位卡具阻挡限位环向下移动,夹纱卡爪与夹持针体之间有凹陷部,所述限位套的底部设有弹性限位块,所述弹性限位块抵压在该凹陷部中,所述限位套与夹纱支架连接,所述夹纱支架控制限位套向下移动并在限位套下移后使其复位;多个所述托架环绕设置在夹持针体突出的夹纱卡爪周围,所述托架内侧设有U型盖板,所述U型盖板与夹纱卡爪的外形轮廓相匹配;所述导向底托上设有与夹纱卡爪底部相配适的针体凹槽,所述针体凹槽的底面为圆形槽面,所述圆形槽面上设有引导夹持卡爪下移的定位导架,所述定位刀架包括圆形凸起及向圆形槽面中心延伸的滑槽。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针体为扁平状针体。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泵。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压缩泵的额定工作气压为0.9MPa。进一步的,所述夹纱卡爪的端部为光滑端面。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底托的针体凹槽底部设有弹性防磨垫。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防磨垫与针体凹槽粘结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结经机夹纱装置具有以下优势:夹纱装置运行平稳,纱线稳定不偏移,经过夹纱梳理的纱线疏密均匀,张力适宜,有效降低双根、断头或者打结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结经机夹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夹持针体;11-限位环;12-施力孔;13-限位卡具;14-夹纱支架;15-夹纱卡爪;16-弹性限位块;17-限位套;20-托架;21-U型盖板;30-导向底托;31-针体凹槽;32-圆形槽面;33-定位导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1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结经机夹纱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夹持针体10、配合夹持针体10的托架20、及配合夹持针体10夹纱、退捻的导向底托30;所述夹持针体10的下端为直径较大的夹纱卡爪15,夹持针体10的上端为限位环11,所述限位环11的上端中心设有施力孔12,所述施力孔12与推进夹持针体10的推动机构连接,所述夹持针体10穿过弹性体的限位套17并自限位套17的底部伸出,所述限位套17的上端通过限位卡具13阻挡限位环11向下移动,夹纱卡爪15与夹持针体10之间有凹陷部,所述限位套17的底部设有弹性限位块16,所述弹性限位块16抵压在该凹陷部中,所述限位套17与夹纱支架14连接,所述夹纱支架14控制限位套17向下移动并在限位套17下移后使其复位;多个所述托架20环绕设置在夹持针体10突出的夹纱卡爪15周围,所述托架20内侧设有U型盖板21,所述U型盖板21与夹纱卡爪15的外形轮廓相匹配;所述导向底托30上设有与夹纱卡爪15底部相配适的针体凹槽31,所述针体凹槽31的底面为圆形槽面32,所述圆形槽面32上设有引导夹持卡爪下移的定位导架33,所述定位刀架包括圆形凸起及向圆形槽面32中心延伸的滑槽。所述夹持针体10为扁平状针体。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泵。所述空气压缩泵的额定工作气压为0.9MPa。所述夹纱卡爪15的端部为光滑端面。所述导向底托30的针体凹槽31底部设有弹性防磨垫。所述弹性防磨垫与针体凹槽31粘结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结经机夹纱装置具有以下优势:夹纱装置运行平稳,纱线稳定不偏移,经过夹纱梳理的纱线疏密均匀,张力适宜,有效降低双根、断头或者打结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结经机夹纱装置

【技术保护点】
结经机夹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针体、配合夹持针体的托架、及配合夹持针体夹纱、退捻的导向底托;所述夹持针体的下端为直径较大的夹纱卡爪,夹持针体的上端为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端中心设有施力孔,所述施力孔与推进夹持针体的推动机构连接,所述夹持针体穿过弹性体的限位套并自限位套的底部伸出,所述限位套的上端通过限位卡具阻挡限位环向下移动,夹纱卡爪与夹持针体之间有凹陷部,所述限位套的底部设有弹性限位块,所述弹性限位块抵压在该凹陷部中,所述限位套与夹纱支架连接,所述夹纱支架控制限位套向下移动并在限位套下移后使其复位;多个所述托架环绕设置在夹持针体突出的夹纱卡爪周围,所述托架内侧设有U型盖板,所述U型盖板与夹纱卡爪的外形轮廓相匹配;所述导向底托上设有与夹纱卡爪底部相配适的针体凹槽,所述针体凹槽的底面为圆形槽面,所述圆形槽面上设有引导夹持卡爪下移的定位导架,所述定位刀架包括圆形凸起及向圆形槽面中心延伸的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结经机夹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针体、配合夹持针体的托架、及配合夹持针体夹纱、退捻的导向底托;所述夹持针体的下端为直径较大的夹纱卡爪,夹持针体的上端为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端中心设有施力孔,所述施力孔与推进夹持针体的推动机构连接,所述夹持针体穿过弹性体的限位套并自限位套的底部伸出,所述限位套的上端通过限位卡具阻挡限位环向下移动,夹纱卡爪与夹持针体之间有凹陷部,所述限位套的底部设有弹性限位块,所述弹性限位块抵压在该凹陷部中,所述限位套与夹纱支架连接,所述夹纱支架控制限位套向下移动并在限位套下移后使其复位;多个所述托架环绕设置在夹持针体突出的夹纱卡爪周围,所述托架内侧设有U型盖板,所述U型盖板与夹纱卡爪的外形轮廓相匹配;所述导向底托上设有与夹纱卡爪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腾盛纺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