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8172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2:15
一种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包括隔离箱、工作气路系统、冷却气路系统和电器元件,所述工作气路系统、所述冷却气路系统和所述电器元件均在所述隔离箱内;所述隔离箱包括上隔离箱和下隔离箱,所述工作气路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压缩机、散热器、储气罐,所述空气滤清器、所述压缩机、所述散热器、所述储气罐通过气管依次串联在一起,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散热器均安装在所述下隔离箱内,所述储气罐安装在所述上隔离箱内;所述冷却气路系统包括冷却进风口、吹风风扇口和抽风风扇口,所述吹风风扇口靠近所述散热器,下隔离箱将压缩机的噪音隔离,储气罐属于静态物体,不会对电器元件造成干涉,单独配置冷却气路系统,对散热器进行有效的散热。

Mobile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device

A mobile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device, including isolation box, gas path system, cooling air system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s, the gas path system, the cooling air system and the electrical components in the box were isolated; the isolation box comprises an upper box and a lower isolation isolation box. The gas path system includes air filter, compressor, radiator, air storage tank, the air cleaner, the compressor, the radiator and the air storage tank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hrough the trachea, the compressor and the radiator are installed in the isolation box, the gas tank installing isolation box in the upper; the cooling gas path system comprises a cooling air inlet, outlet and exhaust fan blowing fan, the fan blowing port near the radiator, noise isolation isolation box of the compressor, storage The gas tank belongs to the static object, and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the electrical component, and the cooling air path system is separately arranged to effectively heat the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外反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
技术介绍
体外反搏是一种通过体外无创性按压四肢的方法,减轻和消除心绞痛症状,改善机体重要脏器的缺氧缺血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设备。它是通过包裹在四肢和臀部的气囊,在心脏舒张期对气囊充气加压,促使肢体动脉的血液驱返至主动脉,使舒张压明显增高,为心脏增加血流,降低心脏后负荷;在心脏收缩期气囊迅速排气,压力解除,促使主动脉内收缩压下降,最大限度减轻心脏射血期阻力,血液加速流向远端,从而达到反搏效应。为了整个装置的散热效果,现有的体外反博装置体积均比较大,导致其笨重,不易移动,同时其占地面积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立式结构的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减少了占地面积,在减少体积的情况下还保证了散热效果且还具有噪音小的特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包括隔离箱、工作气路系统、冷却气路系统和电器元件,所述工作气路系统、所述冷却气路系统和所述电器元件均在所述隔离箱内;所述隔离箱包括上隔离箱和下隔离箱,所述上隔离箱和所述下隔离箱相对固定,所述工作气路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压缩机、散热器、储气罐,所述空气滤清器、所述压缩机、所述散热器、所述储气罐通过气管依次串联在一起,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散热器均安装在所述下隔离箱内,所述储气罐安装在所述上隔离箱内;所述冷却气路系统包括冷却进风口、吹风风扇口和抽风风扇口,所述冷却进风口开在所述下隔离箱的侧壁上,所述吹风风扇口开在所述下隔离箱的侧面,所述吹风风扇口靠近所述散热器,所述抽风风扇口开在所述下隔离箱的底部;所述电器元件安装在所述上隔离箱的内壁上。将压缩机单独的隔开,压缩机为主要的噪音来源,下隔离箱将压缩机的噪音隔离,同时电器元件和储气罐均安装在上隔离箱内,储气罐属于静态物体,不会对电器元件造成干涉,保证了电器元件的工作可靠。单独配置冷却气路系统,对压缩机与压缩气体进行有效的散热。在工作气路系统的进气端设置空气滤清器,减少工作用气体的进气噪音。在工作时,经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减噪及过滤以后气体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流经散热器散热,散热器在冷却气路系统的作用下进行散热,然后气体储存在储气罐内,储气罐出气情况通过电磁阀控制,电磁阀再连通反博装置的快速接头,最后输气到内囊套中。在吹风风扇口处安装吹风风扇,在抽风风扇口处安装抽风风扇,使得空气的流动散热能力较好。进一步限定,所述下隔离箱的各个内壁上均设有吸音板。进一步防止噪音的扩散。进一步限定,所述下隔离箱下端设有万向轮。方便移动。进一步限定,所述压缩机和所述下隔离箱的底部之间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将所述压缩机固定在所述下隔离箱的底部。压缩机工作时容易震动,减震组件起到了减震和降噪的作用。进一步限定,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支撑板和弹性支腿,所述压缩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弹性支腿上下端面均内嵌有螺母,所述弹性支腿上下端均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固定,所述弹性支腿上端和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支腿下端和所述下隔离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内嵌的螺母使得弹性支腿和支撑板和下隔离箱的固定更加方便。