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2810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该叶面肥所用的各个原料及重量份数为:多聚磷酸铵10‑12份、尿素25‑26份;硝酸钾14‑16份、硝酸钙0.04‑0.06份;硫酸镁0.05‑0.06份;糖蜜0.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0.2份;防虫剂15‑25份;微量元素0.3‑0.4份;苏氨酸0.5‑1份;赖氨酸0.5‑1份;水140‑17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的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营养丰富、均衡,富含各种养分及中微量元素,能快速补充桑树所需养分,且吸收效果好,利用率高,肥效好而持久,采用该叶面肥对桑树进行喷施不仅能够促进桑树的健壮成长,还能提高桑树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桑叶的品质,起到起增产增收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具体涉及一种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生产

技术介绍
桑树(拉丁学名:MorusalbaLinn.Sp.)是多年生的植物,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桑叶呈卵形,是喂蚕的饲料。桑树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江、浙一带居多,且历史悠久。桑树的叶、果、木材、枝条等可以用来饲蚕、食用、酿酒、编筐、造纸和制作各种器具,同时其叶、根、皮、嫩枝、果穗、木材、寄生物等还是防治疾病的良药。蚕桑是我国的传统农村产业,桑树所产的桑叶的多少和质量,直接影响养蚕的数量和质量。肥料在提高桑叶的产量及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种植户的收益。桑树施用的肥料有有机肥、化肥和叶面肥。叶面肥是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当作物出现根部施肥不便时,如在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或是当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不利时,如水分过多、干旱、土壤过酸、过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复生长,此时,为了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只能采取叶面喷施的措施,才能及时的为作物补充营养,维持作物的生长发育。采用喷施叶面肥的方式,叶面肥通过叶面上、下表面的气孔和细胞壁表面蜡质层的渗透,胞间连丝的传递,主动和被动吸收,使营养元素迅速进入叶面细胞,参与光合作用和转化营养物质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活动,采用喷施叶面肥的方式,不但操作简便,且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可避免土壤固定,流失、挥发、能快速高效的利用肥料。而在施肥方面,桑树的健康生长不仅需要根基施肥还需要根外追肥,即施加叶面肥来补充养分。在桑树叶面肥方面,检索到相关的文献如:申请号为201510376623.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桑树专用叶面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天冬氨酸0.05-0.5%,氨基寡糖素0.3-0.5%,氮肥1-2%,磷肥0.3-0.8%,钾肥0.2-1%,锌肥0.01-0.02%,硼肥0.01-0.02%,水补足至100%。虽然该专利技术具备明显的协同作用,能够降低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是其肥效较为单一,而且在桑树的中微量元素补充方面较少,在桑树的抗病、防虫害方面没产生作用。目前,在桑树所用的叶面肥方面,叶面肥大多肥效单一,适用范围狭窄,贮藏、运输困难,稳定性差,成本高等问题。而肥效单一的叶面肥对桑树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满足桑树的生长需要。在桑树所补充的元素方面,磷元素是桑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是构成大分子物质及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分,并参与植物体内的代谢。桑树缺磷时,整株生长不良,叶片小,叶柄、叶背、叶脉呈异常的暗绿色或紫红色,叶脉间失绿,新梢叶黄化变小,桑树缺磷会影响桑树的生长发育。传统磷肥多采用一次基肥施用,利用率低;而在叶面肥中加入的磷肥也容易与额外追加的中微量元素肥料发生沉淀反应,使得中微量元素失活,无法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在喷施叶面肥进行追肥的时候适当补充桑树所需的磷元素以及中微量元素对桑树的生长以及产量有很好的作用。而在叶面肥中加入微量元素以及磷肥的种类要合理,才能有效避免肥效降低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桑树叶面肥采用多聚磷酸铵作为原料不仅能有效的为桑树提供所需的磷肥,而且肥效持久,加入的多聚磷酸铵还具有螯合金属离子的作用,可提高如锌、锰等微量元素的活性,提高桑树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效率;采用该叶面肥对桑树进行喷施不仅能够提高桑树的产量和品质,还能提高桑树的抗病虫害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防虫剂:将烘干切碎后的假鹰爪、高良姜、大蒜头和苦皮藤根按照3∶2∶2∶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13-15重量倍的水浸泡15分钟,然后加热煮沸45~55分钟,待溶液温度降至35℃以下,过滤,制得防虫剂,备用;(2)将硫酸镁、硝酸钙和微量元素加入到多聚磷酸铵中,并加入适量20~50℃的水一起混合溶解,搅拌反应30~40分钟,得到混合液;(3)在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尿素、硝酸钾、糖蜜、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防虫剂、苏氨酸、赖氨酸以及适量的水混合搅拌30~45分钟,制得产品。