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步门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428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步门刀,包括门刀底板,还包括左上摆板、右上摆板、左下摆板、右下摆板、上连杆组件、下连杆组件、左刀片、右刀片、限位连杆和刀臂连杆,所述左上摆板的一端与门刀底板正面铰接,左上摆板的另一端与左刀片的上部铰接,所述左下摆板的中部与门刀底板正面铰接,左下摆板的一端与左刀片铰接,左下摆板的另一端与刀臂连杆的一端铰接,刀臂连杆的另一端与右下摆板铰接,所述门刀底板上设置有限位销轴,上连杆组件上设置有限位腰孔,所述限位销轴伸入限位腰孔内,还包括轿门锁钩,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各组件的位置设计限位销轴和限位腰形孔的设计,使得在开关门过程中可以实现自锁,使得无论层门的反向推力有多大,门刀都能始终锁紧门球。

Asynchronous door knif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duction door knife, including door knife plate, including the upper left and right swing plate placed on the plate, the left plate and the right plate, hem hem on the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and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left and right blade, blade spacing connecting rod and connecting rod of the left arm, placed on board one end of the door knife is hinged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left front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laced on the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left blade, the left bottom plate and bottom hinged front middle knife, the left end of the bottom and left blade hinged, another end with the knife rod left hem plate of the hing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bottom plate hinged knife arm connecting rod, the door knif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positioning pin shaft,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position of the waist hole, the pin shaft extends into the limit waist hole, also includes a car door lock hook, because the position of each component design limit pin and limit The design of a waist shaped hole,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process can realize self-locking, the reverse thrust regardless of how much the floor door, door knife can always lock kno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步门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门刀,特别涉及一种异步门刀。
技术介绍
