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466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9:09
一种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的制备;步骤二:功能化碳的制备;步骤三: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不仅分散性好,吸液能力强,而且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进一步制备的三元材料电池在低温下的充放电性能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负极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三元材料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较高、续航里程较长等特点而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中的主流电池。在常温环境中,三元材料电池具有优异的充电性能和倍率性能。然而,在低温环境中三元材料电池充电恒流比和放电比率急剧降低,导致使用三元材料电池的电动汽车在低温地区的推广使用受到阻碍。负极材料结构和组成对三元材料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有较大影响。目前,高容型石墨是三元材料电池中主要的负极材料,高容型石墨克容量较大,可以保证三元材料电池首次放点效率及能量密度达标。然而,高容型石墨在低温环境中对电解液吸液性较差,锂离子在负极石墨表面嵌入/脱出受阻,导致三元材料电池低温充放电性能较差。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不仅分散性好,吸液能力强,而且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进一步制备的三元材料电池在低温下的充放电性能良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的制备(1)先称取一定质量石墨及浓硝酸加入容器中充分搅拌,再分批加入高锰酸钾充分搅拌后形成第一混合物,然后将第一混合物在第一预设温度下搅拌第一预设时间后,再将第一混合物在第二预设温度下搅拌第二预设时间,再在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与双氧水的混合液搅拌第三预设时间后形成第二混合物,再将第二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对第二混合物进行清洗,直至第二混合物呈中性,最后将呈中性的第二混合物进行常温干燥,得到氧化石墨。(2)先按一定质量比分别将碳纳米管与(1)中得到的氧化石墨加入乙醇溶液中形成第三混合物,然后将第三混合物超声处理第四预设时间后置于容器中,再将第三混合物在第三预设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第五预设时间后,对第三混合物进行抽滤,得到第一产物,最后将所得第一产物置于第四预设温度下进行干燥第六预设时间后,得到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步骤二:功能化碳的制备(3)先称取一定质量碳材料及浓硝酸加入容器中充分搅拌,再分批加入高锰酸钾充分搅拌后形成第四混合物,然后将第四混合物在第五预设温度下搅拌第七预设时间后,再将第四混合物在第六预设温度下搅拌第八预设时间,再在第四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与双氧水的混合液搅拌第九预设时间后形成第五混合物,再将第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对第五混合物进行清洗,直至第五混合物呈中性,最后将呈中性的第五混合物进行常温干燥,得到氧化后的碳材料。(4)先按一定质量比分别将醋酸和(3)中得到的氧化后的碳材料置于容器中,再加入五水合硝酸铋(质量为氧化后的碳材料的0.1-0.2倍)形成第六混合物,然后在第六混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搅拌后,将第六混合物在第七预设温度下干燥第十预设时间,最后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洗涤后进行干燥,得到功能化碳。步骤三: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5)先将步骤一的(2)中所得到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与步骤二的(4)中所得到的功能化碳按一定质量比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第七混合物,然后将第七混合物超声处理第十一预设时间后,再将第七混合物转移至容器中在第八预设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第十二预设时间后,对第七混合物进行抽滤得到第二产物,并将第二产物在第九预设温度下进行干燥第十三预设时间,最后将第二产物进行研磨后,得到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具体的,步骤一的(1)中所述的第一预设温度为:40℃-50℃,第一预设时间为:1h-2h;第二预设温度为:80℃-90℃,所述的第二预设时间为:1h-2h;所述的第三预设时间为:2h-4h。具体的,步骤一的(2)中所述的碳纳米管与(1)中得到的氧化石墨的质量比为:1:10-12。具体的,步骤一的(2)中所述的第四预设时间为:1h-2h,第三预设温度为:80℃-100℃,第五预设时间:12-15h,第四预设温度为:60℃-80℃,第六预设时间为:12h-15h。具体的,步骤二的(3)中所述的第五预设温度为:40℃-50℃,第七预设时间为:1h-2h,第六预设温度为:80℃-90℃,第八预设时间为:1h-2h,第九预设时间为:2h-4h。具体的,步骤二的(4)中所述的醋酸和(3)中得到的氧化后的碳材料的质量比为:1:1-2。具体的,步骤二的(4)中所述的第七预设温度为:100℃-120℃,第十预设时间为:20h-24h。具体的,步骤三的(5)中所述的步骤一的(2)中所得到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与步骤二的(4)中所得到的功能化碳的质量比为:40-42:1。具体的,步骤三的(5)中所述的第十一预设时间为:30min-60min,第八预设温度为:100℃-120℃,第十二预设时间为:16h-18h,第九预设温度为:60℃-80℃,第十三预设时间为:6h-8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不仅分散性好,吸液能力强,而且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进一步制备的三元材料电池在低温下的充放电性能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三元材料电池的负极材料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制备的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SEM图。