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851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涉及一种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及其应用,属于信息化合物大量诱集害虫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所述引诱剂包括性信息素;所述性信息素由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组成;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的质量比为100:(5~20):(5~2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比顺11‑十八碳烯醛、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醇和顺13‑十八碳烯醇组成的引诱剂引诱效果更佳,能显著提高稻纵卷叶螟性诱剂的引诱能力,并且诱捕量是四种性信息素组成的诱导剂的2.6~4.5倍。

A rice Leaffolder adult attractant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ice Leaffolder adult attractant and its application, a large number of compounds belonging to the information technical field for trapping pes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ice Leaffolder adult attractant, including the attractant sex pheromone; the sex pheromone by Shun 13 eighteen carbon aldehydes, 11 CIS eighteen carbon and eighteen carbon aldehyde 13 enol composition; the CIS 13 eighteen carbon aldehyde, Shun quality 11 eighteen carbon and eighteen carbon aldehyde 13 enol ratio was 100: (5 ~ 20): (5 ~ 20).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adults attractant than CIS 11 eighteen carbon olefin aldehyde, CIS 13 eighteen carbon aldehydes, 11 CIS eighteen carbon and 13 carbon eighteen enol enol composed of attractant to better effec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naphalocrocis lure moth gyplure leaves. And the trap is four kinds of sex pheromone components induced by agent 2.6 ~ 4.5 ti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化合物大量诱集害虫
,具体涉及一种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ée)别名纵卷螟、刮青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idae,是我国主要的水稻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稻纵卷叶螟初孵幼虫一般先爬入水稻心叶或附近叶鞘、旧虫苞内,2龄幼虫则一般在叶尖或叶侧结小苞,3龄开始吐丝缀合叶片两侧叶缘,将整段叶片向正面纵卷成苞。幼虫躲藏其中啃食上表皮及叶肉。苗期受害,影响正常的生长;分蘖拔节期受害,分蘖减少,植株缩短,生育期推迟;孕穗后特别抽穗至齐穗期剑叶受害,影响开花结果,千粒重降低,甚至植株枯死,危害严重时可试水稻减产4~5成。而常规喷施农药的化学防治手段难以达到防治作用,增加施药力度又加剧了其抗药性的产生,这给水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隐患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开发有效的性信息素引诱剂能大量捕杀稻纵卷叶螟雄蛾,减少雌蛾的交配机率来控制下一代的虫口数,实现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稻纵卷叶螟为远距离迁飞害虫,研究证实,其性信息素成分和组成比例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国内外从雌蛾性信息素腺体中鉴定出的性信息素包括顺13-十八碳烯醛(Z13-18:Ald)、顺11-十八碳烯醛(Z11-18:Ald)、顺13-十八碳烯醇(Z13-18:OH)、顺11-十八碳烯醇(Z11-18:OH)和顺13-十八碳烯醇乙酸酯(Z13-18:AC)等组分。采用性信息素补杀稻纵卷叶螟雄蛾其优点是专一性强,不伤害天敌,且对环境友好。而现有技术中需要4种信息素进行复配,才能得到有一定诱捕能力引诱剂,且费用较高,不利于在补杀害虫的应用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引诱力更强的稻纵卷叶螟性诱剂及其应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所述引诱剂包括性信息素;所述性信息素由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组成;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的质量比为100:(5~20):(5~20)。优选的,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的质量比为100:(8~15):(8~15)。优选的,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的质量比为100:11:11。优选的,所述引诱剂还包括增效剂;所述增效剂为苯甲醇。优选的,所述增效剂的体积与性信息素的质量比为(0.20~4.5)mL:(100~1000)μg。优选的,所述增效剂的体积与性信息素的质量比为2.0mL:600μ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在综合防治稻纵卷叶螟中的应用。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1)将增效剂附着在载体上,形成附着有增效剂的诱芯;2)将性信息素加入到性信息素载体上,制成附着有性信息素的诱芯;3)将所述步骤1)得到附着有增效剂的诱芯和所述步骤2)得到的附着有性信息素的诱芯固定在诱捕器上;4)在所述步骤3)得到的诱捕器置于田间,进行诱捕;其中步骤1)和步骤2)没有时间顺序的限制。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性引诱剂在加入到性信息素载体前预先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性信息素溶液;所述溶剂为正己烷或二氯甲烷;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每诱芯负载性信息素溶液的质量为100~1000μg。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所述引诱剂包括性信息素;所述性信息素由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组成;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的质量比为100:(5~20):(5~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由3种性信息素构成,3种性信息素构成的引诱剂比顺11-十八碳烯醛、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醇和顺13-十八碳烯醇(Z13-18:OH)组成的引诱剂引诱效果更佳,能显著提高稻纵卷叶螟性诱剂的引诱能力,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量超过10头,并且诱捕量是四种性信息素组成的诱导剂的2.6~4.5倍。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还包括增效剂苯甲醇,作苯甲醇作为增效剂能与性诱导剂协同增效作用,以高性诱剂的引诱能力。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量超过14头,诱捕量是空白对比例的8.6倍,是性诱导剂的2.2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诱导剂能有效控制田间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减轻稻纵卷叶螟危害。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所述引诱剂包括性信息素;所述性引诱剂由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组成;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的质量比为100:(5~20):(5~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的信息素由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组成,比顺11-十八碳烯醛、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醇和顺13-十八碳烯醇(Z13-18:OH)组成的引诱剂引诱效果更佳,诱捕量是四种性信息素组成的诱导剂的2.6~4.5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包括性信息素。所述性引诱剂由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组成。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的质量比为100:(5~20):(5~20),更优选为100:(8~15):(8~15),最优选为100:11:11。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即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优选还包括增效剂。所述增效剂的体积与性引诱剂的质量比优选为(0.20~4.5)mL:(100~1000)μg,更优选为2.0mL:600μg。所述增效剂优选为苯甲醇。所述苯甲醇的纯度优选为分析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苯甲醇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苯甲醇即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在综合防治稻纵卷叶螟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作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增效剂附着在载体上,形成附着有增效剂的诱芯;2)将性引诱剂加入到性信息素载体上,制成附着有性信息素的诱芯;3)将所述步骤1)得到附着有增效剂的诱芯和所述步骤2)得到的附着有性引诱剂的诱芯固定在诱捕器上;4)在所述步骤3)得到的诱捕器置于田间,进行诱捕;其中步骤1)和步骤2)没有时间顺序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将增效剂附着在载体上,形成附着有增效剂的载体。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载体的种类优选为含有脱脂棉的离心管。所述离心管盖子上存在直径为2~3mm的小孔。所述增效剂被脱脂棉吸收。所述脱脂棉的吸附量为0.2~4.5ml/mg。本专利技术将性引诱剂加入到性信息素载体上,制成附着有性引诱剂的诱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性引诱剂在加入到性信息素载体前优选预先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性信息素溶液;所述溶剂为正己烷或二氯甲烷。所述每诱芯负载性信息素溶液的质量为100~1000μg。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性信息素载体的种类优选为橡胶芯或毛细管。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包括性信息素;所述性信息素由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组成;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的质量比为100:(5~20):(5~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包括性信息素;所述性信息素由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组成;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的质量比为100:(5~20):(5~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的质量比为100:(8~15):(8~1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醇的质量比为100:11:1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还包括增效剂;所述增效剂为苯甲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的体积与性信息素的质量比为(0.20~4.5)mL:(100~1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宇莫润宏付开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