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体全息记录的多焦点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09360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2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体全息记录的多焦点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其中,包括扫描光束记录装置,发射激发光束并记录多组点光源阵列;扫描光束还原装置,还原被记录的多组点光源阵列,在样品上形成多焦点照明;第二透镜,聚焦被还原的多组点光源阵列,在样品焦面上形成聚焦光斑;摄像部,对样品图像进行实时成像;第三透镜,将样品表面发出的荧光信号聚焦于摄像部的感光元件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技术的共聚焦显微镜成像速度慢,相当一部分的激发光被转盘中针孔以外的其他部分遮挡导致激发光利用率低,光能浪费严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体全息记录的多焦点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
技术介绍
共聚焦显微技术利用共轭针孔滤波,能够过滤焦点以外的杂散光,有效地提高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和图像对比度,并能够实现切片扫描以及三维图像重构,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由于共聚焦显微技术是一种点对点探测的技术,因此,需要配合扫描技术才能实现二维成像。常用的共聚焦扫描方式有二维振镜扫描和平台移动扫描,单点采集的扫描方式使成像速度慢,难以满足动态观察需要。如采用转盘扫描式的共聚焦显微镜虽然能够实现多焦点同时采集并快速成像,但受限于针孔阵列的尺寸和排列,相当一部分的激发光被转盘中针孔以外的其他部分遮挡,激发光利用率低,光能浪费严重。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体全息记录的多焦点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共聚焦显微镜成像速度慢,相当一部分的激发光被转盘中针孔以外的其他部分遮挡导致激发光利用率低,光能浪费严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体全息记录的多焦点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其中,包括扫描光束记录装置,发射激发光束并记录多组点光源阵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体全息记录的多焦点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体全息记录的多焦点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光束记录装置,发射激发光束并记录多组点光源阵列;扫描光束还原装置,还原被记录的多组点光源阵列,在样品上形成多焦点照明;第二透镜,聚焦被还原的多组点光源阵列,在样品焦面上形成聚焦光斑;摄像部,对样品图像进行实时成像;第三透镜,将样品表面发出的荧光信号聚焦于摄像部的感光元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体全息记录的多焦点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光束记录装置,发射激发光束并记录多组点光源阵列;扫描光束还原装置,还原被记录的多组点光源阵列,在样品上形成多焦点照明;第二透镜,聚焦被还原的多组点光源阵列,在样品焦面上形成聚焦光斑;摄像部,对样品图像进行实时成像;第三透镜,将样品表面发出的荧光信号聚焦于摄像部的感光元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体全息记录的多焦点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光束记录装置包括光束发射部、分束组件、反射镜、针孔阵列转盘、光束输出组件、第一透镜和体全息记录转盘,所述光束发射部发射的激发光束经过分束组件被部分透射部分反射,反射部分光束经过所述反射镜再次反射后作为参考光入射至所述体全息记录转盘上,透射部分光束经过所述针孔阵列转盘上的针孔阵列形成点光源阵列,点光源阵列光束透过光束输出组件后经过第一透镜准直,入射至所述体全息记录转盘并与所述反射部分光束在所述体全息记录转盘上干涉并被记录,还包括控制单元和驱动所述针孔阵列转盘和所述体全息记录转盘同步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针孔阵列转盘和所述体全息记录转盘,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机转动的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体全息记录的多焦点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光束记录装置还包括一用于限定记录区域面积的光阑,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体全息记录转盘的光束入射端。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兆泰王翰林赵晖安昕张浠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欧谱曼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