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576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太阳能板和单向晶闸管Q1,所述太阳能板的正电压输出端经过整流二极管D3后分别连接电容C2、电阻R3、二极管D1的阴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和蓄电池E的正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通过单晶硅太阳能板完成光电转换,进而给电子书包内部的储能电池充电,电路利用单结晶体管和其它电子元件组成张弛振荡器,从而实现了充电电流的连续可调,并且电路中还设置有过压保护模块,因此具有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和成本低的优点。

Solar electronic book package fast charging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lar packet fast charging circuit including e-books, resistor R1 and capacitor C1, solar panels and a unidirectional thyristor Q1, the solar panel of the positive voltage output end through the rectifier diode D3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capacitor C2 and a resistor R3, diode D1 cathode, the collector of the triode V1 and the triode V2 tube collector, potentiometer RP1 a fixed end and sliding potentiometer RP1 end and E battery cathod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olar e-Schoolbag fast charging circuit through the silicon solar panel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is completed, and then to the e-Schoolbag internal storage battery charging circuit using single junction transistors and other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ntinuous relaxation oscillator, adjustable charge current, and the circui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module, so as to have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versatile and low cost of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具体是一种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纸化教学正在逐渐的普及和推广,电子书包作为无纸化教育的伴生产品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好评,它能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而且还能有效的实现学生和老师的远距离信息交流和大容量的数据保存,并且会把学生学习的过程做出有效记录,电子书包作为一种电子器件,其耗电量也很高,尤其是在户外学习时很容易因电量不足而中断学习,极大的影响了学习效率,而太阳能充电电子书包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市场上出现的太阳能电子书包多存在结构复杂、充电速度慢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阻碍了它的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太阳能板和单向晶闸管Q1,所述太阳能板的正电压输出端经过整流二极管D3后分别连接电容C2、电阻R3、二极管D1的阴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和蓄电池E的正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V1的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电阻R4、三极管V2的发射极、单向晶闸管Q1的阴极和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太阳能板的负电压输出端,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单向晶闸管V3的发射极,单向晶闸管V3的第二基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单向晶闸管V3的第一基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单向晶闸管Q1的控制极,单向晶闸管Q1的阳极连接蓄电池E的负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V1和三极管V2组成复合型达林顿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D3的型号为IN400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稳压模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单晶硅太阳能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通过单晶硅太阳能板完成光电转换,进而给电子书包内部的储能电池充电,电路利用单结晶体管和其它电子元件组成张弛振荡器,从而实现了充电电流的连续可调,并且电路中还设置有过压保护模块,因此具有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和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太阳能板和单向晶闸管Q1,所述太阳能板的正电压输出端经过整流二极管D3后分别连接电容C2、电阻R3、二极管D1的阴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和蓄电池E的正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V1的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电阻R4、三极管V2的发射极、单向晶闸管Q1的阴极和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太阳能板的负电压输出端,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单向晶闸管V3的发射极,单向晶闸管V3的第二基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单向晶闸管V3的第一基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单向晶闸管Q1的控制极,单向晶闸管Q1的阳极连接蓄电池E的负极。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三极管V1和三极管V2组成复合型达林顿管。二极管D1的型号为IN4002。整流桥T是由四个IN4001二极管组成的经典全桥整流电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整流桥T的端口2输出的是12V的脉动直流电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太阳能板内部包含有单晶硅太阳能板和稳压模块,单晶硅太阳能板能够完成光电转换,稳压模块用于稳定输出电压,从太阳能板输出的电压经过二极管D3后输出给电路,电路中的二极管D1、三极管V1、三极管V2和电阻R2组成过压保护模块,电压正常时,二极管D1不导通,三极管V1和三极管V2均截止,遇到电压超出临界范围时,二极管D1被击穿,三极管V1和V2相继导通,从而短路后面的电路,使其免受过压毁损,电路中的电容C3、电位器RP1、单结晶体管V3等原件组成张弛振荡器为单向晶闸管Q1提供触发电压,改变电位器RP1即可改变振荡频率,从而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使导通电压发生改变,充电电流亦随之改变,并且充电电流持续可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太阳能板和单向晶闸管Q1,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的正电压输出端经过整流二极管D3后分别连接电容C2、电阻R3、二极管D1的阴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和蓄电池E的正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V1的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电阻R4、三极管V2的发射极、单向晶闸管Q1的阴极和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太阳能板的负电压输出端,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单向晶闸管V3的发射极,单向晶闸管V3的第二基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单向晶闸管V3的第一基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单向晶闸管Q1的控制极,单向晶闸管Q1的阳极连接蓄电池E的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子书包快速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太阳能板和单向晶闸管Q1,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的正电压输出端经过整流二极管D3后分别连接电容C2、电阻R3、二极管D1的阴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和蓄电池E的正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V1的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电阻R4、三极管V2的发射极、单向晶闸管Q1的阴极和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太阳能板的负电压输出端,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单向晶闸管V3的发射极,单向晶闸管V3的第二基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单向晶闸管V3的第一基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