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8063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包括侧置齿轮箱、刀轴,所述刀轴还包括刀轴接盘,所述侧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输出轴,该输出轴的一端与刀轴接盘的一端活动连接,刀轴接盘的另一端与刀轴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损坏轴承以及防止刀轴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旋耕机是一种田间作业的常用耕作机械,具有犁、耙合一的作业效果,旋耕可达到一次碎土平地的目的,且能有效切断作物根茬并将其翻埋于土壤中。现有旋耕机的输入齿轮箱设置在机架上部的中央,输入齿轮箱与一根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机架一侧的侧置齿轮箱的输入端连接,传动轴的两端均设置第一轴承,其中一个第一轴承支承在侧置齿轮箱的箱体上,侧置齿轮箱的输入齿轮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侧置齿轮箱的输出端与刀轴连接,刀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轴承,其中一个第二轴承支承在侧置齿轮箱的箱体上,另一个第二轴承支承在机架上。对于上述旋耕机的连接方式,由于输入齿轮箱与侧置齿轮箱之间通过传动轴进行传动,两者之间有一段较大的距离,如果要保证传动的精度,支承传动轴的第一轴承的精度要求会提高,否则会造成支承传动轴两端的第一轴承不同心,无轮是输入齿轮箱还是侧置齿轮箱的精度都会降低,从而导致输入齿轮箱和侧置齿轮箱损坏以及扭断传动轴。另外,由于刀轴的两端均与第二轴承固定连接,刀轴在工作过程中一直会受到径向的作用力,刀轴与第二轴承的连接方式使第二轴承也受到拉力,这样,使得第二轴承没有游动的间隙,径向的作用力作用在刀轴上后,最终导致刀轴产生弯曲变形,长期使用后,由于变形的刀轴不但对第二轴承产生拉力,同时对侧置齿轮箱中的输出齿轮也产生拉力,从而引起第二轴承损坏,以及使侧置齿轮箱中的输出齿轮倾斜,造成侧置齿轮箱中的齿轮啮合精度降低。此外,用于连接旋耕刀的刀座的一端焊接在刀轴上,一个刀座对于连接一个旋耕刀,这样的结构容易导致刀轴上缠草,极易造成机械失灵或损坏,经常需要停机处理,造成工作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可以避免损坏轴承以及防止刀轴变形。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包括侧置齿轮箱、刀轴,所述刀轴还包括刀轴接盘,所述侧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输出轴,该输出轴的一端与刀轴接盘的一端活动连接,刀轴接盘的另一端与刀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刀轴接盘与所述输出轴连接的一端设有轴向延伸部和非圆形的凹槽,轴向延伸部的自由端经折转形成限位部;所述输出轴一端的轴向端面上设有嵌入到所述凹槽中的凸起,输出轴一端的轴向端面上还设有挡块,该挡块间隙配合在轴向延伸部与限位部之间的空间中由限位部对挡块轴向限位。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延伸部沿着刀轴接盘的周向布置,所述凹槽位于刀轴接盘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两端位于刀轴接盘的圆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挡块沿输出轴的径向延伸形成盘状,所述凸起位于输出轴轴向端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刀轴与刀轴接盘连接的一端设有径向凸起,该径向凸起的圆周面为多边形,所述刀轴接盘上设有轴孔,该轴孔的内圆周壁面呈多边形,所述刀轴上的径向凸起与刀轴接盘上的轴孔相互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刀轴上还设有对刀轴接盘进行轴向限位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位于径向凸起的一侧,第二限位块位于径向凸起的另一侧。进一步地,刀轴的端部设有延伸部,该延伸部的一侧为第二限位块,所述输出轴轴向端面的中心设有让位孔,该让位孔供延伸部插入。进一步地,所述刀轴接盘包括上抱块和下抱块,上抱块和下抱块通过螺栓紧固。进一步地,所述刀轴上设有多个刀座,刀座呈盘形,刀座的一端设有多个凹陷部,在每个凹陷部的口部设有一个连接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通过输出轴的一端与刀轴接盘的一端活动连接,刀轴接盘的另一端与刀轴固定连接,当刀轴工作受到径向作用力时,刀轴将该作用力传递到两端,这时,该径向作用力依次通过刀轴接盘以及输出轴传递,由于输出轴与刀轴接盘之间为间隙配合,因此,刀轴在轴向方向可以有微量的活动空间,架上输出轴与侧置齿轮箱通过花键配合,刀轴轴向活动的空间加大,这样,径向作用力就不会直接加载到支承刀轴端部的轴承以及支承侧置齿轮箱的承轴上,使轴承自身的游动间隙获得了释放,防止刀轴变形以及轴承和齿轮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输入齿轮箱内部齿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侧置齿轮箱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刀轴与输出轴以及刀轴接盘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