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装置及包括该背光装置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9425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背光装置及包括该背光装置的显示装置。根据实施方式的背光装置,包括:框状的框架(16),通过透明的树脂形成;第一扩散粘着层(24a),设于框架的第一面,并具有光扩散性;第二扩散粘着层(24b),设于框架的与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并具有光扩散性;反射片(RE),通过第一扩散粘着层而粘附于框架;导光板(LG),在框架内载置于反射片上;以及光源,配置于框架内,并向所述导光板射入光。

Backligh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backlight device and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backlight device. Including the backlight device embodiment: frame frame shape (16), formed by transparent resin; the first diffusion adhesive layer (24a),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first face, and a light diffusion diffusion; second adhesion layer (24b), second in the frame opposite to the first face of one side. And has a light diffusion; reflector (RE), the first diffusion adhesive layer adhered to the frame; the light guide plate (LG), in the frame is mounted on the reflective film; and the light source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and the light guide plate to the light incid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装置及包括该背光装置的显示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享有于2016年1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001884号的优先权权益、以及于2016年10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207855号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在此所述的实施方式涉及背光装置,以及包括它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智能手机、个人助理设备(PAD)、平板电脑、汽车导航系统等的显示装置,正在广泛地使用液晶显示装置。一般而言,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重叠地配置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并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照明的面状照明装置(背光装置)。现有的背光装置具有:反射层、导光板(光导)、光学片、作为光源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通过树脂制的矩形框状的框架。反射层、导光板、光学片彼此重叠地层叠配置并嵌入框架中。由此,反射层、导光板、光学片由框架保持及定位。另外,提出了将框架嵌入金属板制的容纳壳体(背光盖),并且进一步将反射层、导光板、光学片配置于框架的空洞部的结构。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随着显示区域的大型化,不断地被要求进一步的窄边框化及薄型化。然而,在上述的背光装置的框架的宽度、厚度等的尺寸正在逼近通过射出成型能够形成的极限尺寸,已难以应对这种要求。另外,随着窄边框化,背光装置的有效照明区域与液晶显示有效区域的公差变小。因此,当将背光装置安装到液晶显示装置时,液晶显示有效区域偏离到有效照明区域之外,其结果显示品质可能会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实施方式,背光装置包括:框状的框架,通过透明的树脂形成;第一扩散粘着层,设于所述框架的第一面,并具有光扩散性;第二扩散粘着层,设于所述框架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并具有光扩散性;反射片,通过所述第一扩散粘着层而粘附于所述框架;导光板,在所述框架内载置于所述反射片上;以及光源,配置于所述框架内,并向所述导光板射入光。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1的线A-A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1的线B-B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6A是示意性示出设于框架的扩散性粘着层的扩散性的分布的图。图6B是示意性示出设于框架的扩散性粘着层的扩散性的分布的图。图7是概略性示出背光装置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图。图8是示出背光装置的制造工序中片材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在所述制造工序中,在片材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分别形成扩散粘着层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在所述制造工序中,打孔框架的内窗(内孔)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在所述制造工序中,在一方的扩散粘着层粘附反射片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在所述制造工序中,通过打孔形成外形的背光装置的立体图。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纵截面图。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纵截面图。图1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纵截面图。图19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的立体图。图20是沿着图19的线C-C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1是第一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2是第二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各种实施方式。所需说明的是,本公开只不过是一个示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容易想到的适当变更当然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另外,附图有时为了使说明更加清楚而与实际的方式相比对各部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示意性地加以表示,其只不过是一个示例,并非限定性地解释本专利技术。