图2为传统三元材料电池的负极材料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制备的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FT=IR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的制备(1)先称取一定质量石墨及浓硝酸加入容器中充分搅拌,再分批加入高锰酸钾充分搅拌后形成第一混合物,然后将第一混合物在第一预设温度下搅拌第一预设时间后,再将第一混合物在第二预设温度下搅拌第二预设时间,再在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与双氧水的混合液搅拌第三预设时间后形成第二混合物,再将第二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对第二混合物进行清洗,直至第二混合物呈中性,最后将呈中性的第二混合物进行常温干燥,得到氧化石墨。(2)先按一定质量比分别将碳纳米管与(1)中得到的氧化石墨加入乙醇溶液中形成第三混合物,然后将第三混合物超声处理第四预设时间后置于容器中,再将第三混合物在第三预设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第五预设时间后,对第三混合物进行抽滤,得到第一产物,最后将所得第一产物置于第四预设温度下进行干燥第六预设时间后,得到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步骤二:功能化碳的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的制备(1)先称取一定质量石墨及浓硝酸加入容器中充分搅拌,再分批加入高锰酸钾充分搅拌后形成第一混合物,然后将第一混合物在第一预设温度下搅拌第一预设时间后,再将第一混合物在第二预设温度下搅拌第二预设时间,再在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与双氧水的混合液搅拌第三预设时间后形成第二混合物,再将第二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对第二混合物进行清洗,直至第二混合物呈中性,最后将呈中性的第二混合物进行常温干燥,得到氧化石墨;(2)先按一定质量比分别将碳纳米管与(1)中得到的氧化石墨加入乙醇溶液中形成第三混合物,然后将第三混合物超声处理第四预设时间后置于容器中,再将第三混合物在第三预设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第五预设时间后,对第三混合物进行抽滤,得到第一产物,最后将所得第一产物置于第四预设温度下进行干燥第六预设时间后,得到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步骤二:功能化碳的制备(3)先称取一定质量碳材料及浓硝酸加入容器中充分搅拌,再分批加入高锰酸钾充分搅拌后形成第四混合物,然后将第四混合物在第五预设温度下搅拌第七预设时间后,再将第四混合物在第六预设温度下搅拌第八预设时间,再在第四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与双氧水的混合液搅拌第九预设时间后形成第五混合物,再将第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对第五混合物进行清洗,直至第五混合物呈中性,最后将呈中性的第五混合物进行常温干燥,得到氧化后的碳材料;(4)先按一定质量比分别将醋酸和(3)中得到的氧化后的碳材料置于容器中,再加入五水合硝酸铋(质量为氧化后的碳材料的0.1‑0.2倍)形成第六混合物,然后在第六混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搅拌后,将第六混合物在第七预设温度下干燥第十预设时间,最后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洗涤后进行干燥,得到功能化碳;步骤三: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5)先将步骤一的(2)中所得到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与步骤二的(4)中所得到的功能化碳按一定质量比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第七混合物,然后将第七混合物超声处理第十一预设时间后,再将第七混合物转移至容器中在第八预设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第十二预设时间后,对第七混合物进行抽滤得到第二产物,并将第二产物在第九预设温度下进行干燥第十三预设时间,最后将第二产物进行研磨后,得到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的制备(1)先称取一定质量石墨及浓硝酸加入容器中充分搅拌,再分批加入高锰酸钾充分搅拌后形成第一混合物,然后将第一混合物在第一预设温度下搅拌第一预设时间后,再将第一混合物在第二预设温度下搅拌第二预设时间,再在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与双氧水的混合液搅拌第三预设时间后形成第二混合物,再将第二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对第二混合物进行清洗,直至第二混合物呈中性,最后将呈中性的第二混合物进行常温干燥,得到氧化石墨;(2)先按一定质量比分别将碳纳米管与(1)中得到的氧化石墨加入乙醇溶液中形成第三混合物,然后将第三混合物超声处理第四预设时间后置于容器中,再将第三混合物在第三预设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第五预设时间后,对第三混合物进行抽滤,得到第一产物,最后将所得第一产物置于第四预设温度下进行干燥第六预设时间后,得到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步骤二:功能化碳的制备(3)先称取一定质量碳材料及浓硝酸加入容器中充分搅拌,再分批加入高锰酸钾充分搅拌后形成第四混合物,然后将第四混合物在第五预设温度下搅拌第七预设时间后,再将第四混合物在第六预设温度下搅拌第八预设时间,再在第四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与双氧水的混合液搅拌第九预设时间后形成第五混合物,再将第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对第五混合物进行清洗,直至第五混合物呈中性,最后将呈中性的第五混合物进行常温干燥,得到氧化后的碳材料;(4)先按一定质量比分别将醋酸和(3)中得到的氧化后的碳材料置于容器中,再加入五水合硝酸铋(质量为氧化后的碳材料的0.1-0.2倍)形成第六混合物,然后在第六混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搅拌后,将第六混合物在第七预设温度下干燥第十预设时间,最后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洗涤后进行干燥,得到功能化碳;步骤三:功能化碳包覆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5)先将步骤一的(2)中所得到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与步骤二的(4)中所得到的功能化碳按一定质量比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第七混合物,然后将第七混合物超声处理第十一预设时间后,再将第七混合物转移至容器中在第八预设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第十二预设时间后,对第七混合物进行抽滤得到第二产物,并将第二产物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泛明黎明旭焦奇方伍伟许辉饶睦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