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7822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装有透明承载液体的透明容器、竖直设置在承载液体内用于3D立体显示的阵列式毛细管群和用于控制阵列式毛细管群3D立体显示的控制器,阵列式毛细管群由M行N列两端开口的毛细管组成,M和N均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毛细管靠近透明容器底部的一端通过三通管与影像加载机构连接;该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待显示的3D立体影像数据二、立方体影像模型的全息3D立体显示影像初始化;三、每层切片影像编码序列的显示;四、获取立方体影像模型的全息3D立体显示影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动态显示模型的三维真实效果,显示速度快,成本低,可重复利用且可对多种不同三维模型进行三维空间展示,连续性好。

Holographic 3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lographic 3D stereo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thereof, the device comprises a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liquid container, the vertical bearing is arranged on the carrying liquid for capillary array group 3D stereo display and a control group of 3D stereo display controller array type capillary array type capillary group by M N ends the capillary, M and N are positive integers not less than 1, near the end of the capillary at the bottom of the transparent container through the three way pipe and the image load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3D holographic stereoscopic display image acquisition, initialization of 3D stereo image data to be displayed, two cube image model, each three; slice image sequence encoding display; holographic stereoscopic display 3D images of four, get the cube image model. The invention can dynamically display the three-dimensional real effect of the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display speed, low cost, repeated use, and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of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and has good continu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全息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三维立体显示是新一代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显示平台的基础。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可显示丰富多彩的画面,它是建立在平面和二维显示的基础上,让设计目标更立体化,实际应用中,人们需要把设计好的3D模型以真实三维空间的存在方式展示出来。目前实现3D模型的三维空间展示广泛采用的3D打印技术,但是通常3D打印技术普遍存在打印速度很慢,成本高等缺点。而且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想通过显示装置看到设计出的模型的三维真实效果,而并不需要打印出来。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且可显示各种不同三维模型、模型三维空间展示响应快的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设计新颖合理,可动态显示模型的三维真实效果,显示速度快,成本低,可重复利用且可对多种不同三维模型进行三维空间展示,连续性好,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有透明承载液体的透明容器、竖直设置在承载液体内用于3D立体显示的阵列式毛细管群和用于控制所述阵列式毛细管群3D立体显示的控制器,所述阵列式毛细管群由M行N列两端开口的透明的毛细管组成,M和N均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相邻两个毛细管彼此接触,毛细管靠近透明容器底部的一端通过三通管与影像加载机构连接,所述影像加载机构包括用于向毛细管加载3D立体影像显示像点的像点加载单元和填充像点间隙的液柱加载单元,所述像点加载单元由动力像点加注器和安装在动力像点加注器向三通管输送像点的管路上的第一电磁阀组成,所述液柱加载单元由动力液柱加注器和安装在动力液柱加注器向三通管输送液柱的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组成,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由控制器控制。上述的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采集存储待显示的3D立体影像数据的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通信模块与控制器进行通信。上述的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与承载液体对可见光的折射率相等。上述的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为T形三通管,毛细管和所述液柱加载单元分别安装在所述T形三通管水平方向上的两个端口上,所述像点加载单元安装在与毛细管垂直的所述T形三通管的第三个端口上。上述的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像点加注器为高压像点加注器,所述动力液柱加注器为高压液柱加注器。上述的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点为气泡或与液柱互不相溶的液滴,毛细管的内侧直径和像点的直径均为1mm~2mm。上述的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液体和液柱为同种液体。