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源配电网内储能电站的优化选址定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内储能优化配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分布式能源的有源配电网内储能电站的优化选址定容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发电结构正从集中式大规模发电向集中式与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Generation,DG)并存的方向转变。分布式电源由于其发电电压等级较低,通常接入到配电网络中。DG的接入使配电网从单电源网络变为多电源网络,由于DG出力的随机性,在较高渗透率时会对系统电压产生明显的影响,极易造成系统电压越限。储能系统(EnergyStorageSystem,ESS)拥有灵活的功率调节能力,其兼具供蓄的特征使储能系统成为未来配电网中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利用储能系统可以解决配电网中高渗透率DG并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配电网内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以储能系统削峰填谷效益、网损收益、可靠性效益三者收益之和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配电网储能系统配置模型。例如,基于储能固定接入10kV变电站低压母线侧的假设下,研究了储能系统对于配电网内负荷曲线、DG出力的调节作用。例如,建立了配电网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源配电网内储能电站的优化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1)从源配电网的EMS系统获取负荷数据、光伏出力数据、系统阻抗、系统的各个运行方式及天数;初始化遗传算法中的种群大小,收敛条件、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1‑2)设定储能最大安装节点个数M,当前储能接入个数n=1;(1‑3)计算节点静态综合灵敏度和节点时序综合灵敏度,以节点时序综合灵敏度最大的节点作为第n个储能接入节点;(1‑4)根据当前储能接入个数n,对储能容量、PCS额定功率进行实数编码,形成遗传算法的初代种群;(1‑5)利用最优潮流算法计算n个储能系统最优时序出力,以储能电站选址定容模型为个体适应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配电网内储能电站的优化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1)从源配电网的EMS系统获取负荷数据、光伏出力数据、系统阻抗、系统的各个运行方式及天数;初始化遗传算法中的种群大小,收敛条件、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1-2)设定储能最大安装节点个数M,当前储能接入个数n=1;(1-3)计算节点静态综合灵敏度和节点时序综合灵敏度,以节点时序综合灵敏度最大的节点作为第n个储能接入节点;(1-4)根据当前储能接入个数n,对储能容量、PCS额定功率进行实数编码,形成遗传算法的初代种群;(1-5)利用最优潮流算法计算n个储能系统最优时序出力,以储能电站选址定容模型为个体适应度计算模型,计算各个体适应度;(1-6)判断遗传算法是否收敛,收敛判据为最优个体目标函数改变量连续N次小于预设值ε,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没有收敛,则进行选择、交叉、变异操作,产生下一代种群,并返回步骤(1-5);否则,转入步骤(1-7);(1-7)判断当前储能接入个数n与储能最大安装节点个数M的大小关系,若n<M,则转入步骤(1-8),否则转入步骤(1-9);(1-8)根据已接入的n个储能系统最优时序出力,更新节点负荷数据,以新的负荷数据为下一个储能系统时序综合灵敏度计算的基础数据,使n值增加1,转入步骤(1-3);(1-9)比较各储能配置个数下的最优值,输出最优配置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配电网内储能电站的优化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是,节点静态综合灵敏度的计算过程如下:(2-1)利用公式计算t时刻节点j的注入功率变化时,节点i电压的灵敏度Senij,t:其中,λij,t为灵敏度矩阵中t时刻节点j注入功率变化时,j节点对i节点的传统电压-有功灵敏度值;wi,t为节点权重因子,其值以节点电压偏离节点期望电压的大小衡量;Vi,t为t时段i节点电压;Vref,i,t为i节点期望电压;(2-2)利用公式计算t时刻节点j的注入功率变化时,节点k电压的灵敏度Senkj,t:其中,λkj,t为灵敏度矩阵中t时刻节点j注入功率变化时,j节点对k节点的传统电压-有功灵敏度值;wk,t为节点权重因子,其值以节点电压偏离节点期望电压的大小衡量;Vk,t为t时段k节点电压;Vref,k,t为k节点期望电压;(2-3)利用公式计算t时刻节点j的注入功率变化时的节点静态综合灵敏度SenSj,t;其中,ΦH为t时段配电网中电压偏高的节点集合,ΦL为t时段配电网中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炜,殷伟斌,冯晓科,严耀良,金山红,董成明,李振坤,陈思宇,符杨,赵巍,杨晓雷,方江晓,屠一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上海电力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