刀轴与输出轴以及刀轴接盘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刀轴与刀座连接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刀座的示意图;1为机架;2为输入齿轮箱,20为齿轮箱体,21为输入齿轮,22为输出齿轮;3为传动轴;4为侧置齿轮箱,40为箱体,41为输入齿轮,42为动力输出齿轮,43为第一轴承,44为第二轴承,45为中间齿轮,46为中间轴;5为刀轴,5a为延伸部,50为径向凸起,51为第一限位块,52为第二限位块,53为刀座,54为凹陷部,55为凸起部,56为连接块;6为旋耕刀;7为刀轴接盘,7a为上抱块,7b为下抱块,71为轴向延伸部,72为凹槽,73为限位部;8为输出轴,81为凸起,82为挡块,83为让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水田旋耕机,包括机架1、输入齿轮箱2、传动轴3、侧置齿轮箱4、刀轴5以及设置于刀轴5上的旋耕刀6。所述输入齿轮箱2设置于机架1上,输入齿轮箱2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轴3的一端连接,输入齿轮箱2包括齿轮箱体20以及设置于齿轮箱体20中的输入齿轮21和输出齿轮22,输入齿轮21和输出齿轮22为伞齿,输出齿轮22通过轴承支承在齿轮箱体20上,输出齿轮22的轴孔的内壁面设有花键,传动轴3与输出齿轮22的轴孔通过花键配合。传动轴3的另一端与侧置齿轮箱4的动力输入齿轮41连接,侧置齿轮箱4设置于机架1的一侧,刀轴5的一端支承在机架1上,刀轴5的另一端与侧置齿轮箱2的动力输出齿轮42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动力输入齿轮4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43,该第一轴承43支承在侧置齿轮箱4的箱体40上;所述动力输入齿轮41的轴孔的孔壁面上设有花键,所述传动轴3与动力输入齿轮41通过花键配合。所述动力输出齿轮4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轴承44,该第二轴承44支承在侧置齿轮箱4的箱体40上。动力输入齿轮41与动力输出齿轮42之间设置有中间齿轮45和中间轴46,中间齿轮45与中间轴46周向固定,中间轴4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箱体40上。上述传动轴3与输出齿轮22之间的花键配合,传动轴3与动力输入齿轮41之间的花键配合,这些花键配合之间形成间隙,使传动轴3在径向方向通过间隙来弥补制造的误差,传动轴3的传动受力由原来的弯曲和扭转转换为纯扭转受力,在同等轴径的情况下,提高了轴的可靠性。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刀轴5通过一个连接结构与侧置齿轮箱4连接,该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刀轴5上的刀轴接盘7以及一端设置于侧置齿轮箱4的动力输出齿轮42轴孔中的输出轴8,所述输出轴8的一端与刀轴接盘7的一端活动连接,刀轴接盘7的另一端与刀轴5固定连接。动力输出齿轮42的轴孔的孔壁面上设有花键,所述输出轴8与动力输出齿轮42的轴孔通过花键配合。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刀轴接盘7与所述输出轴8连接的一端设有轴向延伸部71和非圆形的凹槽72,轴向延伸部71的自由端经折转形成限位部73;所述输出轴8一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包括侧置齿轮箱、刀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还包括刀轴接盘,所述侧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输出轴,该输出轴的一端与刀轴接盘的一端活动连接,刀轴接盘的另一端与刀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包括侧置齿轮箱、刀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还包括刀轴接盘,所述侧置齿轮箱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输出轴,该输出轴的一端与刀轴接盘的一端活动连接,刀轴接盘的另一端与刀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接盘与所述输出轴连接的一端设有轴向延伸部和非圆形的凹槽,轴向延伸部的自由端经折转形成限位部;所述输出轴一端的轴向端面上设有嵌入到所述凹槽中的凸起,输出轴一端的轴向端面上还设有挡块,该挡块间隙配合在轴向延伸部与限位部之间的空间中由限位部对挡块轴向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延伸部沿着刀轴接盘的周向布置,所述凹槽位于刀轴接盘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两端位于刀轴接盘的圆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田旋耕机的刀轴与侧置齿轮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沿输出轴的径向延伸形成盘状,所述凸起位于输出轴轴向端的中部。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毅松梁振团李小春朱敏李晔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汉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