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桄榔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751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桄榔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分和重量份数为:木薯茎秆粉碎物18~20份,玉米茎秆粉碎物18~20份、花生壳粉碎物18~20份、塘泥40~45份、田间土20~25份、椰土5~8份、牛粪10~15份、氮磷钾复合肥5~8份、钙镁磷肥10~12份、微生物制剂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木薯茎秆、玉米茎秆、花生壳等作物废弃物为基质原料,不仅能够变废为宝,同时能够提供桄榔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物料间的空隙大,透水透光性好,利于植物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入塘泥、田间土、椰土等原料进行混合,使制备出来的桄榔育苗基质满足了桄榔树苗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同时提高了成活率,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A guanglang seedling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uanglang substrat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composit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weight: cassava stalk crushed 18~20 copies, 18~20 copies of corn stalk crushing, peanut shell crushed 18~20 copies, 40~45 copies of mud and soil 20~25, coconut soil 5~8, 10~15 cattle manure and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compound fertilizer 5~8, calcium magnesium phosphate 10~12 copies, 1~2 copies of microbial preparation. The invention takes cassava stalk and corn stalks, peanut shells and other crop wastes as substrate material, can not only treasure, at the same time can provide the nutrients required for growth of guanglang, gap between the materials, pervious good transparency, conducive to plant growth. The present invention adds FWFPM and soil, soil and other raw materials are mixed with coconut, gomuti palm seedling substrate prepared to meet the various nutrients required for the growth of gomuti palm seedlings, and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promote seedl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桄榔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育苗基质
,具体涉及桄榔树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桄榔(拉丁学名Arengapinnata(Wurmb.)Merr.)又名莎木,砂糖椰子,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多用途的经济林树种,其树髓富含淀粉,由其提取制作而成的桄榔粉具有无脂、低热能、高纤维等特点,并含有铜、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去湿热和滋补之功能,对小儿疳积、发热、痢疾、咽喉炎症等有辅助治疗的功效,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保健品。由于桄榔粉的保健作用和开发价值,桄榔树的人工栽培面积逐年增大,因此对桄榔数苗的需求也随之增大,确保和提高育苗成活率成了关键。育苗成活情况与基质的好坏有着直接关系。育苗基质的是指无土栽培中所用取代土壤、固定根系的物质。传统育苗常用草炭、沙、砾等固体物质作为基质。基质需要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物理性状良好,化学性质稳定,以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但传统育苗基质由于原料单一、混配简单而存在营养元素单一,不能保证桄榔种苗生长过程中的营养元素需求,会造成种苗成活率低,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桄榔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以木薯茎秆、玉米茎秆、花生壳等作物废弃物为基质原料,不仅能够变废为宝,同时能够提供桄榔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相互间的空隙大,透水性透光性好。本专利技术还加入了塘泥、田间土、椰土等原料进行混合,使得制备出来的桄榔育苗基质满足了桄榔树苗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提高了成活率,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本专利技术的桄榔育苗基质,其原料组分和干重份数为:木薯茎秆粉碎物18~20份,玉米茎秆粉碎物18~20份、花生壳粉碎物18~20份、塘泥40~45份、田间土20~25份、椰土5~8份、牛粪10~15份、氮磷钾复合肥5~8份、钙镁磷肥10~12份、微生物制剂1~2份。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木薯茎秆粉碎物20份,玉米茎秆粉碎物20份、花生壳粉碎物20份、塘泥40份、田间土20份、椰土5份、牛粪10份、氮磷钾复合肥5份、钙镁磷肥10份、微生物制剂1份。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微生物制剂是酵母菌和乳酸菌按照2~3:1配比的混合物。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塘泥为3年以上的老塘泥,晒干,粉碎过100~200目。因为塘泥中通常含有大量的鱼粪,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能够减少无机肥的用量,同时满足植物生长所需,充分利用资源,同时更为环保。