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582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会大幅度降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本具有的耐摩耗性、自身润滑性、耐冲击性、耐药品性特征,且外观良好,附加有轻量化、绝热性、吸音性、低介电率、缓冲性、柔软性等功能,并具有表皮层的发泡体,以及稳定制造该发泡体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泡体是由粘均分子量为30万~10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发泡得到的密度为0.02~0.7g/cm↑[3]的发泡体。上述发泡体是通过在挤压机内,向熔融状态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添加二氧化碳,将在模具部内的树脂滞留时间和压力设为特定值,并将刚从模具喷出后的树脂表面温度和中心部温度设为规定温度,进行挤压发泡制造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粘均分子量在30万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塑料材料中,具有优良的耐摩耗性、自身润滑性、耐冲击性、低温特性、耐药品性等,为有效地利用这些特征,将其广泛地用于各种用途中,如建筑构件、医疗器械、有关食品的、有关运动器械的等。近年来,对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独特特征,作为进一步的附加功能,越来越多地要求轻量化、绝热性、吸音性、低介电率、缓冲性、柔软性等功能。作为附加这些功能的方法,有发泡成形法。然而,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超过30万,所以熔融粘度高,流动性极低,成形加工较为困难。尤其是熔融粘度难以控制,所以说发泡成形非常困难。就其理由可以举出(i)由于上述列举的难成形性,无法确保连续稳定的生产性;(ii)在用现有方法发泡成形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原本特征即耐摩耗性、自身润滑性、耐冲击性,以此为主的机械强度的物性会大幅度降低等,就目前而言,存在的实际状况是作为实际制品,还尚未流通。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一种将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供给到挤压机的固体输选部和/或液体输送部,得到发泡体的技术。然而,为了将二氧化碳供给固体输送部,需要在螺杆驱动轴和原料供给用漏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发泡体,其由粘均分子量为30万~10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发泡得到,其特征在于:    该发泡体的密度为0.02~0.7g/cm↑[3],在用该发泡体的密度ρ(g/cm↑[3])近似表示温度-40℃下的拉伸冲击值X(kJ/m↑[2])的下式(1)中,系数A为75~1500:    X=A×ρ  (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茂雄有本昌司江里口真男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