在电梯上下运行的过程中,当轿厢与层站平层时,由轿厢侧门机的门刀带动层门侧的层门联动门球一起开锁、联动,实现开关电梯门的动作。常用的门刀包括同步门刀和异步门刀两种类型。同步门刀是由门刀先实现夹紧层门门锁的动作,然后轿门和层门再一起联动;这种门刀在开门瞬间经常出现异响,不易解决;异步门刀则是门刀与轿门同时移动,在轿门与层门联动前,轿门一般要先走一定的行程。目前使用的异步门刀在开关门时,有的需要依靠门刀行程连杆带动凸轮的形式来保持轿门门刀夹紧层门装置门锁,这种机构受连杆长度和开门行程影响,往往容易造成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差、成本升高且具有不适用于旁开门上使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稳定、在开关门过程中可以通过使受力点过机构“死点”位置而始终使门刀夹紧门球的一种异步门刀。本专利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步门刀,包括门刀底板,还包括左上摆板、右上摆板、左下摆板、右下摆板、上连杆组件、下连杆组件、左刀片、右刀片、限位连杆和刀臂连杆,所述左上摆板的一端与门刀底板正面铰接形成第五回转中心,左上摆板的另一端与左刀片的上部铰接,所述左下摆板的中部与门刀底板正面铰接形成第六回转中心,左下摆板的一端与左刀片铰接,左下摆板的另一端与刀臂连杆的一端铰接,刀臂联杆的另一端与右下摆板的一端铰接;所述右上摆板的一端与门刀底板的正面铰接形成第一回转中心,右上摆板的另一端与上连杆组件铰接形成第二回转中心,所述右刀片和限位联杆分别与上联杆组件铰接且两个铰接点分别位于第二回转中心中轴线两侧,还包括设置在上摆板轴上的提刀球;所述右下摆板的一端与门刀底板的正面铰接形成第三回转中心,右下摆板的中部铰接点与下连杆组件铰接形成第四回转中心,所述下联杆组件同时与右刀片和限位连杆铰接且两个铰接点为别位于第四回转中心中轴线两侧,所述第一回转中心和第三回转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第二回转中心和第四回转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限位联杆上设置有限位销轴,上连杆组件上设置有限位腰孔,所述限位销轴伸入限位腰孔内;还包括轿门锁钩,所述轿门锁钩的中部与门刀底板的正面铰接形成第七回转中心,轿门锁钩的一端伸出门刀底板,轿门锁钩的另一端为驱动端,还包括锁钩复位扭簧,所述锁钩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门刀底板上,锁钩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轿门锁钩上使得轿门锁钩处于水平状态;还包括辅助拉簧,所述辅助拉簧的一端固定在门刀底板上,辅助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右刀片上;所述右刀片上装有弧形解锁件;由右刀片、限位联杆、上联杆组件和下联杆组件形成的摆板组件绕第一、第三回转中心转动;摆板组件在重力及辅助拉簧拉力共同作用下,位于限位联杆上的限位销轴与上联杆组件上设置的第一限位边缘接触;右刀片与驱动端不接触;轿门锁钩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无法开启。轿内/厅外扒门时,摆板组件在厅门门锁锁球作用下,位于限位联杆上的限位销轴与上联杆组件上的限位腰孔的第二限位边缘接触;右刀片与驱动端接触;轿门锁钩被迫开启;;当刀臂连杆处在水平状态时,第一回转中心和第二回转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三回转中心、第四回转中心和刀臂连杆与右刀臂的铰接点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五回转中心与左上摆板和左刀片的铰接点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第六回转中心与左下摆板和左刀片的铰接点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收刀压簧,所述收刀压簧固定在左刀片和门刀底板之间。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解锁板,所述解锁板位于轿门锁钩下方,所述解锁板中部与门刀底板铰接形成第八回转中心,所述轿门锁钩上设置有凹槽,解锁板的一端伸入凹槽内,解锁板的另一端固定有解锁绳。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解锁板复位扭簧,所述解锁板复位扭簧一端固定在解锁板上,解锁板复位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门刀底板上。进一步的是:所述门刀底板侧边设置有对解锁绳起限位作用的导向座,所述解锁绳穿过导向座。进一步的是:所述门刀底板上设置有对提刀球进行限位的落球卡槽。进一步的是:所述门刀底板上设置有锁钩限位槽,所述轿门锁钩上设置有伸入锁钩限位槽内的锁钩限位球。