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伞面和扇面的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949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伞面和扇面的雨具,包括长柄、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伞面;长柄中空,长柄中空腔的上半部分设有若干伞面收纳装置,长柄中空腔的下半部分设有扇面收纳装置。雨伞未使用时,伞面隐藏在长柄中空腔的上半部分内,扇面完全隐藏在长柄中空腔的下半部分内。雨伞使用时,伞面收纳装置驱动伞面撑开,扇面收纳装置驱动扇面撑开,其中,扇面能够对使用者的下半身进行遮挡,避免使用者的下半身被雨水打湿。

With an umbrella and rain gear sec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umbrella and rain gear is provided with a fan, including a long handle, and bracket mounted umbrella; long handle hollow cavity, long handl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umbrella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the lower half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an holding device cavity in long handle. The umbrella is not used, the umbrella on the part of hidden cavity in the long handle within the sector completely hidden in the long handle cavity in lower part. The umbrella is used, the umbrella storage device to drive the umbrella cover, fan holding device driving the fan to fan out of the lower body user shelter, avoid the user's body was wet with 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伞面和扇面的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雨具。
技术介绍
雨伞,处于打开状态,遮盖在使用者的头顶,但是,雨大,有风,使用者的下半身容易被雨水打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使雨伞具有遮盖使用者下半身的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伞面和扇面的雨具,包括长柄、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伞面;所述长柄中空,长柄顶部开口,长柄的中空腔内设有若干伞面收纳装置,若干伞面收纳装置沿所述中空腔的圆周向均匀分布;任一伞面收纳装置包括第一升降驱动组件、与第一升降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转动组件、设在长柄顶部开口处的第一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沿长柄的长度方向升降,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上升至长柄顶部开口处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旋转;所述支架包括若干撑杆,若干撑杆的数量相同于伞面收纳装置的数量,若干撑杆以一对一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上;长柄底部开口,长柄的中空腔内设有一对扇面收纳装置;任一扇面收纳装置包括第二升降驱动组件、与第二升降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二转动组件、设在长柄底部开口处的第二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沿长柄的长度方向升降,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下降至长柄底部开口处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旋转;一对扇面收纳装置中的第一个扇面收纳装置与折扇连接,所述折扇包括折扇左侧板、左侧固定在所述折扇左侧板上的扇面,一对扇面收纳装置中的第二个扇面收纳装置与折扇右侧板连接;折扇的右侧设有与所述折扇右侧板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折扇左侧板安装在所述第一个扇面收纳装置的第二转动组件上,所述折扇右侧板安装在所述第二个扇面收纳装置的第二转动组件上。按上述技术方案,雨伞未使用时,支架及其上的伞面完全隐藏在长柄中空腔的上半部分内,折扇完全隐藏在长柄中空腔的下半部分内。雨伞使用时,伞面收纳装置动作,具体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转动组件上升至长柄顶部开口处,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带着撑杆及其上的伞面伸出长柄的中空腔,之后,第一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向长柄外侧方向旋转,第一转动组件带着其上的撑杆及伞面向长柄外侧方向旋转,旋转的角度大于九十度,如此,撑杆由竖直状态转变为向下倾斜状态。若干伞面收纳装置同步驱动若干撑杆由竖直状态转变为向下倾斜状态,柔性的伞面被撑开。雨伞使用时,需使用隐藏在长柄中的折扇,使用者需将长柄背负在背上。之后,一对扇面收纳装置同步动作,具体地,第二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第二转动组件下降至长柄底部开口处,所述第一个扇面收纳装置中第二转动组件带着折扇左侧板及其上的扇面向下伸出长柄的中空腔,所述第二个扇面收纳装置中第二转动组件带着折扇右侧板向下伸出长柄的中空腔;之后,第二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向长柄外侧方向旋转,第一个扇面收纳装置中第二转动组件带着其上的折扇左侧板及扇面向长柄外侧方向旋转,第二个扇面收纳装置中第二转动组件带着其上的折扇右侧板向长柄外侧方向旋转,如此,折扇左侧板和折扇右侧板由竖直状态转变为水平状态。