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虾连作控制稻田杂草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808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虾连作控制稻田杂草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繁育苗种:稻田中的低洼田面始终浸泡在水中,留田小龙虾在此区域完成交配、产卵和孵化,实现苗种的自繁自养;(2)暴晒稻田:除步骤(1)中浸泡在水中的低洼田面以外,其余田面经过长期暴晒至土壤干裂;(3)灌水淹青、虾苗迁移;(4)控制饲料投喂,诱导小龙虾摄食田间杂草:(5)成品小龙虾的捕捞;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稻田地势低洼的区域繁育苗种,实现稻田自繁自养小龙虾,稻田水稻收割后彻底暴晒杀灭病原菌,有效预防小龙虾病害,灌水淹青,使小龙虾能够摄食,控制饲料投喂,诱导小龙虾摄食田间杂草,从而将看麦娘等有害杂草转化成优质小龙虾水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虾连作控制稻田杂草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龙虾稻田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虾连作控制稻田杂草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克氏原螯虾隶属节支动物门、甲壳纲、螯虾科、原螯虾属,又名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以下统称小龙虾),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是目前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小龙虾天然资源急剧减少,价格逐步走高,因此通过人工科学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小龙虾稻田养殖迅速发展,由于小龙虾生存生长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稻田养殖小龙虾单产普遍不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消费者对优质商品虾的需要;本方法通过不断试验探索,通过灌水淹青等技术措施诱导小龙虾摄食看麦娘等杂草,取得小龙虾稻田养殖的成功,可以实现将对水稻有害的看麦娘等杂草转化成优质的水产品小龙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稻虾连作控制稻田杂草的养殖方法,通过利用稻田地势低洼的区域繁育苗种;稻田水稻收割后彻底暴晒杀灭病原菌,4月上旬灌水淹青,将看麦娘等大部分杂草淹在水中;4月中旬稳定稻田水位,促使稻田低洼部分的小龙虾苗种迁移整个稻田;控制饲料投喂,诱导小龙虾摄食田间杂草,从而将看麦娘等有害杂草转化成亩产量一般为25千克的小龙虾。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稻虾连作控制稻田杂草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繁育苗种:从当年水稻收割后的11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底,使稻田中30~40%的低洼田面始终浸泡在水中,留田小龙虾在此区域完成交配、产卵和孵化,实现苗种的自繁自养;(2)暴晒稻田:除步骤(1)中浸泡在水中的低洼田面以外,其余田面于当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底放水至露出水面,干田暴晒,经过长期暴晒至土壤干裂,杀灭对小龙虾有害的病原菌;(3)灌水淹青、虾苗迁移:第二年4月上旬将稻田水位抬高至40~50cm,将杂草淹在水中,便于小龙虾摄食杂草;4月中旬将稻田水位稳定在40~50cm的位置,促使稻田低洼部分的小龙虾苗种迁移至整个稻田;(4)控制饲料投喂,诱导小龙虾摄食田间杂草:苗种迁移至整个稻田前15天不投喂任何饲料,诱导小龙虾摄食稻田杂草;15~40天期间按在田小龙虾群体重的0.5%投喂颗粒饲料;40~50天按在田小龙虾群体重的1.5%投喂颗粒饲料;(5)成品小龙虾的捕捞。优选地,所述杂草主要为看麦娘。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稻田为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平整长方形稻田,其长宽比为2:1。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使稻田中38~40%的低洼田面始终浸泡在水中。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第二年4月上旬将稻田水位抬高至46~48cm;4月中旬将稻田水位稳定在46~48cm的位置。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第二年4月上旬将稻田水位抬高至48cm(浅水区的水高);4月中旬将稻田水位稳定在48cm(浅水区的水高)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稻田地势低洼的区域繁育苗种,实现稻田自繁自养小龙虾。2、稻田水稻收割后彻底暴晒杀灭病原菌,有效预防小龙虾病害。3、4月上旬灌水淹青,将看麦娘等大部分杂草淹在水中,使小龙虾能够摄食。4、控制饲料投喂,诱导小龙虾摄食田间杂草。5、将稻田有害的看麦娘等杂草转化成优质小龙虾水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实施例不能理解为是对技术解决方案的限制。