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798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1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重量比为1‑80:80‑1,能同时防治小麦赤霉病及小麦白粉病。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cyanogen ester and phenyl keto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JS399-19 and benzene cycloheximide, JS399-19 benzene and cycloheximide weight ratio of 1 80:80 1, can also control wheat scab and powdery mild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杀菌剂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含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于防治小麦病害的应用。
技术介绍
:氰烯菌酯(phenamacril),试验号:JS399-19,化学名称为: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由江苏省农药研究所合成,是具有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的新型杀菌剂。该药剂耐雨水冲刷,具有良好的内吸穿透性能及优异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氰烯菌酯对镰刀菌属的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等均有很高的生物活性,适用于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和西瓜枯萎病等作物病害的有效防治。苯菌酮是巴斯夫公司开发的二苯酮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子囊菌亚门的多种病害,尤其对农作物白粉病有特效,对各类白粉病有保护、治疗、铲除和抑制产孢的作用。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类栽培作物,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谷类作物常常面临赤霉病、白粉病等真菌病害的威胁。在世界谷类种植区均会发生这些病害,严重影响谷类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由于抗病育种受到基因资源库的限制,目前化学防治仍是唯一有效的防控措施。随着长期大量使用作用机理单一的选择性杀菌剂,自然界的病原真菌群体中出现了抗药性,使用效果逐年下降。专利技术人通过近30年的抗药性监测,发现中国华东地区对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镰刀菌已经形成优势群体,常用的多菌灵、硫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基本丧失了对麦类赤霉病的防治价值。同时还因为抗药性病菌产生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毒素)的能力是敏感菌株的5倍以上,日益加重了中国麦类赤霉病的危害和食品安全的风险。农民为了减少产量损失,往往加倍使用多菌灵等杀菌剂,进一步加剧了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DON毒素,又称呕吐毒素,是镰刀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是污染粮食的主要真菌毒素。近年来随着镰孢菌单族毒素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镰孢菌毒素及其衍生物形成过程中参与合成和调控的部分基因逐步清楚,目前发现与镰孢菌单簇毒素的合成有关的基因至少有12~16个,包括编码trichodiene合成酶(Tri5)、P450单加氧酶(Tri4,Tri13)、15-O-乙酰基转移酶(Tri3)、转录因子(Tri6,Tri10)、毒素输送泵(Tri12)酯酶(Tri8)、4-O-乙酰基转移酶(Tri7),还有几个未知功能的编码不同蛋白质的基因(Tri9,Tri14),另外4个基因(Tri101,Tri1,Tri15和Tri16)则不在该基因簇内。已知Tri5基因编码单端孢霉二烯合酶,催化tFPP合成单端孢霉二烯,是进入单族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第一步反应。Tri5能引人关注不仅是因为它是第一个被克隆的单族毒素合成基因,而且在于它位于单族毒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中心位置。Tri6编码一个含有217个氨基酸的蛋白,该蛋白羧基端有3个锌指结构区域,与Tri5启动子结合,主要功能是调节所有与单簇毒素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是一个正调控因子,但在缺少Tri6产物时存在可激活Tri5进行低水平转录的其他因子。Tri4编码的蛋白由520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中含有所有细胞色素P450中保守的氨基酸序列,可能在毒素合成过程中具有C-2、C-11、C-12、C-13等多功能加氧作用,它催化单端孢酶烯簇毒素合成过程中单端孢霉二烯的第一次加氧反应。Tri12是编码单族毒素输出泵蛋白的基因,在毒素的生物合成中起输出单族毒素的作用。Tri101编码3-O-乙酰基转移酶催化形成C-3-乙酰化环,单独位于一个新的基因位点,是镰孢菌的一种自我保护基因,因为它的表达产物3-O-乙酰基转移酶能将单族毒素转化成乙酰化的低毒性的化合物,从而避免自身的中毒反应。不同镰刀菌菌株产生毒素的种类和数量差别很大,而培养基组成、培养的温度、pH值、菌种接种量等都对毒素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张艳军对小麦赤霉病菌DON毒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病粒中DON毒素含量与病害发病程度不呈正相关,如在单位菌丝侵染剂量下,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小麦赤霉病菌菌株产毒能力是敏感菌株的3-5倍。周明国研究团队在研究镰刀菌DON毒素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中,令人惊讶地发现井冈霉素在一定处理剂量下能调控小麦赤霉病菌DON毒素生物合成早期途径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广泛发生的世界性病害,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白粉病,目前主要依赖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然而,长期使用单一种类的杀菌剂会使病害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治效果降低。目前,对于易产生抗性的病害的防治,主要办法是开发与现有农药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成分或已有农药品种之间的复配,而前者由于所需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而且目前开发速度远远比不上抗药性产生的速度。因此,对于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品种进行混配时一种较佳的选择,通过合理的复配,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分用量,节约成本,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进而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农药对食物和环境的污染。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对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将氰烯菌酯和苯菌酮进行复配在一定的范围内既能同时防治小麦赤霉病及小麦白粉病,而且能显著降低用药用量,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含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氰烯菌酯和苯菌酮为有效成分,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重量比为1-80:80-1,优选的重量比为1-40:40-1,更进一步优选为1-20:20-1,特别是1:10-10:1;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累积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85%,优选为20%-75%;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等病害;组合物和农药制剂上允许的常规助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例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复配后,兼具治疗和保护作用,能同时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小麦白粉病,显著降低了用药用量,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活性成分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在有效防治作物病害的同时,可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有利于延缓农药活性成分的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1、制剂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用下列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使用有效成分的原药均为市购。实施例1、61%氰烯菌酯·苯菌酮可湿性粉剂(60:1)氰烯菌酯60%,苯菌酮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木质素磺酸钠7%,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硅藻土补足至100%。将氰烯菌酯、苯菌酮、润湿分散剂、填料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搅拌30min既得。实施例2、45%氰烯菌酯·苯菌酮水分散粒剂(1:8)氰烯菌酯5%,苯菌酮40%,木质素磺酸盐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硫酸钠10%,氯化铵3%,高岭土补足至100%。将氰烯菌酯、苯菌酮、润湿分散剂、崩解剂、填料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搅拌30min,经捏合,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既得。实施例3、30%氰烯菌酯·苯菌酮悬浮剂(1:2)氰烯菌酯10%,苯菌酮2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7%,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黄原胶2%,乙二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氰烯菌酯和苯菌酮为有效成分,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重量比为1‑80:8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氰烯菌酯和苯菌酮为有效成分,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重量比为1-80:80-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重量比优选的重量比为1-40:40-1,更进一步优选为1-20:20-1,特别是1:10-10:1。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氰烯菌酯和苯菌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国段亚冰杨莹李涛赵东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