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8927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及模具,其中超薄节能型外墙砖设有主体,所述主体上端面设有釉材料层;所述主体下端面自一侧面往另一侧面依次设有第一凸缘、第二凸缘、第三凸缘、第四凸缘及第五凸缘;所述主体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第三凹槽及第四凹槽;所述主体左侧端设有第一侧端面,所述主体右侧端设有第二侧端面;所述第一侧端面与第一凸缘之间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五凸缘与第二侧端面之间设有第二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具有结构简单,厚度比较薄,耗费原料比较少,成本相对比较低,容易吸附在外墙上,易生产,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模具能够使得出砖效果更加好。

Ultra thin energy-saving exterior wall brick and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the ultra-thin energy-saving exterior wall brick and the mold, the ultra-thin energy-saving exterior wall brick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body, face with a glaze material layer on the body surface; the body from one side to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lange, a second flange, third flange, fourth flange and the five flange of the main body; with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second concave grooves and four grooves, third left;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ide end fac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side end face; the first inclined surfa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side end surface and a first flange, second bev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fth flange and the second side fa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ergy-saving ultra-thin wal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in thickness, cost of raw materials is relatively small, relatively low cost, easy production and easy adsorption on the wall, and play a role i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 that the brick mold can better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及模具
本技术涉及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及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外墙砖体积大,耗费原料多,成本高,易脱落,生产耗费能源比较多。而且生产外墙砖的模具也有改善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及模具,其中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具有结构简单,厚度比较薄,耗费原料比较少,成本相对比较低,容易吸附在外墙上,易生产,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模具能够使得出砖效果更加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其设有主体,所述主体上端面设有釉材料层;所述主体下端面自一侧面往另一侧面依次设有第一凸缘、第二凸缘、第三凸缘、第四凸缘及第五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缘与第三凸缘之间配合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凸缘与第四凸缘之间配合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四凸缘与第五凸缘之间配合形成第四凹槽;所述主体左侧端设有第一侧端面,所述主体右侧端设有第二侧端面;所述第一侧端面与第一凸缘之间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五凸缘与第二侧端面之间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第一底面、设于第一底面一端的第一左侧面及设于第二底面另一端的第一右侧面,所述第一左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一右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第二底面、设于第二底面一端的第二左侧面及设于第二底面另一端的第二右侧面,所述第二左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二右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三凹槽设有第三底面、设于第三底面一端的第三左侧面及设于第三底面另一端的第三右侧面,所述第三左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三右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四凹槽设有第四底面、设于第四底面一端的第四左侧面及设于第四底面另一端的第四右侧面,所述第四左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四右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左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第一右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所述第二左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第二右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所述第三左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第三右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所述第四左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第四右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作为最优化,所述第一左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第一右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左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第二右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左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第三右侧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四左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第四右侧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一凸缘最下端设有与第一左侧面相接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凸缘设有连接在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左侧面之间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三凸缘设有连接在第二右侧面与第三左侧面之间的第三平面,所述第四凸缘设有连接在第三右侧面与第四左侧面之间的第四平面,所述第五凸缘设有连接第四右侧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第五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二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三平面与第三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四平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五平面与第四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一底面、第二底面、第三底面及第四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第四平面及第五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五平面与釉材料层相互平行,所述第五平面与第二侧端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五平面与第二侧端面之间的宽度为第二斜面的宽度,所述第二斜面的宽度d距离为3mm,所述第五平面与第二侧端面之间的深度为第二斜面的深度,所述第二斜面的深度h距离范围在0.45mm-0.5mm之间。模具设有用于成型超薄节能型外墙砖的主体及用于固定安装主体的机架,所述机架设有用于安装主体的型腔,所述型腔上端设有出砖口,所述出砖口为自上端往下端逐渐缩小的喇叭口;所述主体包括设于型腔内部底端的下模和设于型腔内部且设于下模上方的上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具有结构简单,厚度比较薄,耗费原料比较少,成本相对比较低,容易吸附在外墙上,易生产,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模具能够使得出砖效果更加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超薄节能型外墙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其设有主体1,所述主体1上端面设有釉材料层2;所述主体1下端面自一侧面往另一侧面依次设有第一凸缘3、第二凸缘5、第三凸缘7、第四凸缘9及第五凸缘11;所述第一凸缘3与第二凸缘5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凹槽4,所述第二凸缘5与第三凸缘7之间配合形成第二凹槽6,所述第三凸缘7与第四凸缘9之间配合形成第三凹槽8,所述第四凸缘9与第五凸缘11之间配合形成第四凹槽10;所述主体1左侧端设有第一侧端面,所述主体1右侧端设有第二侧端面14;所述第一侧端面与第一凸缘3之间设有第一斜面13,所述第五凸缘11与第二侧端面14之间设有第二斜面15。所述第一凹槽4设有第一底面17、设于第一底面17一端的第一左侧面16及设于第二底面20另一端的第一右侧面18,所述第一左侧面16与第一底面17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一右侧面18与第一底面17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二凹槽6设有第二底面20、设于第二底面20一端的第二左侧面19及设于第二底面20另一端的第二右侧面21,所述第二左侧面19与第二底面20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二右侧面21与第二底面20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三凹槽8设有第三底面23、设于第三底面23一端的第三左侧面22及设于第三底面23另一端的第三右侧面24,所述第三左侧面22与第三底面23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三右侧面24与第三底面23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四凹槽10设有第四底面26、设于第四底面26一端的第四左侧面25及设于第四底面26另一端的第四右侧面27,所述第四左侧面25与第四底面26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四右侧面27与第四底面26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一凸缘3最下端设有与第一左侧面16相接的第一平面28;所述第二凸缘5设有连接在第一右侧面18与第二左侧面19之间的第二平面29,所述第三凸缘7设有连接在第二右侧面21与第三左侧面22之间的第三平面30,所述第四凸缘9设有连接在第三右侧面24与第四左侧面25之间的第四平面31,所述第五凸缘11设有连接第四右侧面27与第二斜面15之间的第五平面32;所述第一平面28与第一底面17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第二平面29与第二底面20之间的距离为1.2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及模具