之后,使用者打开扇面,扇面围绕使用者腰部由左向右展开,扇面右侧通过连接装置与折扇右侧板连接,如此,伞面在使用者的头顶打开,扇面在使用者的腰部展开,其中,所述扇面能够对使用者的下半身进行遮挡,避免使用者的下半身被雨水打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伞面优选防水布料。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设有伞面和扇面的雨具可作拐杖使用,作拐杖使用时,长柄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螺接有盖帽,以密封长柄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伞面和所述扇面需伸出长柄时,使用者旋下所述盖帽。关于伞面收纳装置,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内螺纹块、与内螺纹块枢接的旋转块,所述撑杆安装在所述旋转块上;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包括枢接在长柄中空腔内的升降螺纹杆,升降螺纹杆与所述内螺纹块螺接;旋转块的端部设有一顶部开设缺口的旋转环,旋转环的内侧壁上设有一段弧形状的齿条,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旋转环的旋转中心线偏离第一齿轮的旋转中心线;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枢接在长柄顶部开口处,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上升至长柄顶部开口处时,第一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驱动所述齿条旋转。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设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枢接在长柄中空腔内。按上述伞面收纳装置的说明,人工或电动驱动所述升降螺纹杆旋转,内螺纹块沿所述中空腔的侧壁上升,内螺纹块带着旋转块和旋转环同步上升,旋转块带着撑杆上升。上升的旋转环的缺口由下而上经过第一齿轮,之后,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旋转环内,且与旋转环内的齿条啮合,此时,撑杆已完全突出长柄且处于竖直状态。之后,旋转驱动组件动作,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通过与所述齿条的啮合而驱动所述旋转环旋转,旋转环旋转九十度以上,驱动旋转块及其上的撑杆向长柄的外侧旋转九十度以上,固定在若干撑杆上的伞面被撑开。按上述伞面收纳装置的说明,旋转环的内侧壁上的齿条可替换为弧形摩擦条,相应地,所述第一齿轮可替换为摩擦轮,上升的旋转环的缺口由下而上经过所述摩擦轮,之后,所述摩擦轮位于旋转环内,且与旋转环内的摩擦条接触,此时,撑杆已完全突出长柄且处于竖直状态。之后,旋转驱动组件动作,驱动所述摩擦轮旋转,摩擦轮通过与所述摩擦条的摩擦接触而驱动所述旋转环旋转,旋转环旋转九十度以上,驱动旋转块及其上的撑杆向长柄的外侧旋转九十度以上,固定在若干撑杆上的伞面被撑开。按上述伞面收纳装置的说明,蜗轮与蜗杆的啮合具有自锁作用,在其驱动下,旋转环上的缺口可准确复位至旋转环的顶部,便于第一齿轮或摩擦轮伸入所述旋转环内。按上述伞面收纳装置的说明,所述第一齿轮或摩擦轮与蜗轮固定连接。伞面收纳装置的数量为四个,蜗杆的底端设有第二齿轮,四个蜗杆底端的第二齿轮同时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的齿轮轴向下延伸至长柄的中部;升降螺纹杆的底端设有第四齿轮,四个升降螺纹杆底端的第四齿轮同时与第五齿轮啮合,第五齿轮的齿轮轴向下延伸至长柄的中部;第五齿轮位于第三齿轮的下方,第五齿轮的齿轮轴中空,第三齿轮的齿轮轴活动插设在第五齿轮的齿轮轴内,第三齿轮的齿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五齿轮的齿轮轴内。关于扇面收纳装置,第二转动组件的结构相同于第一转动组件的结构;第二升降驱动组件的结构相同于第一升降驱动组件的结构;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的结构相同于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的结构。第二转动组件、第二升降驱动组件、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的安装方式不同于第一转动组件、第一升降驱动组件、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的安装方式,具体地,第二转动组件、第二升降驱动组件、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的安装方式为头朝下,安装在长柄的底部,第一转动组件、第一升降驱动组件、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的安装方式为头朝上,安装在长柄的顶部。关于扇面收纳装置,所述折扇左侧板安装在第一个扇面收纳装置中第二转动组件的旋转块上;所述折扇右侧板安装在第二个扇面收纳装置中第二转动组件的旋转块上;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枢接在长柄底部开口处,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下降至长柄底部开口处时,第二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第二旋转驱动组件中的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驱动第二转动组件中旋转环上的齿条旋转。