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294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包括:平台,固定在地面上;压合部,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碾压CIPP软筒;传送部,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承载并传送所述CIPP软筒,所述压合部位于所述传送部的一端;动力部,位于所述压合部的一侧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动力部分别与所述压合部和传送部连接,为所述压合部和传送部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保证了上滚筒与下滚筒之间各处的距离,以及各处向CIPP软筒施加的压力相等,保证了CIPP软筒的碾压效果;减少了工作人员对上滚筒位置的调节次数,降低了疲劳强度,提高了碾压精度、碾压质量和碾压效率。

CIPP soft tube rolling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IPP soft tube rolling platform, including platform, fixed on the ground; the pressing part and fixed on the platform, for CIPP soft rolling cylinder; transmission part, fixed on the platform, used for carrying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CIPP soft tube, one end of the pressing part of the transport department; power department, located in the side of the pressing part and fixed on the platform, the power part and the pressing part and the transmission part is connected, the pressing part and transmitting power. I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and beneficial effects: ensure all o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oller and the lower roller, pressure equal to CIPP and all soft cylinder is applied, to ensure that the CIPP soft tube rolling effect; reduce the number of staff on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roller, reduces the fatigue strength, improve the rolling accuracy,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grinding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
本技术涉及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
技术介绍
CIPP软筒碾压平台主要用于碾压CIPP软管,使CIPP软筒的厚度均匀;然而现有的CIPP软筒碾压平台的上滚筒与下滚筒多采用螺纹调节上滚筒与下滚筒之间的距离;而现有的技术方案在上滚筒和下滚筒在碾压CIPP软管时,很容易导致上滚筒由于振动导致位置变化,极大的降低了CIPP软筒的碾压效果;同时由于现有的技术方案工人操作频繁,提高了工人疲劳强度,降低了CIPP软筒的碾压精度;又由于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碾压平台的碾压滚筒和传送设备均为独立设备,因此难以做到同步运行,很容易导致CIPP软筒在传送设备上堆积或在碾压滚筒处受到拉伸的情况,降低了碾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本技术方案通过利用调节气缸实现上滚筒朝向或背向下滚筒移动,并通过将两个调节气缸与同一气泵连接,保证了上滚筒与下滚筒之间各处的距离,以及各处向CIPP软筒施加的压力相等,避免了现有的CIPP碾压平台在碾压CIPP软筒时,所出现的由于振动导致上滚筒的位置产生变化的现象,保证了CIPP软筒的碾压效果;同时,通过利用调节气缸操作上滚筒,减少了工作人员对上滚筒位置的调节次数,降低了疲劳强度,提高了碾压精度;通过使电机同时与压合部和传送部连接,以及通过使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第三主动辊、第四主动辊,第五主动辊、第六主动辊依次连接,使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转速同步,避免了CIPP软管由于多个传送带转速不同而产生堆积的情况,并且实现了上滚筒和下滚筒与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转速同步,保证了CIPP软管在碾压过程中的平顺度,避免了CIPP软筒在压合部受到拉伸的情况,提高了CIPP软筒碾压平台的碾压质量和碾压效率。本技术中的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包括:平台,固定在地面上;压合部,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碾压CIPP软筒;传送部,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承载并传送所述CIPP软筒,所述压合部位于所述传送部的一端;动力部,位于所述压合部的一侧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动力部分别与所述压合部和传送部连接,为所述压合部和传送部提供动力。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合部包括上滚筒、下滚筒、调节气缸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分别位于所述上滚筒和下滚筒的两端,所述上滚筒和下滚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下滚筒对应在所述上滚筒的下方并与所述上滚筒平行;所述调节气缸固定在所述支座上,并与所述上滚筒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座和连接件;所述上滚筒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上滚筒固定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上滚筒同轴;所述上滚筒两端的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调节气缸固定在所述支座的顶部,所述调节气缸具有沿所述调节气缸轴向往复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背向所述调节气缸的一端穿过所述支座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与所述上滚筒的轴向相互垂直。上述方案中,所述动力部位于所述上滚筒的一端,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动力部包括电机和电源,所述电源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上滚筒和下滚筒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调节气缸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气缸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支座的顶部,两个所述调节气缸分别与同一气泵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合部还包括上牵引件和下牵引件,所述上牵引件连接所述电机和上滚筒,所述下牵引件连接所述电机和下滚筒。上述方案中,所述传送部包括:第一传送带,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承载并传送所述CIPP软筒;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轴向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所述第一传送带背向地面的一端对应所述压合部;第二传送带,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承载并传送所述CIPP软筒;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传送带背向所述压合部的一端;第三传送带,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承载并传送所述CIPP软筒;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二传送带背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带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第一托辊和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一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件内侧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承载件对应所述压合部的一端,所述第二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件内侧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承载件背向所述压合