进一步限定,所述弹性支腿由橡胶制成。进一步限定,所述弹性支腿的高度为25mm-35mm。减震效果好,且高度不会太大,在25mm-35mm的高度内,橡胶的弹性支撑效果更好。进一步限定,所述电器元件包括变频器、谐波滤波器和隔离变压器,所述变频器、所述谐波滤波器和所述隔离变压器均固定在所述上隔离箱的内壁上。上隔离箱内的电器元件均相对静止,工作的可靠性高。进一步限定,所述冷却进风口的内壁上也设有吸音板。减少下隔离箱内的噪音从冷却进风口扩散。进一步限定,所述冷却进风口处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将悬空固定在所述下隔离箱外壁上,所述挡风板和所述冷却进风口之间有间隔。减少冷却进风口进风产生的噪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压缩机进行单独的隔离,减少压缩机噪音的扩散,通过在下隔箱的内壁上设置吸音板,进一步减少噪音的扩散,通过减震组件的设置,减少了压缩机的震动噪音,单独设立冷却气路系统,对压缩机与压缩气体进行散热,对冷却气路系统的冷却进风口的内壁设置吸音板,减少噪音从冷却进风口的扩散,然后还在冷却进风口处设置挡风板,减少冷却风本身产生的噪音。本专利技术在缩小体积的情况下,且保证了散热良好及防止噪音的扩散,克服了小体积高密度散热不好,开口散热却又会导致噪音扩散的技术障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隔离箱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工作气路系统2的流程图。图5冷却气路系统3的流程图。图6为挡风板311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弹性支腿2212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吹风风扇口32的位置示意图。图9为抽风风扇口33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一种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包括隔离箱1、工作气路系统2、冷却气路系统3和电器元件4,所述工作气路系统2、所述冷却气路系统3和所述电器元件4均在所述隔离箱1内;所述隔离箱1包括上隔离箱11和下隔离箱12,所述上隔离箱11和所述下隔离箱12相对固定;所述工作气路系统2包括空气滤清器21、压缩机22、散热器23、储气罐24,所述空气滤清器21、所述压缩机22、所述散热器23、所述储气罐24通过气管依次串联在一起,所述压缩机22和所述散热器23均安装在所述下隔离箱12内,所述储气罐24安装在所述上隔离箱11内;所述下隔离箱12的各个内壁上均设有吸音板121。所述下隔离箱12下端设有万向轮122。在上隔离箱11的顶部设有电脑托盘5。在隔离箱1外面包裹一个壳体6,壳体6通过骨架13支撑,在上隔离箱11侧面设置多个输出气孔7。为了更好的降噪,为压缩机22单独的配置一个内壳,由于压缩机22被内壳挡住,故图示中的压缩机22和内壳指向同一处。如图8、图9所示,所述冷却气路系统3包括冷却进风口31、吹风风扇口32和抽风风扇口33,所述冷却进风口31开在所述下隔离箱12的侧壁上,所述吹风风扇口32开在所述下隔离箱12的侧面,所述吹风风扇口32靠近所述散热器23,所述抽风风扇口33开在所述下隔离箱12的底部;所述电器元件4安装在所述上隔离箱11的内壁上。所述冷却进风口31的内壁上也设有吸音板121。减少下隔离箱12内的噪音从冷却进风口31扩散。将压缩机22单独的隔开,压缩机22为主要的噪音来源,下隔离箱12将压缩机22的噪音隔离,同时电器元件4和储气罐24均安装在上隔离箱11内,储气罐24属于静态物体,不会对电器元件4造成干涉,保证了电器元件4的工作可靠。单独配置冷却气路系统3,对压缩机与压缩气体进行有效的散热。在工作气路系统2的进气端设置空气滤清器21,减少工作用气体的进气噪音。在工作时,经空气滤清器21过滤后的减噪及过滤以后气体进入压缩机22,压缩机22压缩后的气体流经散热器23散热,散热器23在冷却气路系统3的作用下进行散热,然后气体储存在储气罐24内,储气罐24出气情况通过电磁阀控制,电磁阀再连通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箱(1)、工作气路系统(2)、冷却气路系统(3)和电器元件(4),所述工作气路系统(2)、所述冷却气路系统(3)和所述电器元件(4)均在所述隔离箱(1)内;所述隔离箱(1)包括上隔离箱(11)和下隔离箱(12),所述上隔离箱(11)和所述下隔离箱(12)相对固定;所述工作气路系统(2)包括空气滤清器(21)、压缩机(22)、散热器(23)和储气罐(24),所述空气滤清器(21)、所述压缩机(22)、所述散热器(23)和所述储气罐(24)通过气管依次串联在一起,所述压缩机(22)和所述散热器(23)均安装在所述下隔离箱(12)内,所述储气罐(24)安装在所述上隔离箱(11)内;所述冷却气路系统(3)包括冷却进风口(31)、吹风风扇口(32)和抽风风扇口(33),所述冷却进风口(31)开在所述下隔离箱(12)的侧壁上,所述吹风风扇口(32)开在所述下隔离箱(12)的侧面,所述吹风风扇口(32)靠近所述散热器(23),所述抽风风扇口(33)开在所述下隔离箱(12)的底部;所述电器元件(4)安装在所述上隔离箱(11)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箱(1)、工作气路系统(2)、冷却气路系统(3)和电器元件(4),所述工作气路系统(2)、所述冷却气路系统(3)和所述电器元件(4)均在所述隔离箱(1)内;所述隔离箱(1)包括上隔离箱(11)和下隔离箱(12),所述上隔离箱(11)和所述下隔离箱(12)相对固定;所述工作气路系统(2)包括空气滤清器(21)、压缩机(22)、散热器(23)和储气罐(24),所述空气滤清器(21)、所述压缩机(22)、所述散热器(23)和所述储气罐(24)通过气管依次串联在一起,所述压缩机(22)和所述散热器(23)均安装在所述下隔离箱(12)内,所述储气罐(24)安装在所述上隔离箱(11)内;所述冷却气路系统(3)包括冷却进风口(31)、吹风风扇口(32)和抽风风扇口(33),所述冷却进风口(31)开在所述下隔离箱(12)的侧壁上,所述吹风风扇口(32)开在所述下隔离箱(12)的侧面,所述吹风风扇口(32)靠近所述散热器(23),所述抽风风扇口(33)开在所述下隔离箱(12)的底部;所述电器元件(4)安装在所述上隔离箱(11)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离箱(12)的各个内壁上均设有吸音板(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离箱(12)下端设有万向轮(1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22)和所述下隔离箱(12)的底部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贞勇唐兴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普施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