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7524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该叶面肥所用的各个原料及重量份数为:多聚磷酸铵13‑15份;尿素24‑27份;氯化钾18‑20份;生化黄腐酸钾1‑2份;硝酸镁0.04‑0.06份;硝酸钙0.03‑0.05份;微量元素0.3‑0.5份;红糖0.05‑0.1份;杀菌防虫剂20‑30份,茶皂素0.1‑0.15份;水150‑2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的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营养丰富、均衡,富含各种养分及中微量元素,能快速补充水稻所需养分,肥效好而持久,采用该叶面肥对水稻进行喷施能够促进水稻幼苗健壮成长,有效分蘖,使杆节粗壮,能提高水稻的抗病、抗虫害及抗倒伏能力,而且在水稻的生长后期喷施该叶面肥能提高水稻的授粉率和结实率,减少空粒秕粒,增加仔粒和千粒重,提高品质。

Ammonium polyphosphate rice foliar fertiliz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mmonium polyphosphate rice leaf fertiliz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preparation for the foliar fertilizer of various materials and weight: ammonium polyphosphate 13 15 24 27; urea; potassium chloride 18 20; biochemical fulvic acid potassium 1 2 0.04 0.06; nitrate; nitrate 0.03 0.05 0.3 0.5; trace elements; brown sugar 0.05 0.1; 20 sterilization pest control agent of 30 copies, 0.15 copies of 0.1 teasaponin; 150 water 200. Ammonium polyphosphate rice foliar fertilizer prepared in this invention, rich and balanced nutrition, rich in nutrients and trace elements, can quickly add rice nutrients, good fertilizer efficiency and lasting, the foliar spraying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rice seedlings of rice, effective tillers, the rod is brawny, can increase the rice disease resistance, insect resistance and lodging resistance, but also can increase the rice pollination rate and seed setting rate in rice growth at the later stage of the foliar fertilizer, reduce the empty grain grain, increase cubes and grain weigh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具体涉及一种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生产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资源,全世界许多地方的人都依靠其作为主食,尤其在我国,水稻是我国农业的主栽作物,对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粮食安全均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所有粮食作物的百分之29%左右,约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人口都以此为主食。但目前我国人口增长迅速,耕地面积持续减小,这也对水稻的栽培、供应造成很大压力,使我们必须在一定的耕地面积内,栽培出更高产、优质的水稻作物,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水稻产量,而科学施肥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同的生长阶段吸收各种元素的数量不同,同一生长阶段吸收各种营养也不相同。目前,水稻施用的肥料有有机肥、化肥和叶面肥。水稻肥料的正确使用,是保证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关键环节之一。但纵观国内水稻肥料使用的现状,近年来,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水稻施肥多以尿素、碳铵、磷酸二铵等常规的单质肥料为主,长期施用单质肥料,会对土壤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且在水稻的施肥方面,人们越来越依靠化肥和农药,而过量的化肥和农药导致中国的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质量下降,作物抗性减弱,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都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在水稻肥料的施用方面,肥料的利用率较低,大量固体肥料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劣变,不仅造成土壤质量的严重下降,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采用叶面肥对水稻进行追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叶面肥是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当作物出现根部施肥不便时,如在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或是当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不利时,如水分过多、干旱、土壤过酸、过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复生长,此时,为了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只能采取叶面喷施的措施,才能及时的为作物补充营养,维持作物的生长发育。在水稻施肥方面,水稻的健康生长不仅需要根部施肥也需要根外追肥,即施加叶面肥来补充养分。磷元素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是构成大分子物质及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分,并参与植物体内的代谢。磷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远小于氮略大于钾。适量施用磷肥可提高水稻产量,但过量施用磷肥将导致土壤磷素积累,不仅增加了成本,造成磷矿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传统磷肥多采用一次基肥施用,利用率低;肥料的养分单一,无法满足作物生长周期内的营养需求,而额外追加的中微量元素肥料与现有磷肥易发生沉淀反应,使得中微量元素失活,无法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因此,在喷施叶面肥进行追肥的时候适当补充水稻所需的磷元素以及中微量元素对水稻的生长以及产量有很好的作用。