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面料及其抗菌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838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面料,由50‑60D的经丝和50‑60D的纬丝针织而成,所述经丝为含有纳米银粒子的棉纱线,纳米银粒子占经丝质量的0.03‑0.08‰;纬丝为羊绒、天丝和锦纶混纺后经抗菌整理的纱线,其中羊绒占纬丝质量的15‑25%,天丝占纬丝质量的20‑30%,其余为锦纶。还公开了一种抗菌处理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抗菌面料及其抗菌处理工艺具有以下优势:提高面料的抗菌因子的附着稳定性,抗菌的持久性增加,抗菌效果好,提高安全性,降低对皮肤过敏的可能性,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更利于环境保护,提高面料的柔软手感,同时其拉伸强度和断裂强度符合标准,还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

Antibacterial fabric and antibacterial treatment process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bacterial fabric, consisting of 50 60D and 50 organzine 60D weft knitted together, the warp containing silver nanoparticle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for cotton yarn, warp quality 0.03 0.08 per thousand; silk cashmere, tencel blended yarn and nylon after antibacterial finishing, which accounted for 15 of the quality of cashmere weft 25%, accounting for 20 of the mass of Tencel weft 30%, the rest is nylon. An antibacterial treatment process is also disclosed. Antibacterial fabric of the invention and the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process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improve the fabric antibacterial factor attachment stability, persistence of antimicrobial increased antimicrobial effects, improve safety and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skin allergy, reduce toxic substance emission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more conduciv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mprove the soft feel the fabric,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fracture strength standard at the same time, also has certain heat insul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面料及其抗菌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开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面料及其抗菌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已经从最开始的追求保暖向注重舒适、美观、有益健康等方向发展,功能纺织品也应运而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抗菌纺织品的研究,到了现代,1996年日本在全国范围由0-157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急性病和2003年初我国由于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不得不说它们都给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人们从中也得到了启发:因为对自然界的微生物来说,人类的皮肤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供给者,人们皮肤上的一些常驻菌起着保护皮肤免受致病菌危害的作用,一旦微生物中的菌群失调,他们中的少量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并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生殖道粘膜对人体造成危害。抗菌纺织品作为一个可能的阻止和切断疾病传染源的产品,将在人们疾病防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着装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服装面料的各种性能有了新的要求,如抗静电、抗菌、抗病毒、环保、健康等等。目前对于服装面料的抗静电性能研究己经有了初步的成果。抗菌面料是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织物清洁,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置的银离子抗菌面料,采用纺丝级抗菌技术把抗菌剂直接做到化学纤维里面;另一种是后处理技术即通过面料后续定型工艺加进去。但现有的抗菌面料的抗菌因子的稳定性较差,经过两三次洗涤后,其抗菌性会大大减弱,使得其实用性也较差,又由于现有的抗菌面料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一些化学助剂,有可能使人体皮肤过敏,安全性很低,且在生产过程中不利于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抗菌面料及其抗菌处理工艺,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菌面料,由50-60D的经丝和50-60D的纬丝针织而成,所述经丝为含有纳米银粒子的棉纱线,纳米银粒子占经丝质量的0.03-0.08‰;纬丝为羊绒、天丝和锦纶混纺后经抗菌整理的纱线,其中羊绒占纬丝质量的15-25%,天丝占纬丝质量的20-30%,其余为锦纶。一种上述的抗菌面料的抗菌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经丝的抗菌整理:将棉纱线清洗后浸入到纳米银抗菌液中,甩干,烘干;步骤B,纬丝的抗菌整理:将纬丝清洗后浸入到一号抗菌整理液中,甩干,烘干;步骤C,织造面料:将经丝和纬丝进行织造;步骤D,面料的抗菌整理:将织造后的面料浸入到二号抗菌整理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采用浸轧机进行浸轧,浸轧后的面料进行烘干。