进一步的是:所述门刀底板底端设置有对右下摆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橡胶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由于各组件的位置设计限位销轴和限位腰形孔的设计,使得在开关门过程中可以实现自锁,使得无论层门的反向推力有多大,门刀都能始终锁紧门球,对门球提供一个稳定的输出力,同时解锁绳的设置使得在停电等极端情况下,可通过拉动解锁绳的方式进行人工开锁,提高了门刀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关门状态正视图。图2为关门状态后视图。图3为关门状态剖视图。图4为开关门过程状态正视图。图5为开关门过程状态剖视图。图6为扒门状态时正视图。图7为电机误动作时门刀正视图。图8为上连杆组件示意图。图9为摆板组件后视图。图中标记为:门刀底板1、左上摆板2、右上摆板3、左下摆板4、右下摆板5、上连杆组件6、下连杆组件7、左刀片8、右刀片9、限位连杆10、刀臂连杆11、提刀球12、限位销轴13、限位腰孔14、第一限位边缘141、第二限位边缘142、轿门锁钩15、凹槽152、锁钩复位扭簧16、收刀压簧17、解锁板18、解锁绳19、解锁板复位扭簧20、导向座21、落球卡槽22、锁钩限位槽23、锁钩限位球24、辅助拉簧25、限位橡胶丁26、第一回转中心27、第二回转中心28、第三回转中心29、第四回转中心30、第五回转中心31、第六回转中心32、第七回转中心33、第八回转中心34、提刀支架35、门球36、摆板组件3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异步门刀,包括门刀底板1,还包括左上摆板2、右上摆板3、左下摆板4、右下摆板5、上连杆组件6、下连杆组件7、左刀片8、右刀片9、限位连杆10和刀臂连杆11,所述左上摆板2的一端与门刀底板1正面铰接形成第五回转中心31,左上摆板2的另一端与左刀片8的上部铰接,所述左下摆板4的中部与门刀底板1正面铰接形成第六回转中心32,左下摆板4的一端与左刀片8铰接,左下摆板4的另一端与刀臂连杆11的一端铰接,刀臂联杆11的另一端与右下摆板5的一端铰接;所述右上摆板3的一端与门刀底板1的正面铰接形成第一回转中心27,右上摆板3的另一端与上连杆组件6铰接形成第二回转中心28,所述右刀片9和限位联杆10分别与上联杆组件6铰接且两个铰接点分别位于第二回转中心28中轴线两侧,还包括设置在上摆板轴上的提刀球12,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门刀底板1上设置有对提刀球12进行限位的落球卡槽22;所述右下摆板5的一端与门刀底板1的正面铰接形成第三回转中心29,右下摆板5的中部铰接点与下连杆组件7铰接形成第四回转中心30,所述下联杆组件7同时与右刀片9和限位连杆10铰接且两个铰接点为别位于第四回转中心30中轴线两侧,所述第一回转中心27和第三回转中心29处于同一垂直线上,第二回转中心28和第四回转中心30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限位联杆10上设置有限位销轴13,上连杆组件6上设置有限位腰孔14,所述限位销轴13伸入限位腰孔14内;还包括轿门锁钩15,所述轿门锁钩15的中部与门刀底板1的正面铰接形成第七回转中心33,轿门锁钩15的一端伸出门刀底板1,轿门锁钩15的另一端为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异步门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步门刀,包括门刀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上摆板(2)、右上摆板(3)、左下摆板(4)、右下摆板(5)、上联杆组件(6)、下联杆组件(7)、左刀片(8)、右刀片(9)、限位联杆(10)和刀臂联杆(11),所述左上摆板(2)的一端与门刀底板(1)正面铰接形成第五回转中心(31),左上摆板(2)的另一端与左刀片(8)的上部铰接,所述左下摆板(4)的中部与门刀底板(1)正面铰接形成第六回转中心(32),左下摆板(4)的一端与左刀片(8)铰接,左下摆板(4)的另一端与刀臂联杆(11)的一端铰接,刀臂联杆(11)的另一端与右下摆板(5)的一端铰接;所述右上摆板(3)的一端与门刀底板(1)的正面铰接形成第一回转中心(27),右上摆板(3)的另一端与上联杆组件(6)铰接形成第二回转中心(28),所述右刀片(9)和限位联杆(10)分别与上联杆组件(6)铰接且两个铰接点分别位于第二回转中心(28)中轴线两侧,还包括设置在上摆板轴上的提刀球(12);所述右下摆板(5)的一端与门刀底板(1)的正面铰接形成第三回转中心(29),右下摆板(5)的中部铰接点与下联杆组件(7)铰接形成第四回转中心(30),所述下联杆组件(7)同时与右刀片(9)和限位联杆(10)铰接且两个铰接点分别位于第四回转中心(30)中轴线两侧,所述第一回转中心(27)和第三回转中心(29)处于同一垂直线上,第二回转中心(28)和第四回转中心(30)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限位联杆(10)上设置有限位销轴(13),上联杆组件(6)上设置有限位腰孔(14),所述限位销轴(13)伸入限位腰孔(14)内;还包括轿门锁钩(15),所述轿门锁钩的中部与门刀底板(1)的