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胜肽、编码该多胜肽的核酸分子、以及该多胜肽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563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3:31
一种多胜肽、编码该多胜肽的核酸分子、以及包含该多胜肽的医药组合物,其中,该多胜肽为如说明书中所定义,可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且具有降血糖、降低醣化血色素及减少糖尿病肝肾病变等功效。

Polypeptide, nucleic acid molecule encoding the polypeptid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eptide

A kind of polypeptide, encoding the peptide nucleic acid molecules and polypeptides comprising th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wherein, the polypeptide is as defined in the specification, can be combined with insulin receptor, and has reduced blood glucos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reduce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and other ef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胜肽、编码该多胜肽的核酸分子、以及该多胜肽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多胜肽及其用途,尤其是关于一种可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且具有降血糖、降低糖化血红素及/或减少糖尿病肝肾病变等功效的多胜肽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糖尿病为慢性的代谢异常的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功能不全,或者是因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环境造成周边组织的胰岛素抗性,以致于对糖类的利用能力减低,甚至完全无法利用,进而造成体内血糖过高及蛋白质与脂肪代谢的异常。此外,糖尿病会衍生慢性并发症,包括:眼底病变、神经病变(包含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自主神经)、肝肾病变、糖尿病足、以及大血管病变(包含脑血管障碍、冠状动脉病变、及周边血管阻塞)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的相关统计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总数一直呈现惊人的成长,从1985年到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总数已由三千万人增加到超过一亿七千一百万人。WHO更进一步指出,预估到2030年时,全球罹患糖尿病的总人口将突破三亿四千六百万人。且根据统计,美国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所耗的医疗保健费用,由1997年的四百四十亿美金至2007年攀升到一千七百四十亿美金。由此可知,糖尿病是一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甚巨的疾病,是故,研发可有效调整血糖的物质或药剂乃是维系人类健康的一重要课题。有关糖尿病的治疗,自1922年以后,主要是利用胰岛素来进行,然而,胰岛素的缺乏仅是胰脏功能异常的部分现象,并非糖尿病的完整病因。因此,仅使用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所达成的疗效有限。除胰岛素之外,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现有降血糖药物可分为五大类:一、磺酰尿素(sulfonylureas,SU)类,可促进胰脏分泌胰岛素及增加组织细胞的胰岛素的接受器;二、安息香酸衍生物,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三、双胍(biguanides)类,可抑制胃肠吸收糖分、抑制肝脏制造糖分、及促进组织利用糖分;四、α-葡萄糖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inhibitors),可抑制双糖分解为肠道可吸收的单糖;五、胰岛素敏感剂,可降低周边组织与肝脏细胞对胰岛素的阻抗性。然而,上述药物各具不同副作用。举例而言,磺酰尿素类药物会使病患发生皮疹及低血糖的现象;安息香酸衍生物会导致低血糖;双胍类药物会造成胃肠不适及乳酸中毒;α-葡萄糖酶抑制剂会使病患胃肠不适;而胰岛素敏感剂则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及肝细胞伤害。综上所述,开发具降血糖疗效且低副作用的药物是急迫需要的。与一般化合物相较,多胜肽因具较佳的生物可代谢性及生物可接受性,故较可符合低副作用的需求。是以,近数十年来,全世界已研究许多不同的多胜肽,并运用于临床治疗中。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第I283684号,公开类升糖素胜肽-1(GlucagonLikePeptide-1)的类似物具有降血糖的疗效;美国专利第7,393,919号,则教导利用人类胰岛胜肽(HumanproIsletPeptide,HIP)作为降血糖的药物,其中,HIP为胰脏炎相关蛋白前驱物(pancreatitis-associatedproteinprecursor)的活性片段。经发现,具降血糖活性的多胜肽可自植物萃取物中取得。例如,美国专利第6,127,338号,公开自苦瓜中取得具降血糖活性的多胜肽。根据该专利文献,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胜肽其氨基酸序列为KTNMKHMAGAAAAGAVVG,且分子量小于10千道尔顿。尽管已有多种调节血糖的药物,至今对于可成功地治疗不同致病机制的糖尿病的单一或组合的治疗方式或医药组合物,仍存在迫切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需求所为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多胜肽,其可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并具有降血糖、降低糖化血红素及减少糖尿病肝肾病变等功效,尤其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胜肽,其具有一选自下列群组的SEQIDNO:1的片段氨基酸序列:SEQIDNO:2、SEQIDNO:3、SEQIDNO:4、SEQIDNO:5、及SEQIDNO:6。