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可进行三维空间显示的全息3D立体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待显示的3D立体影像数据,过程如下:步骤101、对待显示的3D立体影像模型从上至下进行立方体封装,得到立方体影像模型,所述立方体影像模型的水平横截面长宽之比为M:N;步骤102、沿立方体影像模型高度方向从上到下进行水平切片,获取每层切片影像序列,将每层切片影像序列以M行N列的形式分割为M×N个图像区域,对每层切片影像序列进行二进制字符编码,得到每层切片影像编码序列,1表示图像区域含有影像数据,0表示图像区域未含有影像数据;步骤103、采用数据采集器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对切片影像编码序列进行存储,所述切片影像编码序列中的字符与所述阵列式毛细管群中的毛细管一一对应;步骤二、立方体影像模型的全息3D立体显示影像初始化:控制器控制每个影像加载机构中的第二电磁阀打开,当液柱充满整个毛细管后,关闭控制器关闭第二电磁阀,液柱与承载液体的折射率相等;步骤三、每层切片影像编码序列的显示:数据采集器通过通信模块向控制器传输每层切片影像编码序列的编码数据,所述阵列式毛细管群对立方体影像模型的每一层切片影像编码序列均进行显示,且立方体影像模型中任意一层切片影像编码序列显示方法均相同;对立方体影像模型中任意一层切片影像编码序列进行显示时,过程如下:步骤301、通过控制器设置影像加载机构的开关频率;步骤302、控制器读取一层切片影像编码序列中的M×N个图像区域中的字符,通过控制器同时控制M行N列的影像加载机构工作,并将M×N个图像区域中的字符与M行N列的影像加载机构一一对应,当控制器读取的第i行第j列图像区域中的字符为1时,控制器驱动第i行第j列影像加载机构中的第一电磁阀开启一次,动力像点加注器向第i行第j列的毛细管输入一个像点;当控制器读取的第i行第j列图像区域中的字符为0时,控制器驱动第i行第j列影像加载机构中的第二电磁阀开启一次,动力液柱加注器向第i行第j列的毛细管输入一个液柱,其中,i为正整数且i=1,2,…,M,j为正整数且j=1,2,…,N;步骤四、获取立方体影像模型的全息3D立体显示影像:多次重复步骤三,直至完成立方体影像模型中每一层切片影像编码序列的显示过程,实现立方体影像模型的全息3D立体显示。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1中影像加载机构中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关频率均为0.5Hz~10Hz。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液体和液柱为同种液体,所述像点为气泡或与液柱互不相溶的液滴,毛细管的内侧直径和像点的直径均为1mm~2mm;动力像点加注器为高压像点加注器,动力液柱加注器为高压液柱加注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彼此接触相邻的毛细管组成阵列式毛细管群,提高3D立体显示影像的像素,真实有效的还原模型的三维效果,便于推广使用。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对每个毛细管均安装一个影像加载机构,通过像点加载单元向毛细管注入显示影像效果的像点,通过液柱加载单元对像点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保证像点加载单元输入影像的效果,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每个像点加载单元和每个液柱加载单元均设置有电磁阀,控制影像的显示速度,可控性强。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全息3D立体显示方法,步骤简单,对待显示的3D立体影像模型进行分层及分割,与阵列式毛细管群中的毛细管一一对应,将每层切片影像编码序列转换为阵列式毛细管群显示的立体影像,同步控制M行N列的影像加载机构工作,实现3D立体影像模型的逐层显示,同时,可调节影像加载机构的开关频率,控制立方体影像模型的全息3D立体显示影像显示速度,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合理,可动态显示模型的三维真实效果,显示速度快,成本低,可重复利用且可对多种不同三维模型进行三维空间展示,连续性好,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除承载液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的使用效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未注入像点和液柱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透明容器;2—承载液体;3—毛细管;4—像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有透明承载液体(2)的透明容器(1)、竖直设置在承载液体(2)内用于3D立体显示的阵列式毛细管群和用于控制所述阵列式毛细管群3D立体显示的控制器(13),所述阵列式毛细管群由M行N列两端开口的透明的毛细管(3)组成,M和N均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相邻两个毛细管(3)彼此接触,毛细管(3)靠近透明容器(1)底部的一端通过三通管(6)与影像加载机构连接,所述影像加载机构包括用于向毛细管(3)加载3D立体影像显示像点的像点加载单元和填充像点间隙的液柱加载单元,所述像点加载单元由动力像点加注器(7)和安装在动力像点加注器(7)向三通管(6)输送像点(4)的管路上的第一电磁阀(9)组成,所述液柱加载单元由动力液柱加注器(8)和安装在动力液柱加注器(8)向三通管(6)输送液柱(5)的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10)组成,第一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0)均由控制器(13)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有透明承载液体(2)的透明容器(1)、竖直设置在承载液体(2)内用于3D立体显示的阵列式毛细管群和用于控制所述阵列式毛细管群3D立体显示的控制器(13),所述阵列式毛细管群由M行N列两端开口的透明的毛细管(3)组成,M和N均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相邻两个毛细管(3)彼此接触,毛细管(3)靠近透明容器(1)底部的一端通过三通管(6)与影像加载机构连接,所述影像加载机构包括用于向毛细管(3)加载3D立体影像显示像点的像点加载单元和填充像点间隙的液柱加载单元,所述像点加载单元由动力像点加注器(7)和安装在动力像点加注器(7)向三通管(6)输送像点(4)的管路上的第一电磁阀(9)组成,所述液柱加载单元由动力液柱加注器(8)和安装在动力液柱加注器(8)向三通管(6)输送液柱(5)的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10)组成,第一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0)均由控制器(13)控制。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采集存储待显示的3D立体影像数据的数据采集器(11),所述数据采集器(11)通过通信模块(12)与控制器(13)进行通信。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3)与承载液体(2)对可见光的折射率相等。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6)为T形三通管,毛细管(3)和所述液柱加载单元分别安装在所述T形三通管水平方向上的两个端口上,所述像点加载单元安装在与毛细管(3)垂直的所述T形三通管的第三个端口上。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像点加注器(7)为高压像点加注器,所述动力液柱加注器(8)为高压液柱加注器。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点(4)为气泡或与液柱(5)互不相溶的液滴,毛细管(3)的内侧直径和像点(4)的直径均为1mm~2mm。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息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液体(2)和液柱(5)为同种液体。8.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进行全息3D立体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待显示的3D立体影像数据,过程如下:步骤101、对待显示的3D立体影像模型从上至下进行立方体封装,得到立方体影像模型,所述立方体影像模型的水平横截面长宽之比为M:N;步骤102、沿立方体影像模型高度方向从上到下进行水平切片,获取每层切片影像序列,将每层切片影像序列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释如暴宇李小娜王菲菲贺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