实施例1:选择和县地区3块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平整长方形稻田,其长宽比为2:1,每块稻田约10亩;(1)繁育苗种:利用稻田地势低洼的区域繁育苗种,实现自繁自养:部分稻田地势高低不平,从当年水稻收割后的11月至第二年的3月底,约35%的低洼田面始终浸泡在水中,留田小龙虾可在此区域完成交配、产卵和孵化,可以解决本田部分苗种的需要;(2)暴晒稻田:除步骤(1)中浸泡在水中的低洼田面以外,其余约65%的田面于当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底放水至露出水面,干田暴晒,经过长期暴晒至土壤干裂,彻底暴晒杀灭病原菌,杀灭对小龙虾有害的病原菌,预防小龙虾病害;(3)灌水淹青、虾苗迁移:第二年4月上旬灌水淹青,将稻田水位抬高至45cm,将看麦娘等大部分杂草淹在水中,便于小龙虾摄食杂草;4月中旬将稻田水位稳定在45cm的位置,促使稻田低洼部分的小龙虾苗种迁移整个稻田;小龙虾在稻田频繁活动,使田水透明度大幅降低,田水变浑浊,看麦娘被淹水下的部分逐步腐烂变为有机质,一部分被小龙虾直接摄食,一部分培肥田水,间接为小龙虾提供活饵料;(4)控制饲料投喂,诱导小龙虾摄食田间杂草:苗种迁移至整个稻田前15天不投喂任何饲料,诱导小龙虾摄食稻田杂草;15~40天期间按在田小龙虾群体重的0.5%投喂颗粒饲料;40~50天按在田小龙虾群体重的1.5%投喂颗粒饲料;(5)成品小龙虾的捕捞:将成品小龙虾进行捕捞,平均24.5千克/亩。对照例1:稻田看麦娘等杂草需要农药清除,小龙虾平均亩产量为0千克/亩。实施例2:选择全椒地区3块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平整长方形稻田,其长宽比为2:1,每块稻田约10亩;(1)繁育苗种:利用稻田地势低洼的区域繁育苗种,实现自繁自养:部分稻田地势高低不平,从当年水稻收割后的11月至第二年的3月底,约38%的低洼田面始终浸泡在水中,留田小龙虾在此区域完成交配、产卵和孵化等过程,可以解决本田部分苗种的需要;(2)暴晒稻田:除步骤(1)中浸泡在水中的低洼田面以外,其余约62%的田面于当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底放水至露出水面,干田暴晒,经过长期暴晒至土壤干裂,彻底暴晒杀灭病原菌,杀灭对小龙虾有害的病原菌,预防小龙虾病害;(3)灌水淹青、虾苗迁移:第二年4月上旬灌水淹青,将稻田水位抬高至46cm,将看麦娘等大部分杂草淹在水中,便于小龙虾摄食杂草;4月中旬将稻田水位稳定在46cm的位置,促使稻田低洼部分的小龙虾苗种迁移整个稻田;(4)控制饲料投喂,诱导小龙虾摄食田间杂草:苗种迁移至整个稻田前15天不投喂任何饲料,诱导小龙虾摄食稻田杂草;15~40天期间按在田小龙虾群体重的0.5%投喂颗粒饲料;40~50天按在田小龙虾群体重的1.5%投喂颗粒饲料;(5)成品小龙虾的捕捞:将成品小龙虾进行捕捞,平均25.5千克/亩。对照例2:稻田看麦娘等杂草需要农药清除,小龙虾平均亩产量为0千克/亩。实施例3:选择怀宁地区3块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平整长方形稻田,其长宽比为2:1,每块稻田约10亩;(1)繁育苗种:利用稻田地势低洼的区域繁育苗种,实现自繁自养:部分稻田地势高低不平,从当年水稻收割后的11月至第二年的3月底,约40%的低洼田面始终浸泡在水中,留田小龙虾在此区域完成交配、产卵和孵化等过程,可以解决本田部分苗种的需要;(2)暴晒稻田:除步骤(1)中浸泡在水中的低洼田面以外,其余约60%的田面于当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底放水至露出水面,干田暴晒,经过长期暴晒至土壤干裂,彻底暴晒杀灭病原菌,杀灭对小龙虾有害的病原菌,预防小龙虾病害;(3)灌水淹青、虾苗迁移:4月上旬灌水淹青,将稻田水位抬高至48cm,将看麦娘等大部分杂草淹在水中,便于小龙虾摄食杂草;4月中旬将稻田水位稳定在48cm的位置,促使稻田低洼部分的小龙虾苗种迁移整个稻田;(4)控制饲料投喂,诱导小龙虾摄食田间杂草:苗种迁移至整个稻田前15天不投喂任何饲料,诱导小龙虾摄食稻田杂草;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虾连作控制稻田杂草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繁育苗种:从当年水稻收割后的11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底,使稻田中30~40%的低洼田面始终浸泡在水中,留田小龙虾在此区域完成交配、产卵和孵化,实现苗种的自繁自养;(2)暴晒稻田:除步骤(1)中浸泡在水中的低洼田面以外,其余田面于当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底放水至露出水面,干田暴晒,经过长期暴晒至土壤干裂,杀灭对小龙虾有害的病原菌;(3)灌水淹青、虾苗迁移:4月上旬将稻田水位抬高至40~50cm,将杂草淹在水中,便于小龙虾摄食杂草;4月中旬将稻田水位稳定在40~50cm的位置,促使稻田低洼部分的小龙虾苗种迁移至整个稻田;(4)控制饲料投喂,诱导小龙虾摄食田间杂草:苗种迁移至整个稻田前15天不投喂任何饲料,诱导小龙虾摄食稻田杂草;15~40天期间按在田小龙虾群体重的0.5%投喂颗粒饲料;40~50天按在田小龙虾群体重的1.5%投喂颗粒饲料;(5)成品小龙虾的捕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虾连作控制稻田杂草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繁育苗种:从当年水稻收割后的11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底,使稻田中30~40%的低洼田面始终浸泡在水中,留田小龙虾在此区域完成交配、产卵和孵化,实现苗种的自繁自养;(2)暴晒稻田:除步骤(1)中浸泡在水中的低洼田面以外,其余田面于当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底放水至露出水面,干田暴晒,经过长期暴晒至土壤干裂,杀灭对小龙虾有害的病原菌;(3)灌水淹青、虾苗迁移:4月上旬将稻田水位抬高至40~50cm,将杂草淹在水中,便于小龙虾摄食杂草;4月中旬将稻田水位稳定在40~50cm的位置,促使稻田低洼部分的小龙虾苗种迁移至整个稻田;(4)控制饲料投喂,诱导小龙虾摄食田间杂草:苗种迁移至整个稻田前15天不投喂任何饲料,诱导小龙虾摄食稻田杂草;15~40天期间按在田小龙虾群体重的0.5%投喂颗粒饲料;40~50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虎奚业文尹家武刘忠志赵定军张立权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