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胜肽,其具有一下列SEQIDNO:7氨基酸序列或该序列进行单一氨基酸的取代所衍生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IVARPPTIG(SEQIDNO:7);其中,该同源性氨基酸序列具有选自由SEQIDNO:8至SEQIDNO:178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任一氨基酸序列。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胜肽,其具有一选自下列群组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179、SEQIDNO:180、SEQIDNO:181、SEQIDNO:182、SEQIDNO:183、SEQIDNO:184、SEQIDNO:185、SEQIDNO:186、SEQIDNO:187、及SEQIDNO:188。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胜肽,其具有一下列氨基酸序列或该进行单一氨基酸的取代所衍生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RYKYQX1X2YI(SEQIDNO:189);其中,X1为胱胺酸或色胺酸,X2为苯丙胺酸或色胺酸。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其编码上述多胜肽。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并用于降血糖、降低糖化血红素及减少糖尿病肝肾病变等的医药组合物,其包含上述多胜肽及一医药上可接受的载剂。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技术及较佳实施方式,将描述于以下内容中,以供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具通常知识者据以明了本专利技术的特征。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IRBP-1-68与胰岛素受体的分子嵌合模式图;图2所示为IRBP-1-68促进胰岛素受体自体磷酸化的免疫墨点分析图;图3所示为IRBP-1-68促进与胰岛素信息路径相关的基因的蛋白质表现的西方墨点分析图;以及图4所示为IRBP-1-68促进3T3-L1脂肪细胞表现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免疫组织染色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具体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具体实施例;惟,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多种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实践,不应将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解释为限于说明书所陈述的内容。此外,除非文中有另外说明,于本申请文件中所使用的“一”、“该”及类似用语应理解为包含单数及复数形式。本文所述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是指于一多胜肽的氨基酸序列中,进行单一或多个氨基酸的取代所衍生的氨基酸序列。此外,本文所述的“同源性多胜肽”,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是指于一多胜肽的氨基酸序列中,进行单一或多个氨基酸的取代所衍生的多胜肽同源物(homologues)。已知于细胞中,当如胰岛素的配体(ligand)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会引发胰岛素受体自体磷酸化,进而启动下游信息传导反应,引发相关基因的转录及转译作用,并使细胞启动葡萄糖转运效应,从而降低细胞外或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据以达成降血糖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将具有SEQID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共68个氨基酸)的多胜肽分割成不同片段,或进一步通过单点或多点突变技术,可提供各种多胜肽。这些多胜肽可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且可降低血糖值、降低糖化血红素及/或减少糖尿病肝肾病变。于不受理论限制下,本专利技术多胜肽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引发胰岛素受体自体磷酸化的机制而达成上述功效。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第一多胜肽,其是自SEQID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共68个氨基酸)的多胜肽分割而得,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胜肽、编码该多胜肽的核酸分子、以及该多胜肽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胜肽,该多胜肽具有一下列氨基酸序列或该氨基酸序列进行单一氨基酸的取代所衍生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RYKYQX1X2YI(SEQ ID NO:189);其中,X1为胱胺酸或色胺酸,X2为苯丙胺酸或色胺酸。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18 TW 1011177791.一种多胜肽,该多胜肽具有一下列氨基酸序列或该氨基酸序列进行单一氨基酸的取代所衍生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RYKYQX1X2YI(SEQIDNO:189);其中,X1为胱胺酸或色胺酸,X2为苯丙胺酸或色胺酸。2.如权利要求1的多胜肽,其特征在于:该多胜肽为具有SEQIDNO:189的氨基酸序列。3.如权利要求2的多胜肽,其特征在于:X1为胱胺酸。4.如权利要求1的多胜肽,其特征在于:该多胜肽为具有下列氨基酸序列或该序列进行单一氨基酸的取代所衍生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RYKY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庭镛项千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