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digital storage, in particular to a recursive group Markov superposition cod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short code with a code length of N and a bit length of K is used as a basic code, and an information sequence with a length of K = kBL is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递归的分组马尔可夫叠加编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字通信和数字存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递归的分组马尔可夫叠加编码方法。
技术介绍
设计可逼近信道容量且有有效的编译码算法的信道编码,对于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有着重要意义。自从Shannon于1948年提出了著名的信道编码定理,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和设计可逼近信道容量的好码。Berrou等人于1993年提出了Turbo码,并验证了采用迭代译码算法的Turbo码可逼近信道容量。通常,Turbo码以两个或多个卷积码作为分量码进行级联,其中不同分量码的输入为信息序列经过不同交织器交织后的序列。Turbo码的提出是信道编码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之后,人们研究和发现了更多可逼近信道容量的好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Parity-Checkcode,LDPCcode)也是一类可逼近信道容量的纠错码,可采用基于Turbo原理的迭代译码方法来译码。近年发展起来的极化码和空间耦合LDPC码也是被证明可逼近香农限的好码。在Turbo码中,为获得优秀的性能,需要选择递归的卷积码作为其分量码。Pfister等指出,在使用多层级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递归的分组马尔可夫叠加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码长为n,信息位长度为k的短码为基本码,将长度为K=kBL的信息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递归的分组马尔可夫叠加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码长为n,信息位长度为k的短码为基本码,将长度为K=kBL的信息序列u编码成长度为N=nB(L+T)的码字c;这里,B,L,T,m取值为非负的整数,L为耦合长度,其代表长度为kB的等长分组的数量,T为结尾长度,m为编码记忆长度,所述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长度为K=kBL的信息序列u划分为L个等长分组u=(u(0),u(1),…,u(L-1)),每个分组长度为kB;对于时刻t=-1,-2,…,-(m-1),-m,把长度为nB的序列c(t)初始化设置为全零序列,即c(t)=0;步骤二、在t=0,1,…,L-1时刻,将长度为kB的序列送入基本码编码器C进行编码,得到长度nB的编码序列并结合反馈的c(t-1),c(t-2),…,c(t-m)计算码字c的第t个子序列c(t);所述的v(t)结合反馈的c(t-1),c(t-2),…,c(t-m)计算码字c的第t个子序列c(t),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对于1≤i≤m,将序列c(t-i)送入交织器Πi,得到交织后长度为nB的序列w(i);然后,将v(t)和w(1),w(2),…,w(m)送入逐符号混叠器S,得到长度为nB的序列c(t);步骤三、在t=L,L+1,…,L+T-1时刻,将长度为kB的全零序列u(t)送入编码器C,得到长度为nB的全零序列v(t),并结合反馈的c(t-1),c(t-2),…,c(t-m)计算码字c的第t个子序列c(t);所述的v(t)结合反馈的c(t-1),c(t-2),…,c(t-m)计算码字c的第t个子序列c(t),按照步骤二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归的分组马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啸,赵山程,白宝明,黄勤,朱锦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