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婷婷专利>正文

一种大棚栽培马铃薯的培育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941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1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栽培马铃薯的培育床,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板和固定在其底部的底座,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对称固定设有槽轮,位于同一侧的槽轮均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的内侧设有与槽轮卡接的卡块,所述皮带外侧等距设有支撑块,位于不同皮带上的支撑块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下方设有培育板,所述培育板顶部的两端均通过对称设有的连接杆与第三转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各结构间的配合,使作业员在地面上即可完成马铃薯的栽培工作,提高作业安全性和大棚的空间利用率。

Cultivating bed for cultivating potato in Greenhou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eenhouse cultivation of potato cultivation bed,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lat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and the base is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two,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rotating shafts,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located on the second axis, the first and second rotating shafts symmetrical fixed sheave sheave, located on the same side are connected via belt, the inner side of the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wheel clamping block, the outer belt is equidistantly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block, locat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lock is different on the belt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third rotating shaft arranged horizontally, below the the third shaft is provided with training board, the two ends of the top plate of the connecting rod are cultivating symmetrically arrange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haft through thir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enables the operator to complete the cultivation of potatoes on the ground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among the various structures, thereby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operation and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栽培马铃薯的培育床
本技术涉及培育床
,尤其涉及一种大棚栽培马铃薯的培育床。
技术介绍
马铃薯,又名土豆,是一种既可作蔬菜又可作粮食的农产品,在江浙地区通常春季播种,待蔬菜旺季的初夏收获,为了满足不同季节,人们对马铃薯的需求,人们一般采用大棚栽培;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大棚的空间利用率,人们一般会采用多层培育床进行马铃薯栽培,而这种多层培育床在有些情况下,作业员必须借用阶梯才能完成相似顶层培育床完成马铃薯栽培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棚栽培马铃薯的培育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栽培马铃薯的培育床,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板和固定在其底部的底座,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对称固定设有槽轮,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槽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的内侧设有与槽轮卡接的卡块,所述皮带外侧等距设有支撑块,位于不同皮带上的支撑块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下方设有培育板,所述培育板顶部的两端均通过对称设有的连接杆与第三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板,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通过法兰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设有制动装置。优选地,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上的棘轮,所述棘轮外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内侧壁等距设有多组相邻设置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转动连接与棘轮相对应的棘爪,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弹簧的一端与棘爪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均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连接桩。本技术中,启动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其上的槽轮转动,并通过与皮带上的卡块卡接,带动皮带和其上的支撑块移动,由于第三转轴与支撑块为转动连接,使得培育板通过连接杆始终绕第三转轴转动,而培育板也在其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水平,不会倾覆,保证其上的幼苗的完好性,同时作业员可根据需求将所需的培育板转动自己面前,站在地上即可完成马铃薯的栽培工作,不仅提高安全性也提高大棚的空间利用率,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各结构间的配合,使作业员在地面上即可完成马铃薯的栽培工作,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和大棚的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中:1支撑板、2底座、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槽轮、6皮带、7卡块、8支撑块、9第三转轴、10培育板、11连接杆、12放置台、13驱动电机、14棘轮、15固定套、16棘爪、17弹簧、18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大棚栽培马铃薯的培育床,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板1和固定在其底部的底座2,底座2上均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连接桩,用于与地面固定,两个支撑板1相对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第一转轴3位于第二转轴4的下方,制动装置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3上的棘轮14,棘轮14外设有固定套15,固定套15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固定套15内侧壁等距设有多组相邻设置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侧壁转动连接与棘轮14相对应的棘爪16,第二安装槽的内底部通过弹簧17连接支撑杆18,支撑杆18远离弹簧17的一端与棘爪16转动连接,在驱动电机13不工作时,能够通过棘爪16与棘轮14卡接,避免其回转,发生意外,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均对称固定设有槽轮5,位于同一侧的槽轮5通过皮带6连接,皮带6的内侧设有与槽轮5卡接的卡块7,皮带6外侧等距设有支撑块8,位于不同皮带6上的支撑块8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转轴9,第三转轴9的下方设有培育板10,培育板10顶部的两端均通过对称设有的连接杆11与第三转轴9固定连接,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放置台12,放置台12上设有驱动电机13,第一转轴3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板1,第一转轴3的一端通过法兰与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转轴3的另一端设有制动装置。本技术中,启动驱动电机13,带动第一转轴3转动,第一转轴3带动其上的槽轮5转动,并通过与皮带6上的卡块7卡接,带动皮带6和其上的支撑块8移动,由于第三转轴9与支撑块8为转动连接,使得培育板10通过连接杆11始终绕第三转轴9转动,而培育板10也在其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水平,不会倾覆,保证其上的幼苗的完好性,同时作业员可根据需求将所需的培育板10转动自己面前,站在地上即可完成马铃薯的栽培工作,不仅提高安全性也提高大棚的空间利用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大棚栽培马铃薯的培育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棚栽培马铃薯的培育床,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板(1)和固定在其底部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相对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3)位于第二转轴(4)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均对称固定设有槽轮(5),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槽轮(5)通过皮带(6)连接,所述皮带(6)的内侧设有与槽轮(5)卡接的卡块(7),所述皮带(6)外侧等距设有支撑块(8),位于不同皮带(6)上的支撑块(8)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转轴(9),所述第三转轴(9)的下方设有培育板(10),所述培育板(10)顶部的两端均通过对称设有的连接杆(11)与第三转轴(9)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放置台(12),所述放置台(12)上设有驱动电机(13),所述第一转轴(3)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板(1),所述第一转轴(3)的一端通过法兰与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的另一端设有制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栽培马铃薯的培育床,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板(1)和固定在其底部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相对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3)位于第二转轴(4)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均对称固定设有槽轮(5),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槽轮(5)通过皮带(6)连接,所述皮带(6)的内侧设有与槽轮(5)卡接的卡块(7),所述皮带(6)外侧等距设有支撑块(8),位于不同皮带(6)上的支撑块(8)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转轴(9),所述第三转轴(9)的下方设有培育板(10),所述培育板(10)顶部的两端均通过对称设有的连接杆(11)与第三转轴(9)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放置台(12),所述放置台(12)上设有驱动电机(13),所述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邓婷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