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7248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1:55
一种板材,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板材、涂层一结构层、ED填充层,涂层一结构层的两侧还另外包括第一接著层与第二接著层,针对冲压直角,进行高光钻切,将容易发生开裂破墨的折弯处切除,有效避免产品边缘因为折弯而发生开裂破墨的现象,再利用ED电着色的方式将颜色层紧紧吸附在切除后的空缺处,这种着色方式高效稳定,能使产品边缘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运作也简单,做出的产品边缘效果极佳,观赏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Sheet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 plate, from inside to outside including plate, coating structure layer, ED layer, a coating layer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ucture also includes a first adhesive layer and the second layer then, in press angle, high light cutting, bending resection will be prone to cracking broken, effectively avoid the edge of the product because bending cracking broken phenomenon, then ED the color electric coloring layer tightly adsorbed on the gap after resection, the coloring performance is stable, can make the edge of the product can show different colors,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the edge of the product made excellent ornamental effect, greatly impro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色板材制作方法,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生产

技术介绍
生产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需要用到金属材料作为外部构件的材质。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不仅注重其质量,同时也越来越关注数码产品外部构件的外观及其质感和触感。为了增加整体美观,生产过程中会在表面设计出形式不一的纹路。要在板材的表面形成所需纹路,通常会利用化学溶剂对板材进行蚀刻或者喷漆、转印。蚀刻是指通过曝光制版、显影后,将需要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蚀刻时接触化学溶剂,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的纹路。蚀刻的工艺流程如下:清洗-烘干-贴膜或徒步-烘干-曝光-显影-烘干-蚀刻-脱膜,由此看出,使用化学溶剂进行蚀刻的工艺复杂,高污染。对板材喷漆、转印,这受到金属材料本身性质的限制,漆料在板材表面结合不牢固,不易做出漆料稳定结合于板材表面的产品。现有数码产品的表面通常只有一种颜色,一些板材采用ED电著着色,ED电著是指采用电着色的技术给金属表面上色,传统的ED电著着色方法是,对板材冲压形成立体工件,冲压指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对金属立体工件ED电著进行着色,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对板材冲压后边缘形成冲压高直角,在折弯处会发生开裂破墨等问题,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使着色不稳定。因此,要生产两种及以上的颜色,流程及其复杂,成本高,效率低下。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制作着色稳定、能对产品外观进行改善的双色板材的制作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的制作方法,制备得到产品边缘折弯处不会发生开裂破墨现象的板材,用于生产数码产品的外部构件。具体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板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板材进行第一次涂层处理,形成涂层一结构层;(2)使用模具对涂层一进行压印固化,固化完成后移开模具,形成纹路,并经冲压,形成立体工件;(3)对所述立体工件的边缘折弯处进行高光钻切,形成切口;(4)在所述切口内进行ED电著,形成ED填充层。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涂层处理为印刷或染色处理,所述涂层一结构层为印刷层或染色层。优选的,在第一次涂层处理之前,对板材进行底涂处理,形成第一接著层,在第一次涂层处理之后,在涂层一上进行中涂处理,形成第二接著层。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涂层处理为在板材上涂覆透明溶液,所述透明溶液为透明树脂溶液或透明石墨溶液。优选的,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有步骤之前对所述板材进行预先处理,所述预先处理包括脱脂去油、烘烤。优选的,步骤(2)中,在压印时使用不同的模具,印上不同的纹路效果。优选的,所述板材为金属或非金属材质。优选的,所述板材为非金属材质,所述步骤(3)与步骤(4)之间还包括,向所述切口溅射金属材料,再在所述切口内进行ED电著,形成ED填充层。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板材,所述板材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板材、涂层一结构层、ED填充层。