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芍药属木本植物离体对活体嫁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6813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芍药属木本植物离体对活体嫁接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克服了芍药属木本植物牡丹离体生根植株移栽无法土壤建成的难题,缓解了牡丹优质育种材料的供需矛盾,可大大缩短牡丹育种进程。

In vitro graft method of woody plants of Paeonia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genus of woody plants in vitro in vivo grafting,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problem of woody plants in the genus Paeonia peony in vitro rooting plants were transplanted to soil built,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high quality peony breeding materials, can greatly shorten the breeding process of peon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芍药属木本植物离体对活体嫁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学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芍药属木本植物离体对活体嫁接的方法。
技术介绍
牡丹(PaeoniaSufruticosa),别名富贵花、百两金、木芍药、鼠姑、鹿韭,洛阳花,为芍药科芍药属木本植物,落叶灌木。该物种亦花(观赏)亦药(丹皮),浑身是宝,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2015年,牡丹被列为国家十三五拟拓展的转基因物种之一。然而,牡丹离体快繁或转基因的抗性芽生根频率低下,而且根的质量不好,土壤移栽不能存活。因此,牡丹离体再生或转基因抗性芽苗无法建成为自然植株,是目前业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嫁接,即接穗插入砧木,是一种传统而经典的植物繁殖方法。选择亲和力强的砧木和接穗是嫁接成功与否的关键。亲和力是指砧木和接穗经嫁接而能愈合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亲缘关系越近,亲合力越强,嫁接的成活率也就越高。砧木和接穗的活力与健壮度、嫁接时机及嫁接技术等都是影响嫁接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嫁接法存在成本高、嫁接后成活率低、病虫害多等缺陷。尽管现有技术中,牡丹嫁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人们一般会采集带有多个芽的枝条作为接穗、与砧木进行嫁接,也即以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芍药属木本植物离体对活体嫁接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牡丹离体对活体的微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1)以含有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和硝酸钙的溶液浸泡牡丹种子,浸泡后的种子进行灭菌处理;(2)将(1)的种子去除种壳,在添加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和硝酸钙的基本培养基中培养,之后转入基本培养基中,形成离体芽苗;(3)将(2)的离体芽苗在含有萘乙酸和多效唑的溶液中浸泡后,嫁接到砧木上,形成牡丹离体芽苗与砧木的微嫁接体;和(4)种植(3)的微嫁接体,获得存活的植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离体对活体的微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1)以含有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和硝酸钙的溶液浸泡牡丹种子,浸泡后的种子进行灭菌处理;(2)将(1)的种子去除种壳,在添加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和硝酸钙的基本培养基中培养,之后转入基本培养基中,形成离体芽苗;(3)将(2)的离体芽苗在含有萘乙酸和多效唑的溶液中浸泡后,嫁接到砧木上,形成牡丹离体芽苗与砧木的微嫁接体;和(4)种植(3)的微嫁接体,获得存活的植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砧木如下获得:在3、4、5或10月将3-6年生的牡丹或芍药实生苗起苗,修剪掉主干,并在切口处灭菌处理,种植培养;较佳地,所述的牡丹是凤丹或紫斑牡丹;较佳地,所述的灭菌处理是以硫磺粉涂抹切口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离体芽苗嫁接到砧木上包括:将离体芽苗嫁接到牡丹或芍药实生苗的鳞芽切口上,在嫁接的缝隙处注入含有萘乙酸和多效唑的溶液以促进愈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含有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和硝酸钙的溶液中包括:100±30mg/L赤霉素,1±0.3mg/L6苄基腺嘌呤,5±2mg/L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木兰胡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