在水稻喷施的叶面肥方面,检索到相关的专利如:申请号为20151041463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有机水稻叶面肥制作方法,每1L有机水稻叶面肥的制作方法如下:将尿素0.12-0.18g、磷酸二氢钾0.12-0.15g、钼酸铵0.02-0.04g、硼酸锌0.03-0.05g、硝酸钙0.006-0.008g、硫酸亚铁0.003-0.005g、硫酸镁0.002-0.004g、硫酸锰0.002-0.003g、硫酸铜0.006-0.008g、丙二醇0.003-0.005g、柠檬酸钠0.005-0.008g溶于去离子水中,定容至1L。应用该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有机水稻叶面肥能够补充有机水稻在有穗分化期所需的养分,水稻在有穗分化期不需要再施入其余肥料。又如申请号为201610350311.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专用叶面肥,该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水稻专用叶面肥,包括用于水稻营养生长期的一期肥和用于水稻生殖生长期的二期肥,所述二期肥包括开花期喷施的花期肥和灌浆期喷施的灌浆肥,所述花期肥包括35-50重量份沼液、10-22重量份微晶纤维素、7-12重量份芦荟提取液、1-5重量份蔗糖、16-25重量份甲壳素、助剂1-2份。该专利技术针对水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配制不同的叶面肥,可以充分利用水稻生长中的每一个阶段,来提高水稻产量,尤其是通过利用开花期和灌浆期,延长开花期,提高授粉成功率,加速灌浆,提高灌浆率,颗粒饱满度得到大幅提高,叶面肥吸收效果好,使用量少,节约用费成本。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采用喷施叶面肥的方式,不但操作简便,且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现行的叶面肥品种中,叶面肥大多存在肥效单一,适用范围狭窄,贮藏、运输困难,稳定性差,成本高等问题。而且肥效单一的叶面肥对水稻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满足水稻的生长需要,肥料的制作成本较高则缺乏经济性。且在水稻的叶面肥方面补充的中微量元素大都以无机盐的形式添加到肥料中,其利用率易受到一同加入的磷酸盐的影响,使得水稻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效率降低,同时也影响水稻对磷元素的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水稻叶面肥采用多聚磷酸铵作为原料不仅能有效的为水稻提供所需的磷肥,而且肥效持久,加入的多聚磷酸铵还具有螯合金属离子的作用,可提高如锌、锰等微量元素的活性,提高水稻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效率;采用该叶面肥对水稻进行喷施不仅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能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杀菌防虫剂:将烘干切碎后的香樟叶、白头翁、花椒和假鹰爪按照4∶1∶3∶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14-16重量倍的水浸泡20分钟,然后加热煮沸50~70分钟,待溶液温度降至35℃以下,过滤,制得杀菌防虫剂,备用;(2)将硝酸镁、硝酸钙和微量元素加入到多聚磷酸铵中,并加入适量20~50℃的水一起混合溶解,搅拌反应30~40分钟,得到混合液;(3)在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尿素、氯化钾、生化黄腐酸钾、红糖、茶皂素、杀菌防虫剂以及适量的水混合搅拌20~30分钟,制得产品。上述的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制备该叶面肥所用的各个原料及重量份数为:多聚磷酸铵13-15份;尿素24-27份;氯化钾18-20份;生化黄腐酸钾1-2份;硝酸镁0.04-0.06份;硝酸钙0.03-0.05份;微量元素0.3-0.5份;红糖0.05-0.1份;杀菌防虫剂20-30份,茶皂素0.1-0.15份;水150-200份。所述的微量元素及重量比为Fe:Mn:Zn:Cu:B:Mo=4:2:3:1:2:1。上述的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多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黄磷置于燃烧炉中于500~700℃下燃烧,得到P2O5气体;②用风机将P2O5气体抽到聚合塔中,不断的淋水使P2O5气体溶到水中,至溶液中的P2O5浓度达到65~87%,得到溶液;③在得到的溶液中,按照硫化氢气体:溶液为1:1000~2000的重量比例将硫化氢气体通入溶液中,反应60-90分钟后,过滤,检测溶液中的砷含量降到1PPM以下,重金属的含量降到30PPM以下,得到多聚磷酸;④将得到的多聚磷酸滴加到碳酸氢铵饱和溶液、浓氨水或液氨中,严格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杀菌防虫剂:将烘干切碎后的香樟叶、白头翁、花椒和假鹰爪按照4∶1∶3∶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14‑16重量倍的水浸泡20分钟,然后加热煮沸50~70分钟,待溶液温度降至35℃以下,过滤,制得杀菌防虫剂,备用;(2)将硝酸镁、硝酸钙和微量元素加入到多聚磷酸铵中,并加入适量20~50℃的水一起混合溶解,搅拌反应30~40分钟,得到混合液;(3)在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尿素、氯化钾、生化黄腐酸钾、红糖、茶皂素、杀菌防虫剂以及适量的水混合搅拌20~30分钟,制得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杀菌防虫剂:将烘干切碎后的香樟叶、白头翁、花椒和假鹰爪按照4∶1∶3∶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14-16重量倍的水浸泡20分钟,然后加热煮沸50~70分钟,待溶液温度降至35℃以下,过滤,制得杀菌防虫剂,备用;(2)将硝酸镁、硝酸钙和微量元素加入到多聚磷酸铵中,并加入适量20~50℃的水一起混合溶解,搅拌反应30~40分钟,得到混合液;(3)在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尿素、氯化钾、生化黄腐酸钾、红糖、茶皂素、杀菌防虫剂以及适量的水混合搅拌20~30分钟,制得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叶面肥所用的各个原料及重量份数为:多聚磷酸铵13-15份;尿素24-27份;氯化钾18-20份;生化黄腐酸钾1-2份;硝酸镁0.04-0.06份;硝酸钙0.03-0.05份;微量元素0.3-0.5份;红糖0.05-0.1份;杀菌防虫剂20-30份,茶皂素0.1-0.15份;水150-2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聚磷酸铵水稻叶面肥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莉黄海周王桂川何晓玫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东林食品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