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对于与在已出现的图中描述过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适当省略其详细的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及图2是分别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以及背面侧的立体图,图3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液晶显示装置10例如能够组装在智能手机、平板终端、便携式电话、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机、电子辞典、电视装置、汽车导航系统等各种电子设备中进行使用。如图1至图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有源矩阵型的平板状的液晶显示面板12(liquidcrystaldisplaypanel(LCDpanel))、重叠地配置于作为液晶显示面板12的一平板面的显示面12a并覆盖整个该显示面的覆盖面板14、以及与作为液晶显示面板12的另一平板面的背面侧相对配置的背光单元(背光装置)20。图4是沿着图1的线A-A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1的线B-B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如图3至图5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2包括:矩形平板状的第一基板SUB1、与第一基板SUB1相对配置的矩形平板状的第二基板SUB2、以及设于第一基板SUB1和第二基板SUB2之间的液晶层LQ。第二基板SUB2的周缘部通过密封材料SE而贴合于第一基板SUB1。在第二基板SUB2的表面粘附有偏光板PL1,形成了液晶显示面板12的显示面12a。在第一基板SUB1的表面(液晶显示面板12的背面)粘附有偏光板PL2。偏光板PL2在俯视观察下具有比第一基板SUB1的外形尺寸稍大的尺寸,并覆盖第一基板SUB1的整个表面。此外,俯视观察是指从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的法线方向观察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状态。在液晶显示面板12中,在俯视观察显示面12a的状态下,成为密封材料SE的内侧的区域上设有显示区域(有效显示区域(activearea))DA。在该显示区域DA上显示图像。另外,在该显示区域DA的周围设有边框区域(非显示区域)ED。显示区域呈矩形,边框区域呈矩形框状。液晶显示面板12是通过使来自背光单元20的光选择性地透过至显示区域DA而显示图像的透过型。液晶显示面板12能够采用各种显示模式。例如,既可以具有对应于主要利用大致平行于基板主面的电场的横电场模式的构成,也可以具有对应于主要利用大致垂直于基板主面的电场的纵电场模式的构成。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基板SUB1的短边侧的端部接合有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22,其从液晶显示面板12向外延伸。在FPC22上安装有驱动IC芯片21等的半导体元件作为供给对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2所需的信号的信号供给源。如图1至图5所示,覆盖面板14例如通过玻璃板或丙烯酸系的透明树脂等而形成为矩形平板状。覆盖面板14具有比液晶显示面板12的尺寸(宽度、长度)大的宽度以及长度。由此,覆盖面板14在俯视观察下具有比液晶显示面板12大的面积。在覆盖面板14的背面(液晶显示面板12侧的面,或者与观察者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周缘部形成有框状的遮光层RS。在覆盖面板14中,与显示区域DA相对的区域之外的区域通过遮光层RS遮光。此外,遮光层RS可以形成在覆盖面板14的表面(显示面)。覆盖面板14的背面(下表面)通过具有光透过性的或者由透明的粘合剂或粘着剂例如光学用透明树脂构成的粘着片AD来粘附于偏光板PL1。由此,覆盖面板14在整个面覆盖液晶显示面板12的显示面12a。此外,粘着片AD形成与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背光装置及包括该背光装置的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装置,包括:框状的框架,通过透明的树脂形成;第一扩散粘着层,设于所述框架的第一面,并具有光扩散性;第二扩散粘着层,设于所述框架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并具有光扩散性;反射片,通过所述第一扩散粘着层而粘附于所述框架;导光板,在所述框架内载置于所述反射片上;以及光源,配置于所述框架内,并向所述导光板射入光。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07 JP 2016-001884;2016.10.24 JP 2016-207851.一种背光装置,包括:框状的框架,通过透明的树脂形成;第一扩散粘着层,设于所述框架的第一面,并具有光扩散性;第二扩散粘着层,设于所述框架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并具有光扩散性;反射片,通过所述第一扩散粘着层而粘附于所述框架;导光板,在所述框架内载置于所述反射片上;以及光源,配置于所述框架内,并向所述导光板射入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所述背光装置还包括在所述框架内配置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光学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所述背光装置还包括光学片,所述光学片通过所述第二扩散粘着层而粘附于所述框架,并与所述导光板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扩散粘着层和所述第二扩散粘着层形成为包含粘合剂和与该粘合剂折射率不同且分散于该粘合剂内的微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扩散粘着层具有比所述第二扩散粘着层高的光扩散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所述框架通过透明的树脂片材形成,在所述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中,所述框架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扩散粘着层的宽度一致,并且至少所述框架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扩散粘着层的外侧面排列成齐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在所述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中,所述反射片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扩散粘着层的外侧面和所述框架的外侧面排列成齐平。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所述框架的厚度为0.4mm以下。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至少四个边部,所述四个边部包括与所述光源相邻的第一边部和位于该第一边部的相反侧的第二边部,设于所述第二边部的所述第一扩散粘着层的扩散性比设于其它边部的所述第一扩散粘着层的扩散性高。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所述反射片具有延伸端部,所述延伸端部覆盖所述框架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越智铁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