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纳米银抗菌液中包括纳米银粒子10-25g/l,纳米二氧化钛粒子7-15g/l,无机抗菌粉10-23g/l。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棉纱线在纳米银抗菌液中浸泡20-30分钟,温度为35-45℃。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一号抗菌整理液包括甲壳素35-50g/l、聚乙烯吡咯烷酮15-20g/l、壳聚糖25-40g/l、聚六亚甲基胍5-10g/l。优选的,所述纬丝在一号抗菌整理液中浸泡20-30分钟,温度为40-50℃。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二号抗菌整理液包括黄连25-30g/l、柔软剂10-24g/l、大青叶20-28g/l、牛黄5-9g/l、玫瑰精油7-16g/l。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面料在二号抗菌整理液中先浸泡10-20分钟,温度为30-40℃,再升温至50-55℃,继续浸泡15-20分钟,后采用浸轧机进行浸轧。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调整浸轧机的轧液率为70-80%,进行两浸两轧。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烘干采用热风烘干,烘干温度为70-80℃,步骤B中,烘干采用热风烘干,烘干温度为50-65℃,步骤D中,烘干采用蒸汽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菌面料及其抗菌处理工艺具有以下优势:提高面料的抗菌因子的附着稳定性,抗菌的持久性增加,抗菌效果好,提高安全性,降低对皮肤过敏的可能性,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更利于环境保护,提高面料的柔软手感,同时其拉伸强度和断裂强度符合标准,还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理解的含义,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将本文中使用的一些术语进行了下述定义。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单数型“一个”和“这个”包括复数参考,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的表述。例如,术语“(一个)细胞”包括复数的细胞,包括其混合物。所有的数字标识,例如pH、温度、时间、浓度,包括范围,都是近似值。要了解,虽然不总是明确的叙述所有的数字标识之前都加上术语“约”。同时也要了解,虽然不总是明确的叙述,本文中描述的试剂仅仅是示例,其等价物是本领域已知的。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1:一种抗菌面料,由50D的经丝和50D的纬丝针织而成,所述经丝为含有纳米银粒子的棉纱线,纳米银粒子占经丝质量的0.03‰;纬丝为羊绒、天丝和锦纶混纺后经抗菌整理的纱线,其中羊绒占纬丝质量的15%,天丝占纬丝质量的30%,其余为锦纶。一种上述的抗菌面料的抗菌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经丝的抗菌整理:将棉纱线清洗后浸入到纳米银抗菌液中,纳米银抗菌液中包括纳米银粒子10g/l,纳米二氧化钛粒子15g/l,无机抗菌粉10g/l。棉纱线在纳米银抗菌液中浸泡20分钟,温度为35℃。甩干,烘干。烘干采用热风烘干,烘干温度为70℃。步骤B,纬丝的抗菌整理:将纬丝清洗后浸入到一号抗菌整理液中,一号抗菌整理液包括甲壳素35g/l、聚乙烯吡咯烷酮20g/l、壳聚糖25g/l、聚六亚甲基胍10g/l。所述纬丝在一号抗菌整理液中浸泡20分钟,温度为40℃。甩干,烘干,烘干采用热风烘干,烘干温度为50℃。步骤C,织造面料:将经丝和纬丝进行织造;步骤D,面料的抗菌整理:将织造后的面料浸入到二号抗菌整理液中,二号抗菌整理液包括黄连25g/l、柔软剂10g/l、大青叶28g/l、牛黄9g/l、玫瑰精油7g/l。面料在二号抗菌整理液中先浸泡10分钟,温度为30℃,再升温至50℃,继续浸泡15分钟。后采用浸轧机进行浸轧,调整浸轧机的轧液率为70%,进行两浸两轧。浸轧后的面料进行烘干。烘干采用蒸汽烘干,烘干温度为100℃。实施例2:一种抗菌面料,由50D的经丝和50D的纬丝针织而成,所述经丝为含有纳米银粒子的棉纱线,纳米银粒子占经丝质量的0.08‰;纬丝为羊绒、天丝和锦纶混纺后经抗菌整理的纱线,其中羊绒占纬丝质量的25%,天丝占纬丝质量的20%,其余为锦纶。一种上述的抗菌面料的抗菌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经丝的抗菌整理:将棉纱线清洗后浸入到纳米银抗菌液中,纳米银抗菌液中包括纳米银粒子25g/l,纳米二氧化钛粒子7g/l,无机抗菌粉23g/l。棉纱线在纳米银抗菌液中浸泡30分钟,温度为45℃。甩干,烘干。烘干采用热风烘干,烘干温度为80℃。步骤B,纬丝的抗菌整理:将纬丝清洗后浸入到一号抗菌整理液中,一号抗菌整理液包括甲壳素50g/l、聚乙烯吡咯烷酮15g/l、壳聚糖40g/l、聚六亚甲基胍5g/l。所述纬丝在一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由50‑60D的经丝和50‑60D的纬丝针织而成,所述经丝为含有纳米银粒子的棉纱线,纳米银粒子占经丝质量的0.03‑0.08‰;纬丝为羊绒、天丝和锦纶混纺后经抗菌整理的纱线,其中羊绒占纬丝质量的15‑25%,天丝占纬丝质量的20‑30%,其余为锦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由50-60D的经丝和50-60D的纬丝针织而成,所述经丝为含有纳米银粒子的棉纱线,纳米银粒子占经丝质量的0.03-0.08‰;纬丝为羊绒、天丝和锦纶混纺后经抗菌整理的纱线,其中羊绒占纬丝质量的15-25%,天丝占纬丝质量的20-30%,其余为锦纶。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面料的抗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经丝的抗菌整理:将棉纱线清洗后浸入到纳米银抗菌液中,甩干,烘干;步骤B,纬丝的抗菌整理:将纬丝清洗后浸入到一号抗菌整理液中,甩干,烘干;步骤C,织造面料:将经丝和纬丝进行织造;步骤D,面料的抗菌整理:将织造后的面料浸入到二号抗菌整理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采用浸轧机进行浸轧,浸轧后的面料进行烘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纳米银抗菌液中包括纳米银粒子10-25g/l,纳米二氧化钛粒子7-15g/l,无机抗菌粉10-23g/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棉纱线在纳米银抗菌液中浸泡20-30分钟,温度为35-4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处理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广伟贺志鹏谭志强郑建科温洪宪杨萍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东莞市虎门服装创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