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雨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08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后视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雨后视镜,包括外壳以及内嵌于外壳的镜片,还包括安装板、弹性板以及与弹性板卡接的海绵体,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有两个导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外壳两侧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板中段与安装板铰接,两端分别通过弹性件与安装板连接,所述海绵体紧贴镜片设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板滑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雨后视镜,弹性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紧贴镜面,防止使用过程中海绵体与镜面分离,以提高防雨效果,减少雨水对视线的影响,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Rainproof rearview mirr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rearview mirror fiel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rainproof rearview mirror, which comprises a casing and a casing embedded in the lens, also includes a mounting plate, elastic plate, sponge and elastic plate is clamped on both sides, which is provided with two guide rails, wherein both ends of the mount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guide rail is positioned in the shell on both sides of the middle of the elastic plate and the mounting plat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mounting plate through the elastic piece, the sponge body close to the lens set, wherein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device for driving the sliding plate instal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ainproof rearview mirror, mirror close to the elastic plat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elastic piece, to prevent the use of the process of sponge body and the mirror sepa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aterproof effect,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rain on the line of sight, to improve vehicle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雨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视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雨后视镜。
技术介绍
无论汽车、摩托车还是其他机动车辆,都需要至少两个后视镜,它被称为司机的“第二双眼睛”,拥有后视镜司机就能实时观测到身体左后侧和右后侧的车辆出没,以便及时调整行驶路线。汽车在雨天行驶时,后视镜上会附着一层雨水,阻挡驾驶员的视线,易引发交通事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带雨刮器的后视镜,其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后视镜为凸面镜,雨刮器在摆动过程中不能随时与镜面贴合,使用效果较差;其存在的问题之二是,雨刮器摆动半径有限,无法清洁整个镜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防雨后视镜,弹性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紧贴镜面,防止使用过程中海绵体与镜面分离,以提高防雨效果,减少雨水对视线的影响,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雨后视镜,包括外壳以及内嵌于外壳的镜片,还包括安装板、弹性板以及与弹性板卡接的海绵体,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有两个导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外壳两侧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板中段与安装板铰接,两端分别通过弹性件与安装板连接,所述海绵体紧贴镜片设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板滑动的驱动装置。可选地,所述安装板包括连接部分以及设置在连接部分两端的滑动部分,所述滑动部分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分一端与位于外壳一侧的滑动部分铰接,另一端与位于外壳另一侧的滑动部分卡接,所述弹性板与滑动部分连接。可选地,所述外壳底部开有多个引流槽。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与滑动部分铰接。可选地,还包括雨眉,所述外壳顶端开有收纳槽,所述雨眉内嵌于收纳槽内且可沿水平方向在外壳上往复滑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驱动雨眉滑动的滑动装置。可选地,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齿轮,所述雨眉靠近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可选地,所述收纳槽上设置有密封条。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雨后视镜,包括外壳以及内嵌于外壳的镜片,还包括安装板、弹性板以及与弹性板卡接的海绵体,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有两个导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外壳两侧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板中段与安装板铰接,两端分别通过弹性件与安装板连接,所述海绵体紧贴镜片设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板滑动的驱动装置。本技术提供的防雨后视镜,弹性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紧贴镜面,防止使用过程中海绵体与镜面分离,以提高防雨效果,减少雨水对视线的影响,提高汽车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弹性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壳、2-镜片、3-安装板、4-弹性板、5-海绵体、6-导轨、7-微型气缸、8-雨眉、9-齿轮;11-引流槽、12-收纳槽、13-密封条、31-连接部分、32-滑动部分、81-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雨后视镜,包括外壳1以及内嵌于外壳1的镜片2,还包括安装板3、弹性板4以及与弹性板4卡接的海绵体5,所述外壳1两侧设置有两个导轨6,所述安装板3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外壳1两侧的导轨6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板4中段与安装板3铰接,两端分别通过弹性件与安装板3连接,所述海绵体5紧贴镜片2设置,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板3滑动的驱动装置。输送弹性板4的长度与镜片2的宽度相同,在下雨天行进时,启动驱动装置,安装板3带动海绵体5上下滑动,减少雨水对视线的影响,由于海绵体5与弹性板4卡接,弹性板4中段与安装板3铰接,两端分别通过弹性件与安装板3连接,弹性板4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与镜片2贴合,且安装板3与外壳1两侧连接,使弹性板4能始终与镜片2宽度方向贴合,防止使用过程中海绵体5与镜片2分离,造成一部分镜片2上的雨水清理不干净,以提高防雨效果,减少雨水对视线的影响,提高汽车的安全性。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3包括连接部分31以及设置在连接部分31两端的滑动部分32,所述滑动部分32与导轨6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分31一端与位于外壳1一侧的滑动部分32铰接,另一端与位于外壳1另一侧的滑动部分32卡接,所述弹性板4与滑动部分31连接。当需要清理海绵体5时,安装板3一侧与滑动部分32分离,并绕另一侧的滑动部分32旋转,便于清理海绵体5,防止长时间使用后海绵体5上附着的泥沙刮花镜片2,提高反光镜的使用寿命。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1底部开有多个引流槽11。便于雨水沿引流槽11流出反光镜外。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1上的微型气缸7,所述微型气缸7与滑动部分32铰接。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便于维护。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雨眉8,所述外壳1顶端开有收纳槽12,所述雨眉8内嵌于收纳槽12内且可沿水平方向在外壳1上往复滑动,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雨眉8滑动的滑动装置。下雨时,滑动装置驱动雨眉8向外侧滑动,雨眉8延伸出收纳槽12外,减少落到镜片2上的雨滴,减少雨滴对镜片2的影响,提高行车安全,雨停后,滑动装置驱动雨眉8向内侧滑动,雨眉8收纳于收纳槽12内,不影响反光镜的外观,不影响反光镜行驶时的风阻。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1上的齿轮9,所述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雨后视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雨后视镜,包括外壳(1)以及内嵌于外壳(1)的镜片(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3)、弹性板(4)以及与弹性板(4)卡接的海绵体(5),所述外壳(1)两侧设置有两个导轨(6),所述安装板(3)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外壳(1)两侧的导轨(6)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板(4)中段与安装板(3)铰接,两端分别通过弹性件与安装板(3)连接,所述海绵体(5)紧贴镜片(2)设置,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板(3)滑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雨后视镜,包括外壳(1)以及内嵌于外壳(1)的镜片(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3)、弹性板(4)以及与弹性板(4)卡接的海绵体(5),所述外壳(1)两侧设置有两个导轨(6),所述安装板(3)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外壳(1)两侧的导轨(6)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板(4)中段与安装板(3)铰接,两端分别通过弹性件与安装板(3)连接,所述海绵体(5)紧贴镜片(2)设置,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板(3)滑动的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雨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包括连接部分(31)以及设置在连接部分(31)两端的滑动部分(32),所述滑动部分(32)与导轨(6)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分(31)一端与位于外壳(1)一侧的滑动部分(32)铰接,另一端与位于外壳(1)另一侧的滑动部分(32)卡接,所述弹性板(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波陈晓韦泳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胜维德赫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