优选的,所述涂层一结构层的两侧还包括第一接著层与第二接著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技术优势:针对冲压直角,NIL制程之后进行高光钻切,将之前容易发生开裂破墨的折弯处切除,有效避免产品边缘因为折弯而发生开裂破墨的现象。之后利用ED电着色的方式将颜色层紧紧吸附在切除后的空缺处,这种着色方式高效稳定,能使产品边缘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运作也简单,做出的产品边缘效果极佳,观赏性得到大大的提高。另外,在压印时使用不同的模具,可以印上不同的纹路效果,形成立体纹路效果,增强立体感与层次感,丰富表面效果,板材更加美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板材与多层NIL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模具压印多层NIL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压印结束后多层NIL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经高光钻切后多层NIL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经ED电着色后多层NIL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说明:100.板材;200.第一接著层;300.印刷层;400.染色层;500.第二接著层;600.高光钻切后的缺口;700.ED电着色层;800.模具;a.多层NIL层。具体实施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现有板材,在冲压后边缘形成冲压高直角,在折弯处会发生开裂破墨等问题,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使着色不稳定。要生产两种及以上的颜色,流程及其复杂,成本高,效率低下。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详细介绍。请参见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板材与多层NIL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制作工艺如下:1、板材预先处理产品外壳板材选用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在工艺处理过程中,由于板材100表面不易附着,所以在进行涂覆透明溶液、印刷、染色之前首先对板材100进行脱脂去油、烘烤等前处理,由此清除板材表面杂质及油脂,使板材表面清洁干净,避免表面的杂质影响板材的附着度,并且在板材表面形成了一层金属氧化膜,避免了板材的氧化。2、底涂处理对板材100进行底涂处理,形成第一接著层200,可以是涂覆透明溶液,即在板材100表面采用涂布、压光、或UV等方式形成一层无色透明材料,材料可以是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氨基类树脂、醇酸类树脂、聚醇类树脂或环氧类树脂制成,也可以是氯乙烯类树脂、酚醛树脂、聚胺酯树脂等制成,或者是无色透明的石墨材料,这些材料具备良好的光泽性、稳定性、耐磨性、柔弹性及耐热性等,经流平、干燥、压光、固化后,在板材100表面形成一层薄而匀的透明光亮层,即第一接著层200,由此起到改善表面平滑度、外观效果、使用性能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增强隔层之间的粘着,利于后续印刷工艺。3、第一次涂层处理在第一接著层200上进行第一次涂层处理,形成涂层一结构层,即为印刷或染色层或二者均有。先在第一接著层200上进行印刷,形成印刷层300。例如可以通过丝网印刷的作业方式,以油墨进行板材的局部或整面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板材上。随后进行染色处理,在印刷层300上形成染色层400,例如可以通过ED电著、印刷、喷涂、滚涂等多种方式,给板材100表面上色,使板材局部或整面形成不同的颜色效果。该印刷或染色工艺也可以根据产品不同的外观要求而舍去,由此第一次涂层处理即为之前的底涂处理,涂层一结构层即为第一接著层。4、中涂处理在涂层一结构层上进行中涂处理,形成第二接著层,由于后续需要进行压印处理,但是为了后续更好的进行压印工艺,所以需要继续添加一层接著层工艺,所以在染色工艺过后需要在染色层400上方进行中涂处理,即涂覆透明溶液处理,形成第二接著层500,避免后续直接压印损坏板材。涂覆方式依然可采用涂布、压光、或UV等方式形成一层无色透明材料,材料可以是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氨基类树脂、醇酸类树脂、聚醇类树脂或环氧类树脂制成,也可以是氯乙烯类树脂、酚醛树脂、聚胺酯树脂等制成,或者是无色透明的石墨材料,这些材料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板材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板材进行第一次涂层处理,形成涂层一结构层;(2)使用模具对涂层一进行压印固化,固化完成后移开模具,形成纹路,并经冲压,形成立体工件;(3)对所述立体工件的边缘折弯处进行高光钻切,形成切口;(4)在所述切口内进行ED电著,形成ED填充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板材进行第一次涂层处理,形成涂层一结构层;(2)使用模具对涂层一进行压印固化,固化完成后移开模具,形成纹路,并经冲压,形成立体工件;(3)对所述立体工件的边缘折弯处进行高光钻切,形成切口;(4)在所述切口内进行ED电著,形成ED填充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涂层处理为印刷或染色处理,所述涂层一结构层为印刷层或染色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涂层处理之前,还包括对板材进行底涂处理,形成第一接著层,在第一次涂层处理之后,还包括在涂层一上进行中涂处理,形成第二接著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涂层处理为在板材上涂覆透明溶液,所述透明溶液为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益
申请(专利权)人:瑞宏精密电子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