【技术保护点】
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主体(1),所述主体(1)上端面设有釉材料层(2);所述主体(1)下端面自一侧面往另一侧面依次设有第一凸缘(3)、第二凸缘(5)、第三凸缘(7)、第四凸缘(9)及第五凸缘(11);所述第一凸缘(3)与第二凸缘(5)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凹槽(4),所述第二凸缘(5)与第三凸缘(7)之间配合形成第二凹槽(6),所述第三凸缘(7)与第四凸缘(9)之间配合形成第三凹槽(8),所述第四凸缘(9)与第五凸缘(11)之间配合形成第四凹槽(10);所述主体(1)左侧端设有第一侧端面(12),所述主体(1)右侧端设有第二侧端面(14);所述第一侧端面(12)与第一凸缘(3)之间设有第一斜面(13),所述第五凸缘(11)与第二侧端面(14)之间设有第二斜面(15)。

【技术特征摘要】
1.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主体(1),所述主体(1)上端面设有釉材料层(2);所述主体(1)下端面自一侧面往另一侧面依次设有第一凸缘(3)、第二凸缘(5)、第三凸缘(7)、第四凸缘(9)及第五凸缘(11);所述第一凸缘(3)与第二凸缘(5)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凹槽(4),所述第二凸缘(5)与第三凸缘(7)之间配合形成第二凹槽(6),所述第三凸缘(7)与第四凸缘(9)之间配合形成第三凹槽(8),所述第四凸缘(9)与第五凸缘(11)之间配合形成第四凹槽(10);所述主体(1)左侧端设有第一侧端面(12),所述主体(1)右侧端设有第二侧端面(14);所述第一侧端面(12)与第一凸缘(3)之间设有第一斜面(13),所述第五凸缘(11)与第二侧端面(14)之间设有第二斜面(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节能型外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4)设有第一底面(17)、设于第一底面(17)一端的第一左侧面(16)及设于第二底面(20)另一端的第一右侧面(18),所述第一左侧面(16)与第一底面(17)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一右侧面(18)与第一底面(17)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二凹槽(6)设有第二底面(20)、设于第二底面(20)一端的第二左侧面(19)及设于第二底面(20)另一端的第二右侧面(21),所述第二左侧面(19)与第二底面(20)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二右侧面(21)与第二底面(20)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三凹槽(8)设有第三底面(23)、设于第三底面(23)一端的第三左侧面(22)及设于第三底面(23)另一端的第三右侧面(24),所述第三左侧面(22)与第三底面(23)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三右侧面(24)与第三底面(23)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所述第四凹槽(10)设有第四底面(26)、设于第四底面(26)一端的第四左侧面(25)及设于第四底面(26)另一端的第四右侧面(27),所述第四左侧面(25)与第四底面(26)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第四右侧面(27)与第四底面(26)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白兔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