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材料和记录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826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产生本底灰雾、动态发色灵敏度、耐湿热性、耐热性、耐光性、耐塑化剂性和耐水性优异的记录材料以及记录片,其为含有至少1种化合物(1),以及至少1种化合物(2)和/或至少1种化合物(3)的组合物、记录材料和具有由该记录材料形成的记录材料层的记录片。[式中,R↑[1]、R↑[2]、R↑[6]、R↑[7]、R↑[11]、R↑[12]表示氢原子或烷基,a↑[1]~a↑[3]表示1~6的整数,n↑[1]~n↑[3]表示0、1或2,m↑[1]、m↑[4]和m↑[7]表示0、1、2或3。R↑[3]、R↑[4]、R↑[8]、R↑[9]、R↑[13]、R↑[14]表示烷基,m↑[2]、m↑[3]、m↑[5]、m↑[6]、m↑[8]和m↑[9]表示0、1或2,Y↑[1]~Y↑[3]表示CO或NRCO(R表示氢原子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态发色灵敏度以及图像保存稳定性优异,特别是耐湿热性、耐热性、耐光性、耐塑化性和耐水性等优异的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形成的记录材料,以及在基片上具有由该记录材料形成的记录材料层的记录片。
技术介绍
利用发色性染料和显色剂的反应而发色的记录材料可不用实施显影定影等复杂处理,在比较简单的装置上短时间地进行记录,因此广泛地用于传真机、打印机等的输出记录用热敏记录材料或压敏复制材料。对这些记录材料,要求快速发色,保持未发色部分(以下称为“本底”)的白度,且发色的图像和本底的耐久性要高。特别是近年来记录材料被大量地使用在重视记录图像可靠性的领域,因此要求记录材料对湿度、光、热、水、塑化剂(包含在高分子材料中)等具有较高保存稳定性。但是仅用1种显色剂难以获得满足上述所有要求的记录材料。而且尽管也尝试过将具有耐湿热性的显色剂和具有耐光性的显色剂混合使用等,但是做成热敏纸后,本底(未发色部分)会产生着色现象(即“本底灰雾”)等,至今还未出现在动态发色灵敏度、耐湿热性、耐热性、耐光性、耐塑化剂性和耐水性的所有方面均能充分满足的记录材料。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含有至少1种式(1) (式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a1表示1~6的整数,n1表示0、1或2,m1表示0或1~3的整数。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硝基、羧基、卤原子、C1~C6的烷基或C2~C6的链烯基,m2和m3分别独立地表示0、1或2,当m2和m3分别为2时,R3和R4可以是不同的,Y1表示CO或NR5CO(式中,R5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表示的化合物,以及至少一种式(2) (式中,R6和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a2表示1~6的整数,n2表示0、1或2,m4表示0或1~3的整数。R8和R9分别独立地表示硝基、羧基、卤原子、C1~C6的烷基或C2~C6的链烯基,m5和m6分别独立地表示0、1或2,当m5和m6分别为2时,R8和R9可以是不同的,Y2表示CO或NR10CO(式中,R10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表示的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式(3) (式中,R11和R1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a3表示1~6的整数,n3表示0、1或2,m7表示0或1~3的整数。R13和R14分别独立地表示硝基、羧基、卤原子、C1~C6的烷基或C2~C6的链烯基,m8和m9分别独立地表示0、1或2,当m8和m9分别为2时,R13和R14可以是不同的,Y3表示CO或NR15CO(式中,R15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表示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提供一种记录材料,其含有至少1种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及至少1种上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或至少1种上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在该第2专利技术中,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上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或上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优选配合量为5~500重量份。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面提供一种记录片,其具有基片和在基片上由第2专利技术的记录材料形成的记录材料层。由本专利技术的记录材料形成的记录材料层,动态发色灵敏度优异,而且图像保存性,特别是耐湿热性、耐热性、耐光性、耐塑化性和耐水性优异。而且不产生在现有的显色剂彼此混合使用时可看到的本底灰雾。在本专利技术中,动态发色灵敏度是指由热印刷头(热敏式打印机)在通常脉冲长度(0.2~1.8msec)范围内向热敏纸瞬时施加热能量,测定发色密度得到的灵敏度。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含有至少1种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及至少1种上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或至少1种上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其含量可为任意的,但是对于100重量份式(1)表示的化合物,上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或上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通常为5~500重量份,优选为10~300重量份,更优选为20~250重量份。