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直角开门的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722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直角开门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底架、轿架底梁、轿顶、轿厢上梁、辅助上梁、轿厢立柱、轿厢门、轿厢立面和轿厢角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梯轿厢在轿底架和轿顶上均采用交叉的十字形安装两轿架底梁和轿厢上梁与辅助上梁,可使得电梯轿厢相对仅设有一根上梁的电梯轿厢具有更好的平衡性;此电梯轿厢相对轿厢的中心在四个侧面均具有良好的对称性,从而无论在电梯的哪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上设置轿厢门,在电梯轿厢的上下运行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平衡性能;轿厢立面与轿厢角面组成八边形结构,使得电梯轿厢无论在哪个或者多个轿厢立面的位置设置轿厢门,均不会对彼此轿厢立面位置的轿厢门造成影响。

Elevator car capable of opening at right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car door can be rectangular, including car chassis, car frame bottom beam, car roof, car, car auxiliary beam and beam column, the car door, the car and the car horn surface elev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the elevator car in the car chassis and the car roof adopts cross cross two installation of car frame and car bottom beam beam and auxiliary beam, the balance of the elevator car can make the elevator car is provided with only a relatively better beam; the lift the car relative to the center of car has good symmetry in four sides, and whether the car door is arranged in the elevator which two mutually perpendicular sides, operation can maintain a good balance of performance in the elevator car; the car with the car opposite angle surface consisting of eight sides shaped structure, so that the elevator car door is arranged in either one or more car vertical position, the impact will be on each other car position of the car door fac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直角开门的电梯轿厢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具体为一种可直角开门的电梯轿厢,属于电梯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梯轿厢的开门位置通常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一个方向或者相対的两个方向上,也存在少部分的电梯轿厢的开门位置是在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或电梯轿厢的三个位置方向上,电梯轿厢的开门设置在彼此垂直的方向或者电梯轿厢三个位置方向上的电梯轿厢其轿架及轿厢的结构是不对称的,这种电梯轿厢的轿架结构基本上均采用背包式结构或仅用通用的一个上梁和下梁,后通过立柱将上梁和下梁进行连接,其立柱一般放置在轿厢的对角上。而背包式结构的轿厢其整体受力不均衡,其采用通用的轿架结构而仅变换立柱及上下梁位置,由于轿架整体的不对称性,使得此种轿架结构在需要进行开门方向的变换时极不方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直角开门的电梯轿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直角开门的电梯轿厢。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直角开门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底架和轿顶,所述轿底架和所述轿顶间设有若干轿厢立柱,且两相邻的轿厢立柱间设有轿厢立面;所述轿底架上设有彼此垂直的两根轿架底梁;所述轿顶上设有轿厢上梁,且轿厢上梁与两根轿架底梁中的一根平行;所述轿厢上梁连接与之相互垂直的辅助上梁;所述轿厢立面两个彼此垂直的位置处设有两个轿厢门;两相邻的所述轿厢立面之间还设有轿厢角面,且轿厢角面垂直于轿底架和轿顶。优选的,所述轿底架和所述轿顶与两个轿架底梁、轿厢上梁以及辅助上梁之间均采用交叉的十字形安装。优选的,所述轿厢立面设有四个,且轿厢立面间的轿厢角面组成一个八边形。优选的,所述轿架底梁、所述轿厢上梁和所述辅助上梁均连接两个相对的轿厢角面,且轿架底梁、轿厢上梁以及辅助上梁均呈十字形设置。优选的,所述轿厢上梁的整体宽度大于所述辅助上梁的宽度。