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连续絮状耐磨层的碳纤维连续抽油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940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采油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连续絮状耐磨层的碳纤维连续抽油杆,包括碳纤维芯体、耐磨层和环氧树脂层,碳纤维芯体的外侧设置有粗纱层,在粗砂层的外侧设置耐磨层,耐磨层的外侧设置有细纱层,所述的环氧树脂层设置在细纱层的外侧;所述的粗纱层由细度为3000D的芳纶纤维制成,所述的耐磨层由棉絮状的丙纶条包覆而成,所述的细纱层由细度为1100的芳纶纤维制成;所述的碳纤维、芳纶纤维以及丙纶条的长度方向均与抽油杆的轴线方向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丙纶为棉絮状结构,环氧树脂可以更充分地浸入到丙纶条内的每根纤维单丝之间,因此耐磨材料与环氧树脂的结合度以及环氧树脂的浸入度大大提高,从而使得耐磨材料的耐磨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连续絮状耐磨层的碳纤维连续抽油杆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油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连续絮状耐磨层的碳纤维连续抽油杆。
技术介绍
碳纤维连续抽油杆,是近年来应用于抽油机上的新型抽油杆,与传统的钢制抽油杆相比,碳纤维抽油杆具有抗拉强度大,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然而,油田已应用的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的耐磨性能较差,使用寿命有待提高。为解决上述问题,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系列的新型碳纤维抽油杆,这些新型抽油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改善抽油杆的耐磨性能:一是在抽油杆的环氧树脂内添加耐磨颗粒,通过碳化硅、氮化硼等硬质耐磨颗粒来改善耐磨性,但采用这种方式生产的抽油杆存在明显不足,因为:向环氧树脂中掺加耐磨颗粒时难以保证耐磨颗粒在环氧树脂内分布的绝对均匀性,也就无法保证耐磨层的完整性,因此这种抽油杆存在耐磨性能盲区,严重影响抽油杆的整体耐磨性能。二是在抽油杆的表面增加聚乙烯等外耐磨层,对于此种抽油杆,聚乙烯层虽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但硬度较小,容易在作业过程中受井壁的剐蹭而损坏。同时,聚乙烯层在抽油杆使用过程中存在脱落的可能。三是在抽油杆内设置耐磨纤维层或耐磨织物层,这种结构的问题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置连续絮状耐磨层的碳纤维连续抽油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连续絮状耐磨层的碳纤维连续抽油杆,包括碳纤维芯体(1)、耐磨层(3)和环氧树脂层(5),其特征在于:碳纤维芯体(1)的外侧设置有粗纱层(2),在粗砂层(2)的外侧设置耐磨层(3),耐磨层(3)的外侧设置有细纱层(4),所述的环氧树脂层(5)设置在细纱层(4)的外侧;所述的粗纱层(2)由细度为3000D的芳纶纤维制成,所述的耐磨层(3)由棉絮状的丙纶条包覆而成,所述的细纱层(4)由细度为1100的芳纶纤维制成;所述的碳纤维、芳纶纤维以及丙纶条的长度方向均与抽油杆的轴线方向一致;抽油杆中碳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30%,粗纱层(2)中的芳纶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2%‑24%,丙纶条的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连续絮状耐磨层的碳纤维连续抽油杆,包括碳纤维芯体(1)、耐磨层(3)和环氧树脂层(5),其特征在于:碳纤维芯体(1)的外侧设置有粗纱层(2),在粗砂层(2)的外侧设置耐磨层(3),耐磨层(3)的外侧设置有细纱层(4),所述的环氧树脂层(5)设置在细纱层(4)的外侧;所述的粗纱层(2)由细度为3000D的芳纶纤维制成,所述的耐磨层(3)由棉絮状的丙纶条包覆而成,所述的细纱层(4)由细度为1100的芳纶纤维制成;所述的碳纤维、芳纶纤维以及丙纶条的长度方向均与抽油杆的轴线方向一致;抽油杆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赫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华禹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