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耐高温防火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6564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耐高温防火电缆及其制备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防火电缆的防火性能,降低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缆芯外包覆有防火隔热的复合凝胶层,复合凝胶层外包覆有金属护套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电缆的缆芯和纳米氧化锆纤维复合增强硅酸锆湿凝胶,老化、干燥处理,包覆防火隔热的复合凝胶层,固化处理,包覆金属护套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纳米氧化锆纤维复合增强硅酸锆凝胶层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隔热性能优异,同时使电缆具有极其优异的弯曲性能,退火铜波纹管作为第一道防火屏障,在保障电缆内部组件不受外界机械因素损伤的同时,保障了电缆的弯曲性能,材料成本大大降低,使电缆的生产、运输、安装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耐高温防火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柔性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防火电缆主要为矿物绝缘电缆(MineralInsulatedCable),简称MI电缆,按结构可以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种。19世纪末,瑞士工程师ArnoldFrancoisBorel提出刚性矿物绝缘电缆的设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投入生产后得到快速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和吸收转化刚性矿物绝缘电缆的技术,并逐渐将产品推向应用。由于采用氧化镁作为矿物绝缘材料,刚性矿物绝缘电缆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存在有很多不足:受制于极其复杂的制备工艺,多芯的刚性矿物绝缘电缆截面面积只能达到35mm2,且刚性矿物绝缘电缆不能制成较长长度,最大长度仅为几百米,各制造长度之间形成大量的接头,接头处极易吸潮,降低绝缘电阻,大大降低了应用时的可靠性。上世纪七十年代,瑞士斯图特电缆公司研制了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近年来,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所占应用份额持续增大,其主要是采用以玻璃纤维带为载体的云母带绕包进行绝缘,并采用轧纹铜管做外护套。在发生火灾后,柔性结构中的云母易脱落,失去防火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柔性耐高温防火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耐高温防火电缆,由单根或多根绝缘线芯绞合制得电缆的缆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1)外包覆有防火隔热的复合凝胶层(2),复合凝胶层(2)外包覆有金属护套层(3)。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15 CN 20171008079401.一种柔性耐高温防火电缆,由单根或多根绝缘线芯绞合制得电缆的缆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1)外包覆有防火隔热的复合凝胶层(2),复合凝胶层(2)外包覆有金属护套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耐高温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凝胶层(2)为纳米氧化锆纤维复合增强硅酸锆凝胶层,纳米氧化锆纤维复合增强硅酸锆凝胶层由硅酸锆溶胶和纳米氧化锆纤维按重量份100:12~18组成,硅酸锆溶胶中,Zr:Na:Si的摩尔比为1:0.3:1.2~1.5,纳米氧化锆纤维长度为52~120nm、直径为15~39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耐高温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锆纤维复合增强硅酸锆凝胶层的纳米孔被分割成三维连续网状,以纳米氧化锆纤维为骨架,纳米孔的孔隙率为91.8~92.5%,纳米孔的平均孔径51~59n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耐高温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锆纤维复合增强硅酸锆凝胶层的密度为0.52~0.88g/cm3,在室温下的等效热导率为0.058~0.069W/m·k,在1300℃时的热导率为0.082~0.099W/m·k。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耐高温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护套层(3)为退火铜波纹管。6.一种柔性耐高温防火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制备电缆的缆芯采用铝合金,经过熔炼、连铸连轧、拉丝和退火制得导体,挤包绝缘层后绞合成缆,得到缆芯;二、制备纳米氧化锆纤维复合增强硅酸锆湿凝胶在20℃下,将正硅酸乙酯、乙醇、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玉滨沈玉龙王柏松耿苏梅曲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滇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