上述的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制备该叶面肥所用的各个原料及重量份数为:多聚磷酸铵10-12份、尿素25-26份;硝酸钾14-16份、硝酸钙0.04-0.06份;硫酸镁0.05-0.06份;糖蜜0.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0.2份;防虫剂15-25份;微量元素0.3-0.4份;苏氨酸0.5-1份;赖氨酸0.5-1份;水140-170份。其中,所述的微量元素及重量比为Fe:Mn:Zn:Cu:B:Mo=3:2.5:2:1.5:2:1.5。上述的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多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黄磷置于燃烧炉中于500~700℃下燃烧,得到P2O5气体;②用风机将P2O5气体抽到聚合塔中,不断的淋水使P2O5气体溶到水中,至溶液中P2O5的重量浓度达到65~87%,得到溶液;③在得到的溶液中,按照硫化氢气体:溶液为1:1000~2000的重量比例将硫化氢气体通入溶液中,反应60~90分钟后,过滤,检测溶液中的砷含量降到1PPM以下,重金属的含量降到30PPM以下,得到多聚磷酸;④将得到的多聚磷酸滴加到碳酸氢铵饱和溶液、浓氨水或液氨中,严格控制反应的温度在25~50℃之间,边滴加边搅拌,反应30~60分钟,检测产物中N和P2O5的重量百分含量,待产物中N的含量为11%,P2O5含量为35~37%,反应结束,制得多聚磷酸铵。根据所述的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产品。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产品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使用时,采用产品的50-60重量倍稀释液进行喷施,喷施时间优选在阴天或湿度较大的早晨或傍晚。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防虫剂所用的假鹰爪,【别名】一串珠、鸡爪凤、酒饼叶、山指甲、狗牙花,【拉丁名】DesmoschinensisLour.为番荔枝科假鹰爪属直立或攀援灌木。假鹰爪主要含黄酮类、生物碱类、以及挥发油、有机酸、三萜、植物甾醇等,假鹰爪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抗菌、抗疟、抗肿瘤、杀虫等作用,对蚜虫、红蜘蛛、螨虫有较好的杀虫及抑制害虫卵孵化。假鹰爪的根、叶供药用,可治风湿痛、跌打扭伤、肠胃积气等。高良姜,【别名】风姜、小良姜、高凉姜、良姜、蛮姜、佛手根、海良姜;【拉丁名】Alpiniaofficinarum.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高良姜根茎含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姜黄素、二氢姜黄素、六氢姜黄素、八氢姜黄素,对煤烟病、炭疽病具有较强的抗菌、杀菌作用。高良姜作为中药使用时,具有抗氧化、抗溃疡、抗腹泻、抗肿瘤、抗菌、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及镇痛等作用。大蒜AlliumsativumL.(Garlic)属百合科葱属,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辣蓼(PolygonumhydropiperL.)属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L.)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草药,辣蓼对昆虫,例如尺蠖、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防虫剂:将烘干切碎后的假鹰爪、高良姜、大蒜头和苦皮藤根按照3∶2∶2∶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13‑15重量倍的水浸泡15分钟,然后加热煮沸45~55分钟,待溶液温度降至35℃以下,过滤,制得防虫剂,备用;(2)将硫酸镁、硝酸钙和微量元素加入到多聚磷酸铵中,并加入适量20~50℃的水一起混合溶解,搅拌反应30~40分钟,得到混合液;(3)在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尿素、硝酸钾、糖蜜、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防虫剂、苏氨酸、赖氨酸以及适量的水混合搅拌30~45分钟,制得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防虫剂:将烘干切碎后的假鹰爪、高良姜、大蒜头和苦皮藤根按照3∶2∶2∶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13-15重量倍的水浸泡15分钟,然后加热煮沸45~55分钟,待溶液温度降至35℃以下,过滤,制得防虫剂,备用;(2)将硫酸镁、硝酸钙和微量元素加入到多聚磷酸铵中,并加入适量20~50℃的水一起混合溶解,搅拌反应30~40分钟,得到混合液;(3)在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尿素、硝酸钾、糖蜜、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防虫剂、苏氨酸、赖氨酸以及适量的水混合搅拌30~45分钟,制得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叶面肥所用的各个原料及重量份数为:多聚磷酸铵10-12份、尿素25-26份;硝酸钾14-16份、硝酸钙0.04-0.06份;硫酸镁0.05-0.06份;糖蜜0.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0.2份;防虫剂15-25份;微量元素0.3-0.4份;苏氨酸0.5-1份;赖氨酸0.5-1份;水140-17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聚磷酸铵桑树叶面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莉黄海周王桂川何晓玫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东林食品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