本专利技术的桄榔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有机物发酵:按原料配比将木薯茎秆粉碎物、玉米茎秆粉碎物、花生壳粉碎物与牛粪搅拌均匀,堆肥发酵18-20天,发酵成熟后按比例加入塘泥30~35份、田间土10~15份、氮磷钾复合肥5~8份、钙镁磷肥10~12份、微生物制剂制备成育苗肥料;(2)基底和基面的准备,将剩余10份塘泥、10份田间土与5~8份椰土混合均匀得到混料作为基底和基面;(3)基质的配备:将步骤(2)的混料作为基底,厚度为1~5cm,中间层添加步骤(1)的育苗肥料,再覆盖上步骤(2)的混料作为基面,厚度为1~3cm。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中间层的育苗肥料厚度为3~8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以木薯茎秆、玉米茎秆、花生壳等作物废弃物为基质原料,改变传统废弃或焚烧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保护环境,同时用其制备育苗基质还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变废为宝。2.本专利技术原料中的木薯茎秆、玉米茎秆、花生壳不仅富含桄榔育苗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纤维素含量较高,相互间的空隙大,透水性透光性好,有利于桄榔苗的生长。本专利技术还加入了塘泥、田间土、椰土三类土壤,其富含了植物生长的矿物质元素,使得制备出来的桄榔育苗基质满足了桄榔树苗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提高了成活率,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3.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育苗基质进行桄榔育苗,育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理解,应该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方案,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桄榔育苗基质的原料按照配比预先准备:木薯茎秆粉碎物20kg,玉米茎秆粉碎物20kg、花生壳粉碎物20kg、塘泥40kg、田间土20kg、椰土5kg、牛粪10kg、氮磷钾复合肥5kg、钙镁磷肥10kg、微生物制剂(酵母菌和乳酸菌按照2:1配比的混合物)1kg。塘泥采用3年以上的老塘泥,晒干,粉碎过100目。桄榔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有机物发酵:按原料配比将木薯茎秆粉碎物、玉米茎秆粉碎物、花生壳粉碎物与牛粪搅拌均匀,堆肥发酵20天,发酵成熟后按比例加入塘泥30kg、田间土10kg、氮磷钾复合肥5~8kg、钙镁磷肥10~12kg、微生物制剂制备成育苗肥料;(2)基底和基面的准备,将剩余10kg塘泥、10kg田间土与5kg椰土混合均匀得到混料作为基底和基面;(3)基质的配备:将步骤(2)的混料作为基底,厚度为2~3cm,中间层添加步骤(1)的育苗肥料,中间层的育苗肥料厚度为5~6cm。再覆盖上步骤(2)的混料作为基面,厚度为1~2cm。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桄榔育苗基质对桄榔进行育苗,育苗成活率达到98%以上。实施例2桄榔育苗基质的原料按照配比预先准备:木薯茎秆粉碎物18kg,玉米茎秆粉碎物19kg、花生壳粉碎物18kg、塘泥45kg、田间土25kg、椰土8kg、牛粪15kg、氮磷钾复合肥8kg、钙镁磷肥12kg、微生物制剂(酵母菌和乳酸菌按照3:1配比的混合物)2kg。塘泥采用3年以上的老塘泥,晒干,粉碎过200目。桄榔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有机物发酵:按原料配比将木薯茎秆粉碎物、玉米茎秆粉碎物、花生壳粉碎物与牛粪搅拌均匀,堆肥发酵18天,发酵成熟后按比例加入塘泥35kg、田间土15kg、氮磷钾复合肥8kg、钙镁磷肥12kg、微生物制剂2kg制备成育苗肥料;(2)基底和基面的准备,将剩余10kg塘泥、10kg田间土与8kg椰土混合均匀得到混料作为基底和基面;(3)基质的配备:将步骤(2)的混料作为基底,厚度为4~5cm,中间层添加步骤(1)的育苗肥料,中间层的育苗肥料厚度为3~4cm。再覆盖上步骤(2)的混料作为基面,厚度为2~3cm。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桄榔育苗基质对桄榔进行育苗,育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实施例3桄榔育苗基质的原料按照配比预先准备:木薯茎秆粉碎物20kg,玉米茎秆粉碎物18kg、花生壳粉碎物19kg、塘泥42kg、田间土23kg、椰土6kg、牛粪12kg、氮磷钾复合肥7kg、钙镁磷肥11kg、微生物制剂(酵母菌和乳酸菌按照2:1配比的混合物)1.5kg。塘泥采用3年以上的老塘泥,晒干,粉碎过100目。桄榔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有机物发酵:按原料配比将木薯茎秆粉碎物、玉米茎秆粉碎物、花生壳粉碎物与牛粪搅拌均匀,堆肥发酵19天,发酵成熟后按比例加入塘泥32kg、田间土13kg、氮磷钾复合肥7kg、钙镁磷肥11kg、微生物制剂1.5kg制备成育苗肥料;(2)基底和基面的准备,将剩余10kg塘泥、10kg田间土与6kg椰土混合均匀得到混料作为基底和基面;(3)基质的配备:将步骤(2)的混料作为基底,厚度为1~2cm,中间层添加步骤(1)的育苗肥料,中间层的育苗肥料厚度为7~8cm。再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桄榔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和重量份数为:木薯茎秆粉碎物18~20份,玉米茎秆粉碎物18~20份、花生壳粉碎物18~20份、塘泥40~45份、田间土20~25份、椰土5~8份、牛粪10~15份、氮磷钾复合肥5~8份、钙镁磷肥10~12份、微生物制剂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桄榔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和重量份数为:木薯茎秆粉碎物18~20份,玉米茎秆粉碎物18~20份、花生壳粉碎物18~20份、塘泥40~45份、田间土20~25份、椰土5~8份、牛粪10~15份、氮磷钾复合肥5~8份、钙镁磷肥10~12份、微生物制剂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桄榔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木薯茎秆粉碎物20份,玉米茎秆粉碎物20份、花生壳粉碎物20份、塘泥40份、田间土20份、椰土5份、牛粪10份、氮磷钾复合肥5份、钙镁磷肥10份、微生物制剂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桄榔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制剂是酵母菌和乳酸菌按照2~3:1配比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桄榔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塘泥为3年以上的老塘泥,晒干,粉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振华韦巧云杨海霞陈海生刘连军李恒锐黎萍郭素云农秋连王文林韦雪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