在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中,S(O)n1是S的化合物,可在甲醇等的有机溶剂中、在氢氧化钾等的碱存在下,使式(4) (式中,R1、R2、R3、Y1、a1、m2和以上所述的含义相同,X表示氯原子,溴原子等的卤素原子)表示的化合物和式(5) (式中,R4、m1、m3和以上所述的含义相同)表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S(O)n1为SO、SO2的化合物,可通过在乙酸等的有机溶剂中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化合物用过氧化氢水溶液或间氯代过苯甲酸等的氧化剂氧化得到。在上述式(4)表示的化合物中,Y1为NR5CO的化合物可在乙腈等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碳酸氢钠等的碱存在下,使式(6) (式中,R3、R5、m2和以上所述的含义相同)表示的化合物和式(7) (式中,R1、R2、X、a1和以上所述的含义相同)表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在上述式(4)表示的化合物中,Y为CO的化合物可在二氯甲烷等的有机溶剂中、在氯化铝等的路易斯酸存在下,使式(8) (式中,R3、m2和以上所述的含义相同)表示的化合物和上述式(7)表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上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上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可采用与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同样的方法合成得到。作为式(1)所示化合物与式(2)和/或式(3)所示化合物的混合方法,有将各化合物以粉状体混合、熔融混合、在式(1)所示化合物结晶时添加混合,以及作为原料的羟基苯胺使用邻-羟基苯胺、间-羟基苯胺和对-羟基苯胺等的混合物使其反应,同时合成并使其含有2种或3种或以上的化合物的方法。式(1)中,R1、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等的C1~C6的烷基。a1表示1~6的整数,n1表示0、1或2,m1表示0或1~3的整数。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硝基、羧基、氟、氯、溴、碘原子等的卤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等C1~C6的烷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丁烯基等的C2~C6的链烯基。m2和m3分别独立地表示0、1或2,Y1表示CO或NR5CO。R5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等的C1~C6的烷基。其中,本专利技术优选式(1)中Y1为NR5CO的化合物,更优选Y1为NHCO的化合物。作为用该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举出如N-(2’-羟苯基硫基)乙酰基-2-羟基苯胺、N-(3’-羟苯基硫基)乙酰基-2-羟基苯胺、N-(4’-羟苯基硫基)乙酰基-2-羟基苯胺等。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记录材料还含有上述式(2)所示化合物和/或上述式(3)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式(2)中,R6和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等的C1~C6的烷基。a2表示1~6的整数,n2表示0、1或2。m4表示0或1~3的整数。R8和R9分别独立地表示硝基、羧基、氟、氯、溴、碘原子等的卤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等的C1~C6的烷基;丙烯基、异丙烯基和丁烯基等的C2~C6的链烯基。m5和m6分别独立地表示0、1或2,Y2表示CO或NR10CO。R10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等的C1~C6的烷基。其中,本专利技术优选式(2)中Y2为NR10CO的化合物,更优选Y2为NHCO的化合物。作为该式(2)表示的化合物,可举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物,其含有至少1种式(1)    ***  (1)    (式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a↑[1]表示1~6的整数,n↑[1]表示0、1或2的整数,m↑[1]表示0或1~3的整数。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硝基、羧基、卤原子、C1~C6的烷基或C2~C6的链烯基,m↑[2]和m↑[3]分别独立地表示0、1或2的整数,当m↑[2]和m↑[3]分别为2时,R↑[3]和R↑[4]可以是不同的,Y↑[1]表示CO或NR↑[5]CO(式中,R↑[5]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表示的化合物,    以及至少一种式(2)    ***  (2)    (式中,R↑[6]和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a↑[2]表示1~6的整数,n↑[2]表示0、1或2的整数,m↑[4]表示0或1~3的整数。R↑[8]和R↑[9]分别独立地表示硝基、羧基、卤原子、C1~C6的烷基或C2~C6的链烯基,m↑[5]和m↑[6]分别独立地表示0、1或2的整数,当m↑[5]和m↑[6]分别为2时,R↑[8]和R↑[9]可以是不同的,Y↑[2]表示CO或NR↑[10]CO(式中,R↑[10]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表示的化合物    和/或至少一种式(3)    ***  (3)    (式中,R↑[11]和R↑[1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a↑[3]表示1~6的整数,n↑[3]表示0、1或2的整数,m↑[7]表示0或1~3的整数。R↑[13]和R↑[14]分别独立地表示硝基、羧基、卤原子、C1~C6的烷基或C2~C6的链烯基,m↑[8]和m↑[9]分别独立地表示0、1或2的整数,当m↑[8]和m↑[9]分别为2时,R↑[13]和R↑[14]可以是不同的,Y↑[3]表示CO或NR↑[15]CO(式中,R↑[15]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表示的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上匡佐藤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曹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