优选的,所述轿厢门采用旁开门的形式或者中分开门的形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电梯轿厢在轿底架和轿顶上均采用交叉的十字形安装两轿架底梁和轿厢上梁与辅助上梁,可使得电梯轿厢相对仅设有一根上梁的电梯轿厢具有更好的平衡性;此电梯轿厢相对轿厢的中心在四个侧面均具有良好的对称性,从而无论在电梯的哪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上设置轿厢门,在电梯轿厢的上下运行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平衡性能;轿厢立面与轿厢角面组成八边形结构,使得电梯轿厢无论在哪个或者多个轿厢立面的位置设置轿厢门,均不会对彼此轿厢立面位置的轿厢门造成影响,也不影响其平衡性能;轿厢门采用从侧面旁开门或者从中间分开门的形式,且均不会对电梯门的开启或平衡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轿底架,11、轿架底梁,2、轿顶,21、轿厢上梁,22、辅助上梁,3、轿厢立柱,4、轿厢门,5、轿厢立面,6、轿厢角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可直角开门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底架1和轿顶2;所述轿底架1和所述轿顶2相互对立设置,且轿底架1和轿顶2间设有若干轿厢立柱3;所述两相邻的轿厢立柱3间设有轿厢立面5,且轿厢立面5均位于轿底架1和轿顶2同一矩形的四边上;所述轿底架1上设有彼此垂直的两根轿架底梁11;所述轿顶2上设有轿厢上梁21;所述轿厢上梁21与两根轿架底梁11中的一根平行;所述轿厢上梁21连接与之相互垂直的辅助上梁22;所述轿厢立面5两个彼此垂直的位置处设有两个轿厢门4;两相邻的所述轿厢立面5之间还设有轿厢角面6;所述轿厢角面6垂直于轿底架1和轿顶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轿底架1和所述轿顶2与两个轿架底梁11、轿厢上梁21以及辅助上梁22之间均采用交叉的十字形安装,可使得电梯轿厢相对仅设有一根上梁的电梯轿厢具有更好的平衡性,且此电梯轿厢相对轿厢的中心在四个侧面均具有良好的対称性,从而无论在电梯的哪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上设置轿厢门4,在电梯轿厢的上下运行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平衡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轿厢立面5设有四个,且轿厢立面5间的轿厢角面6组成一个八边形,八边形的电梯轿厢设置使得无论在哪个或者多个轿厢立面5的位置设置轿厢门4,均不会对彼此轿厢立面5位置的轿厢门4造成影响,也不影响其平衡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轿架底梁11、所述轿厢上梁21和所述辅助上梁22均连接两个相对的轿厢角面6,且轿架底梁11、轿厢上梁21以及辅助上梁22均呈十字形设置,其交叉中心位于电梯轿厢的中轴线上,在可增强电梯轿厢的整体承重性能后,亦可更好的保持其平稳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轿厢上梁21的整体宽度大于所述辅助上梁22的宽度,使得轿厢的整体结构更为稳固,连接更为容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轿厢门4采用旁开门的形式或者中分开门的形式,在此电梯轿厢中可设置彼此垂直的两个轿厢门4,此轿厢门4采用从侧面旁开门或者从中间分开门的形式设置均不会对电梯门的开启或平衡造成影响。本技术在使用时,在安装时,首先在底部安装相互垂直的轿架底梁11,然后在轿架底梁11上方使用螺栓固定轿底架1,在轿架底梁11底部架设起辅助上梁22,在轿底架1顶部架设起四个轿厢立柱3,安装完成后在轿厢立柱3之间固定起四面轿厢立面5,将轿厢角面6固定在相邻的轿厢立面5之间,在顶部盖上轿顶2便完成了对轿厢的安装,在轿顶2顶部焊接起轿厢上梁21,最后安装两扇轿厢门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直角开门的电梯轿厢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直角开门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底架(1)和轿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架(1)和所述轿顶(2)间设有若干轿厢立柱(3),且两相邻的轿厢立柱(3)间设有轿厢立面(5);所述轿底架(1)上设有彼此垂直的两根轿架底梁(11);所述轿顶(2)上设有轿厢上梁(21),且轿厢上梁(21)与两根轿架底梁(11)中的一根平行;所述轿厢上梁(21)连接与之相互垂直的辅助上梁(22);所述轿厢立面(5)两个彼此垂直的位置处设有两个轿厢门(4);两相邻的所述轿厢立面(5)之间还设有轿厢角面(6),且轿厢角面(6)垂直于轿底架(1)和轿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直角开门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底架(1)和轿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架(1)和所述轿顶(2)间设有若干轿厢立柱(3),且两相邻的轿厢立柱(3)间设有轿厢立面(5);所述轿底架(1)上设有彼此垂直的两根轿架底梁(11);所述轿顶(2)上设有轿厢上梁(21),且轿厢上梁(21)与两根轿架底梁(11)中的一根平行;所述轿厢上梁(21)连接与之相互垂直的辅助上梁(22);所述轿厢立面(5)两个彼此垂直的位置处设有两个轿厢门(4);两相邻的所述轿厢立面(5)之间还设有轿厢角面(6),且轿厢角面(6)垂直于轿底架(1)和轿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直角开门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架(1)和所述轿顶(2)与两个轿架底梁(11)、轿厢上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港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