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及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新能源电动汽车预计2020年销量在200万台,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是电气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能源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具有如下特点(1)电缆安装空间狭小,电缆弯曲半径不能太大,要求产品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抗撕裂性能;(2)电缆一般布置在前舱发动机高温区或底盘区域,要求电缆耐高低温性能、防水性能优异;(3)车速时高时低,瞬时大电流和短时大电流频繁发生,要求电缆具有较强的耐大电流能力和屏蔽性能;(4)电缆布置在汽车内部,要求其具有高的防火性能。对比专利技术专利“CN104376903B一种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及其制作方法”,“CN104538110B一种电动汽车内部用电缆”,“CN104538091B一种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CN104517678B一种电动汽车内部高压连接用电缆”,采用环保型热塑性弹性体(TPE/TPU)或者辐照交联聚烯烃(XLPO)用作车内高压电缆的绝缘或护套,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铜导体、隔离层、绝缘和护套;所述铜导体为经过拉丝、退火工艺拉制的0.100~0.200mm软铜丝多层绞合形成的裸铜导体或者镀锡铜导体,其特征在于多根退火软铜丝或经镀锡工艺制备的镀锡软铜丝经过单方向绞合形成股线;多股股线经多层绞合形成裸铜导体或者镀锡铜导体,每层绞合方向相同,外层绞合节距比不大于内层,且最外层绞合节距比为8~14;所述隔离层为导体外面绕包0.05~0.20mm厚度的聚酰亚胺薄膜带或加强型无纺布,所述绕包方向与导体绞合方向相反;所述绝缘和护套所用材料均为150℃辐照交联乙丙橡胶合金材料,其配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铜导体、隔离层、绝缘和护套;所述铜导体为经过拉丝、退火工艺拉制的0.100~0.200mm软铜丝多层绞合形成的裸铜导体或者镀锡铜导体,其特征在于多根退火软铜丝或经镀锡工艺制备的镀锡软铜丝经过单方向绞合形成股线;多股股线经多层绞合形成裸铜导体或者镀锡铜导体,每层绞合方向相同,外层绞合节距比不大于内层,且最外层绞合节距比为8~14;所述隔离层为导体外面绕包0.05~0.20mm厚度的聚酰亚胺薄膜带或加强型无纺布,所述绕包方向与导体绞合方向相反;所述绝缘和护套所用材料均为150℃辐照交联乙丙橡胶合金材料,其配方如下:乙丙橡胶50~80份、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20~50份、白炭黑10~30份、活性陶土5~15份、环保芳烃油10~30份、聚乙烯蜡1~5份、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防老剂RD)1~5份、N-苯基-2-萘胺(防老剂D)1~5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1~5份、敏化剂0.5~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位于绝缘和护套之间,所述屏蔽层包括铝塑复合带和镀锡铜丝,先绕包一层铝塑复合带,再编织镀锡铜丝,编织角不大于35°,编织密度不小于8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导体标称截面为2.5~120mm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厚度为0.6~2.0mm。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骞,徐鹏飞,季咏金,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科技装备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