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油污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40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新型的油污分离器,包括中心水处理组件及外筒;中心水处理组件包括中心筒及其外侧的出水夹套,出水夹套与外筒之间形成油污分离腔;外筒顶部设有与油污分离腔连通的油污收集槽,在油污收集槽上设有油污排出口;中心筒下部设有与内层集水腔连通的出水孔,在中心筒上设有清水出水管,该清水出水管一端伸入所述中心筒,另一端伸出外筒;油污分离腔内设有油水布水管和布气管;外筒上对应油污分离腔底部设有放空管,中心水处理组件底部设有沉砂腔体,该沉砂腔体与所述出水夹套底端连通,在沉砂腔体上设有夹套排砂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并且易于实施,全面确保出水无油膜和最大程度降低出水悬浮物的含量。

A new type of oil separa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ovel oil separator, including water treatment components and the outer cylinder; center of water treatment and the outside of the center tube assembly includes a water jacket, water oil separation chamber is formed between the clamping sleeve and the outer tube; the outer cylinder is arranged at the top part of oil separation chamber to connect the oil in the oil collecting tank. Collect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grease outlet; the lower center of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water, in the center of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pipe, one end of the water outlet pipe extends into the center of the cylinder, the other end extends out of the outer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separation chamber; the oil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and a cloth pipe; the outer cylinder oil separation chamber at the bottom of the corresponding a vent pipe, central water treatment components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and cavity, the sand cavity and the water jacket bottom connected in the sand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jacket sand discharging tub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and easy implementation, and fully ensures the water and oil free film and reduces the content of the suspended substance of the effluent to the greatest ex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油污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油污分离器。
技术介绍
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了各种油类化合物,这些油类化合物逐渐侵入到水体中,形成不同类型的含油污水。含油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仅浪费自然资源,还会影响土壤、地下水、大气等环境介质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含油污水的分离和处理已成为环境治理的关键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污水中的油污含量较高,这样的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的话,油污很容易在管道的内部粘附,日积月累,管道内部空间会逐渐减小,甚至于完全堵塞,而且这样的油污附着力强,很难清洗。目前通常采用在洗碗池内安装栏筛,简单的过滤掉粗残渣,而无法全面过滤,特别是对油污和废水的过滤无法满足现在环保要求,给后续水净化造成困难。现有的油污分离设备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且使用成本高,油污分离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油污分离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油污分离器,包括中心水处理组件及其外侧套装的外筒;所述中心水处理组件包括中心筒及其外侧的出水夹套,出水夹套与外筒之间形成油污分离腔;所述外筒顶部设有与油污分离腔连通的油污收集槽,在油污收集槽上设有油污排出口;所述出水夹套包括内外双层集水腔,其外层集水腔下部设有与油污分离腔连通的进水孔,内层集水腔上部设有与外层集水腔连通的过水孔;所述中心筒下部设有与内层集水腔连通的出水孔,在中心筒上设有清水出水管,该清水出水管一端伸入所述中心筒,另一端伸出所述外筒;所述油污分离腔内设有油水布水管和布气管;所述外筒上对应油污分离腔底部设有放空管,所述中心水处理组件底部设有沉砂腔体,该沉砂腔体与所述出水夹套底端连通,在沉砂腔体上设有夹套排砂管。进一步,所述中心筒顶部设有溢流管。进一步,所述油水布水管和布气管均固定于所述出水夹套外侧,且所述油水布水管处于布气管上方。进一步,所述中心筒、出水夹套以及外筒三者同轴布置。进一步,所述进水孔、过水孔以及出水孔均以所述中心筒轴线为中心均布设置。进一步,所述油水布水管包括同轴套装在所述出水夹套外侧的圆环状进水管,在进水管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和若干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以进水管中心均布设置。