正面铰接形成第七回转中心(33),轿门锁钩(15)的一端伸出门刀底板(1),轿门锁钩(15)的另一端为驱动端,还包括锁钩复位扭簧(16),所述锁钩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门刀底板(1)上,锁钩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轿门锁钩(15)上使得轿门锁钩(15)处于水平状态;还包括辅助拉簧(25),所述辅助拉簧(25)的一端固定在门刀底板(1)上,辅助拉簧(25)的另一端固定在右刀片(9)上;所述右刀片(9)上装有弧形解锁件;由右刀片(9)、限位联杆(10)、上联杆组件(6)和下联杆组件(7)形成的摆板组件(37)可绕第一回转中心(27)和第三回转中心(29)转动;摆板组件(37)在重力及辅助弹簧(25)共同作用下,位于限位联杆(10)上的限位销轴(13)与上联杆组件(6)上设置的限位腰孔的第一限位边缘(141)接触;右刀片(9)与驱动端不接触;轿门锁钩(15)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无法开启;轿内/厅外扒门时,摆板组件(37)在厅门门锁锁球作用下,位于限位联杆(10)上的限位销轴(13)与上联杆组件(6)上的限位腰孔的第二限位边缘(142)接触;右刀片(9)与驱动端接触;轿门锁钩(15)被迫开启;当刀臂联杆(11)处在水平状态时,第一回转中心(27)和第二回转中心(28)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三回转中心(29)、第四回转中心(30)和刀臂联杆(11)与右刀臂的铰接点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五回转中心(31)与左上摆板(2)和左刀片(8)的铰接点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第六回转中心(32)与左下摆板(4)和左刀片(8)的铰接点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步门刀,包括门刀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上摆板(2)、右上摆板(3)、左下摆板(4)、右下摆板(5)、上联杆组件(6)、下联杆组件(7)、左刀片(8)、右刀片(9)、限位联杆(10)和刀臂联杆(11),所述左上摆板(2)的一端与门刀底板(1)正面铰接形成第五回转中心(31),左上摆板(2)的另一端与左刀片(8)的上部铰接,所述左下摆板(4)的中部与门刀底板(1)正面铰接形成第六回转中心(32),左下摆板(4)的一端与左刀片(8)铰接,左下摆板(4)的另一端与刀臂联杆(11)的一端铰接,刀臂联杆(11)的另一端与右下摆板(5)的一端铰接;所述右上摆板(3)的一端与门刀底板(1)的正面铰接形成第一回转中心(27),右上摆板(3)的另一端与上联杆组件(6)铰接形成第二回转中心(28),所述右刀片(9)和限位联杆(10)分别与上联杆组件(6)铰接且两个铰接点分别位于第二回转中心(28)中轴线两侧,还包括设置在上摆板轴上的提刀球(12);所述右下摆板(5)的一端与门刀底板(1)的正面铰接形成第三回转中心(29),右下摆板(5)的中部铰接点与下联杆组件(7)铰接形成第四回转中心(30),所述下联杆组件(7)同时与右刀片(9)和限位联杆(10)铰接且两个铰接点分别位于第四回转中心(30)中轴线两侧,所述第一回转中心(27)和第三回转中心(29)处于同一垂直线上,第二回转中心(28)和第四回转中心(30)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限位联杆(10)上设置有限位销轴(13),上联杆组件(6)上设置有限位腰孔(14),所述限位销轴(13)伸入限位腰孔(14)内;还包括轿门锁钩(15),所述轿门锁钩的中部与门刀底板(1)的正面铰接形成第七回转中心(33),轿门锁钩(15)的一端伸出门刀底板(1),轿门锁钩(15)的另一端为驱动端,还包括锁钩复位扭簧(16),所述锁钩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门刀底板(1)上,锁钩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轿门锁钩(15)上使得轿门锁钩(15)处于水平状态;还包括辅助拉簧(25),所述辅助拉簧(25)的一端固定在门刀底板(1)上,辅助拉簧(25)的另一端固定在右刀片(9)上;所述右刀片(9)上装有弧形解锁件;由右刀片(9)、限位联杆(10)、上联杆组件(6)和下联杆组件(7)形成的摆板组件(37)可绕第一回转中心(27)和第三回转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申潘薛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和阳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