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中央竖井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
,特别是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中央竖井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以下简称高位塔)是火力发电厂、核电发电厂湿冷机组及化工行业冷却系统用的大型冷却建(构)筑物。根据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要求,具有明显节能、降噪优势的高位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对电价高及电源紧缺的地区,高位塔的优势更加明显。高位收水冷却塔中央竖井区域是整个淋水架构中最为复杂的。竖井底部与压力沟相连,上部与配水槽(热水槽)相连,下部被集水槽(冷水槽)环绕,顶部有控制配水系统的6个闸门,同时必要时通过4个溢流井将竖井内的水引入竖井外围的集水槽。中央竖井由梁、板、柱等构件组成的复杂结构。中央竖井外围为集水槽,沿集水槽纵向布置暗框架,暗框架顶梁上搁置单层配水槽,暗框架沿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一定间距设置拉梁。暗框架与集水槽侧壁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中央竖井零米以下设井座,与压力进水沟相连。竖井井筒下部与压力进水沟相连,上部沿四个方向分别设单孔和双孔配水槽,四周设环形配水槽,井筒外围设4个溢流井。井筒顶部设检修平台。BIM((Bu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位塔中央竖井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在BIM软件创建中央竖井模型;S2:提取模型数据,形成有限元模型;S3:进行内力计算;S4:进行结构设计计算;S5:进行结构设计校验,判断是否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若为是,则至步骤S6,若为否,则修改中央竖井模型中配筋信息或构件截面信息后,返回至步骤S2;S6:生成三维钢筋模型;S7:生成图纸和材料统计报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位塔中央竖井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在BIM软件创建中央竖井模型;S2:提取模型数据,形成有限元模型;S3:进行内力计算;S4:进行结构设计计算;S5:进行结构设计校验,判断是否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若为是,则至步骤S6,若为否,则修改中央竖井模型中配筋信息或构件截面信息后,返回至步骤S2;S6:生成三维钢筋模型;S7:生成图纸和材料统计报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塔中央竖井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创建中央竖井模型的具体过程包括:S11:在BIM软件中创建中央竖井模型;S12:在模型中布置埋件、埋管、孔洞等附件;S13:输入中央竖井各构件的力学参数;S14:在模型中添加荷载信息,所述荷载包括风荷载、检修荷载、设备荷载、水压力、土压力、重力作用、地震作用;S15:输入荷载组合工况信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位塔中央竖井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创建中央竖井模型有2种方法:(1)在BIM软件中创建中央竖井族文件,通过修改族参数完成中央竖井模型的创建;(2)在BIM软件中以搭积木方式完成中央竖井模型的创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位塔中央竖井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生成有限元模型的具体过程包括:S21:提取步骤S11所创建的中央竖井模型的几何信息,生成数据文件,所述几何信息包括构件的长、宽、高、半径等尺寸信息及位置信息;S22:提取步骤S13所述各构件的力学参数,生成数据文件;S23:提取步骤S14所述荷载信息,生成数据文件;S24:提取步骤S15所述荷载组合工况信息,生成数据文件;S25:提取边界条件,生成数据文件;S26:将上述数据文件生成有限元模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位塔中央竖井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6中,生成有限元模型有2种方法:(1)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以命令流方式加载生成;(2)生成符合通用有限元软件格式要求的数据文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江姜,周凯,彭德刚,张晋宾,薛江,唐茂平,黄永军,李模军,袁多亮,吴浪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