进一步,所述布气管包括同轴套装在所述出水夹套外侧的圆环状进气管,该进气管上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进气管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进一步,所述清水出水管包括处于中心筒内的圆环状出水管,该出水管上对应中心筒内部腔体设置有若干清水进口;所述出水管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清水出水口。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并且易于实施,全面确保出水无油膜和最大程度降低出水悬浮物的含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图1中A-A方向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中油水布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中布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中清水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清水出水管的仰视图。其中:1-外筒;2-中心筒;3-出水夹套;4-油污分离腔;5-油污收集槽;6-油污排出口;7-外层集水腔;8-进水孔;9-内层集水腔;10-过水孔;11-清水出水口;12-出水孔;13-清水出水管;14-油水布水管;15-布气管;16-放空管;17-沉砂腔体;18-夹套排砂管;19-溢流管;20-进水管;21-进水口;22-出水口;23-进气管;24-出气孔;25-进气口;26-出水管;27-清水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新型的油污分离器,如图1至9所示,包括中心水处理组件及其外侧套装的外筒1;所述中心水处理组件包括中心筒2及其外侧的出水夹套3,出水夹套3与外筒1之间形成油污分离腔4;所述外筒1顶部设有与油污分离腔4连通的油污收集槽5,在油污收集槽5上设有油污排出口6;所述出水夹套3包括内外双层集水腔,其外层集水腔7下部设有与油污分离腔连通的进水孔8,内层集水腔9上部设有与外层集水腔7连通的过水孔10;所述中心筒2下部设有与内层集水腔9连通的出水孔12,在中心筒2上设有清水出水管13,该清水出水管13一端伸入所述中心筒2,另一端伸出所述外筒1;所述油污分离腔4内设有油水布水管14和布气管15;所述外筒1上对应油污分离腔底部设有放空管16,所述中心水处理组件底部设有沉砂腔体17,该沉砂腔体17与所述出水夹套3底端连通,在沉砂腔体17上设有夹套排砂管18。上述中心筒2、出水夹套3以及外筒1三者同轴布置。上述中心筒2顶部设有溢流管19,能够在油污分离腔4内流量过大时,进行溢流,确保使用的安全可靠。上述油水布水管14和布气管15均固定于所述出水夹套3外侧,且所述油水布水管14处于布气管15上方。为了保证进出水的稳定,上述进水孔8、过水孔11以及出水孔12均以所述中心筒2轴线为中心均布设置。上述油水布水管14包括同轴套装在所述出水夹套外侧的圆环状进水管20,在进水管20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21和若干出水口22;所述出水口22以进水管20中心均布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出水口可以采用于进水管连通的直管,在直管上设置若干通孔,以便水流通畅、稳定。上述布气管15包括同轴套装在所述出水夹套外侧的圆环状进气管23,该进气管23上设有若干出气孔24;所述进气管23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25。上述清水出水管13包括处于中心筒内的圆环状出水管26,该出水管26上对应中心筒2内部腔体设置有若干清水进口27;所述出水管26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清水出水口11。结构设计合理,进气稳定可靠,油污分离均匀彻底,使用过程中,分离器本身工作稳定,使用效果好。含油污水经过油水布水管在圆筒内进行均匀布水,此时底下的布气管曝气、产生的大量气泡上升、由于油和水的比重差,油会浮于水面而含有细小颗粒的含油物质会粘附在上升气泡上被带到水面上、经油污收集槽排到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在此过程中确保含油颗粒(比重等于大于水)不会产生沉降,如遇较大的含油颗粒时,上升的气泡不断剥离其上的油脂、直到颗粒不含油沉降到罐体底部或被气泡带到水面排出;避免油脂或含油颗粒从出水夹套排出。清水经过出水夹套从夹套的中间筒体排出,夹套设置为上或下开口的同心圆筒构成、其上封闭(夹套中心筒除外)夹套下设置有沉沙箱体(用于收集清水中的颗粒物,与夹套连通),清水出水管布置在夹套中心筒底下,中心筒上部设置溢流管。较传统的油水分离器,本专利技术创造利用了油水比重自然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的油污分离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油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水处理组件及其外侧套装的外筒;所述中心水处理组件包括中心筒及其外侧的出水夹套,出水夹套与外筒之间形成油污分离腔;所述外筒顶部设有与油污分离腔连通的油污收集槽,在油污收集槽上设有油污排出口;所述出水夹套包括内外双层集水腔,其外层集水腔下部设有与油污分离腔连通的进水孔,内层集水腔上部设有与外层集水腔连通的过水孔;所述中心筒下部设有与内层集水腔连通的出水孔,在中心筒上设有清水出水管,该清水出水管一端伸入所述中心筒,另一端伸出所述外筒;所述油污分离腔内设有油水布水管和布气管;所述外筒上对应油污分离腔底部设有放空管,所述中心水处理组件底部设有沉砂腔体,该沉砂腔体与所述出水夹套底端连通,在沉砂腔体上设有夹套排砂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油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水处理组件及其外侧套装的外筒;所述中心水处理组件包括中心筒及其外侧的出水夹套,出水夹套与外筒之间形成油污分离腔;所述外筒顶部设有与油污分离腔连通的油污收集槽,在油污收集槽上设有油污排出口;所述出水夹套包括内外双层集水腔,其外层集水腔下部设有与油污分离腔连通的进水孔,内层集水腔上部设有与外层集水腔连通的过水孔;所述中心筒下部设有与内层集水腔连通的出水孔,在中心筒上设有清水出水管,该清水出水管一端伸入所述中心筒,另一端伸出所述外筒;所述油污分离腔内设有油水布水管和布气管;所述外筒上对应油污分离腔底部设有放空管,所述中心水处理组件底部设有沉砂腔体,该沉砂腔体与所述出水夹套底端连通,在沉砂腔体上设有夹套排砂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油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顶部设有溢流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油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布水管和布气管均固定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绿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