关于扇面收纳装置,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的蜗杆的顶端设有第六齿轮,两个第二旋转驱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设有伞面和扇面的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伞面和扇面的雨具,包括长柄(10)、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伞面;所述长柄中空,长柄顶部开口,长柄的中空腔(100)内设有若干伞面收纳装置(20),若干伞面收纳装置沿所述中空腔的圆周向均匀分布;任一伞面收纳装置包括第一升降驱动组件、与第一升降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转动组件(30)、设在长柄顶部开口处的第一旋转驱动组件(40),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沿长柄的长度方向升降,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上升至长柄顶部开口处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旋转;所述支架包括若干撑杆(50),若干撑杆的数量相同于伞面收纳装置的数量,若干撑杆以一对一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上;其特征在于:长柄底部开口,长柄的中空腔(100)内设有一对扇面收纳装置(60);任一扇面收纳装置包括第二升降驱动组件、与第二升降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二转动组件、设在长柄底部开口处的第二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沿长柄的长度方向升降,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下降至长柄底部开口处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旋转;一对扇面收纳装置中的第一个扇面收纳装置(61)与折扇连接,所述折扇包括折扇左侧板(90)、左侧固定在所述折扇左侧板上的扇面(91),一对扇面收纳装置中的第二个扇面收纳装置(62)与折扇右侧板(92)连接;扇面的右侧设有与所述折扇右侧板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折扇左侧板安装在所述第一个扇面收纳装置的第二转动组件上,所述折扇右侧板安装在所述第二个扇面收纳装置的第二转动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伞面和扇面的雨具,包括长柄(10)、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伞面;所述长柄中空,长柄顶部开口,长柄的中空腔(100)内设有若干伞面收纳装置(20),若干伞面收纳装置沿所述中空腔的圆周向均匀分布;任一伞面收纳装置包括第一升降驱动组件、与第一升降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转动组件(30)、设在长柄顶部开口处的第一旋转驱动组件(40),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沿长柄的长度方向升降,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上升至长柄顶部开口处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旋转;所述支架包括若干撑杆(50),若干撑杆的数量相同于伞面收纳装置的数量,若干撑杆以一对一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上;其特征在于:长柄底部开口,长柄的中空腔(100)内设有一对扇面收纳装置(60);任一扇面收纳装置包括第二升降驱动组件、与第二升降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二转动组件、设在长柄底部开口处的第二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沿长柄的长度方向升降,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下降至长柄底部开口处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旋转;一对扇面收纳装置中的第一个扇面收纳装置(61)与折扇连接,所述折扇包括折扇左侧板(90)、左侧固定在所述折扇左侧板上的扇面(91),一对扇面收纳装置中的第二个扇面收纳装置(62)与折扇右侧板(92)连接;扇面的右侧设有与所述折扇右侧板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折扇左侧板安装在所述第一个扇面收纳装置的第二转动组件上,所述折扇右侧板安装在所述第二个扇面收纳装置的第二转动组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伞面和扇面的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30)包括内螺纹块(31)、与内螺纹块枢接的旋转块(32),所述撑杆(50)安装在所述旋转块上;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包括枢接在长柄中空腔(100)内的升降螺纹杆(21),升降螺纹杆与所述内螺纹块螺接;旋转块(32)的端部设有一顶部开设缺口(42)的旋转环(33),旋转环的内侧壁上设有一段弧形状的齿条(35),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40)包括第一齿轮(43),旋转环的旋转中心线偏离第一齿轮(43)的旋转中心线;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枢接在长柄(10)顶部开口处,所述第一转动组件(30)上升至长柄顶部开口处时,第一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驱动所述齿条旋转;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40)设有蜗轮(44),蜗轮与蜗杆(45)啮合,蜗杆枢接在长柄中空腔(100)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有伞面和扇面的雨具,其特征在于:伞面收纳装置(20)的数量为四个,蜗杆(45)的底端设有第二齿轮(46),四个蜗杆底端的第二齿轮同时与第三齿轮(47)啮合,第三齿轮的齿轮轴向下延伸至长柄(10)的中部;升降螺纹杆(21)的底端设有第四齿轮(22),四个升降螺纹杆底端的第四齿轮同时与第五齿轮(23)啮合,第五齿轮的齿轮轴向下延伸至长柄(10)的中部;第五齿轮(23)位于第三齿轮(47)的下方,第五齿轮的齿轮轴(230)中空,第三齿轮的齿轮轴(470)活动插设在第五齿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风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