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托辊具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托辊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件内侧,并沿所述第一承载件的轴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一托辊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主动辊还与所述下滚筒相互平行并对应;所述第二传送带包括第三主动辊、第四主动辊、第二托辊和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三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二承载件内侧并固定在所述第二承载件对应所述压合部的一端,所述第四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二承载件内侧并固定在所述第二承载件背向所述压合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托辊具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托辊位于所述第二承载件内侧,并沿所述第二承载件的轴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三主动辊、第四主动辊和第二托辊相互平行,所述第三主动辊还与所述第二主动辊相互平行并对应;所述第三传送带包括第五主动辊、第六主动辊、第三托辊和第三承载件;所述第五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三承载件内侧并固定在所述第三承载件对应所述压合部的一端,所述第六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三承载件内侧并固定在所述三承载件背向所述压合部的一端;所述第三托辊具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三托辊位于所述第三承载件内侧,并沿所述第三承载件的轴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五主动辊、第六主动辊和第三托辊之间相互平行并对应;所述夹角的角度为0—60°。上述方案中,所述动力部位于所述第一主动辊的一端,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动力部包括电机和电源,所述电源与第一主动辊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带包括第一牵引件和第二牵引件,所述第二传送带包括第三牵引件和第四牵引件,所述第三传送带包括第五牵引件和第六牵引件,所述第一牵引件分别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第一主动辊朝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牵引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背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主动辊背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所述第三牵引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辊朝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主动辊朝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所述第四牵引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辊背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和所述第四主动辊背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所述第五牵引件连接所述第四主动辊朝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主动辊朝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所述第六牵引件连接所述第五主动辊背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和所述第六主动辊背向所述动力部的一端。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保证了上滚筒与下滚筒之间各处的距离,以及各处向CIPP软筒施加的压力相等,避免了现有的CIPP碾压平台在碾压CIPP软筒时,所出现的由于振动导致上滚筒的位置产生变化的现象,保证了CIPP软筒的碾压效果;同时,通过利用调节气缸操作上滚筒,减少了工作人员对上滚筒位置的调节次数,降低了疲劳强度,提高了碾压精度;避免了CIPP软管由于多个传送带转速不同而产生堆积的情况,并且实现了上滚筒和下滚筒与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转速同步,保证了CIPP软管在碾压过程中的平顺度,避免了CIPP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固定在地面上;压合部,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碾压CIPP软筒;传送部,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承载并传送所述CIPP软筒,所述压合部位于所述传送部的一端;动力部,位于所述压合部的一侧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动力部分别与所述压合部和传送部连接,为所述压合部和传送部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固定在地面上;压合部,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碾压CIPP软筒;传送部,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承载并传送所述CIPP软筒,所述压合部位于所述传送部的一端;动力部,位于所述压合部的一侧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动力部分别与所述压合部和传送部连接,为所述压合部和传送部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包括上滚筒、下滚筒、调节气缸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分别位于所述上滚筒和下滚筒的两端,所述上滚筒和下滚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下滚筒对应在所述上滚筒的下方并与所述上滚筒平行;所述调节气缸固定在所述支座上,并与所述上滚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座和连接件;所述上滚筒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上滚筒固定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上滚筒同轴;所述上滚筒两端的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调节气缸固定在所述支座的顶部,所述调节气缸具有沿所述调节气缸轴向往复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背向所述调节气缸的一端穿过所述支座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与所述上滚筒的轴向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位于所述上滚筒的一端,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动力部包括电机和电源,所述电源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上滚筒和下滚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气缸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气缸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支座的顶部,两个所述调节气缸分别与同一气泵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还包括上牵引件和下牵引件,所述上牵引件连接所述电机和上滚筒,所述下牵引件连接所述电机和下滚筒。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IPP软筒碾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包括:第一传送带,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承载并传送所述CIPP软筒;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轴向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所述第一传送带背向地面的一端对应所述压合部;第二传送带,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承载并传送所述CIPP软筒;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传送带背向所述压合部的一端;第三传送带,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用于承载并传送所述CIPP软筒;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二传送带背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晨
申请(专利权)人:道雨耐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