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595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背夹,包括壳体,用于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固定和保护,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储能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充放电控制电路,用于对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天线单元;近距离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实现近距离通信;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以将近距离通信模块接收的信息输出给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电磁屏蔽装置,设置在储能电池和天线单元之间,用于对储能电池和天线单元进行电磁屏蔽。上述多功能背夹,壳体可以实现基本的对智能移动终端的固定和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并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移动终端变得功能多样化和人性化。人们对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需求已经不仅仅限于打电话、发短信等基本的通信功能,近距离的无线支付、身份认证等多样化个性化的功能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然而部分传统的移动终端并不具备近距离通信功能,从而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的多功能背夹,还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一种多功能背夹,包括壳体,用于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固定和保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储能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充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天线单元;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实现近距离通信;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连接,以将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接收的信息输出给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电磁屏蔽装置,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之间,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进行电磁屏蔽。上述多功能背夹,壳体可以实现基本的对智能移动终端的固定和保护作用。同时壳体内还设置有储能电池和充放电控制电路,从而使得背夹还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并且,上述多功能背夹的壳体内还设置有近距离通信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从而可以通过近距离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近距离通信并将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输出给智能移动终端,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因此,传统的智能移动终端也可以利用该多功能背夹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上述多功能背夹中在储能电池和近距离通信模块的天线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电磁屏蔽装置,从而可以减少储能电池和天线单元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产品稳定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屏蔽装置为由导磁材料制备而成的电磁屏蔽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单元、所述电磁屏蔽装置和所述储能电池依次水平并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储能电池的电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毫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单元叠放于所述储能电池上方;所述电磁屏蔽装置叠放于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之间;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储能电池的电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毫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为NFC模块;所述天线单元为NFC天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近距离读写模块和近距离感应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有线电连接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有线电连接模块用于实现所述多功能背夹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之间的电连接和数据传输;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多功能背夹和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多功能背夹的工作进行控制;所述主控制模块内还设有存储单元,用于对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本体,还包括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背夹。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背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壳体内的电气部件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近距离读写模块的结构框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近距离感应模块的结构框图;图6为一实施例中的天线单元和储能电池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天线单元和储能电池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背夹的结构示意图。该多功能背夹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在壳体100的电气部件。壳体100用于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固定和保护,如图1所示。智能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ipod等。可以理解,壳体100的结构可以根据所需要适配的智能移动终端的结构和尺寸进行设计确定。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外侧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些防滑纹路或者图案等,以增加美观性。壳体100内的电气部件包括储能电池210、充放电控制电路220、近距离通信模块230、数据传输模块240和电磁屏蔽装置250,如图2所示。储能电池210用于存储或者释放电能。充放电控制电路220则用于对储能电池210进行充放电控制。具体地,充放电控制电路220包括第一接口220、第二接口224和控制单元226,如图3所示。第一接口220用于与电源适配器或者外部电源连接。控制单元226用于将第一接口220输入电源进行电压转换后向储能电池210进行充电。第二接口224用于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控制单元226可以在第二接口224连接智能移动终端后或者在接收到放电指令后,将储能电池210输出的电能转换为智能移动终端所能接收的电压后向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充电。通过储能电池210和充放电控制电路220可以实现移动电源的功能,从而使得背夹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接口224可以直接与智能移动终端上的充电接口连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接口224也可以通过数据线或者无线充电端口向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此时,智能移动终端并不限于多功能背夹所能够适配的智能移动终端,还为其他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或者具有适配充电接口的智能移动终端。在本实施例中,储能电池210还用于向壳体100内的其他电气部件供电,以维持其他电气部件的正常工作。近距离通信模块230用于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从而通过数据传输模块240将接收到的数据输出给智能移动终端,进而实现对智能移动终端的近距离通信功能的扩展。也即,传统的智能移动终端也可以通过上述多功能背夹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近距离通信模块230可以为NFC模块。数据传输模块240包括有线电连接模块242和无线通信模块244。有线电连接模块242可以与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供电连接以及数字信号连接。有线电连接模块242可以为UBS接口,也可以为light接口等。无线通信模块244则用于与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模块244可以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等。在本实施例中,近距离通信模块230包括近距离读写模块232和近距离感应模块234。近距离读写模块232用于作为读卡器,对其他近距离通信设备进行读写操作。近距离感应模块234则可以作为近距离标签使用,以供其他读卡设备进行读写操作。通过同时设置近距离读写模块232和近距离感应模块234,使得多功能背夹既具有读卡器功能,还可以作为近距离标签使用。近距离读写模块232包括数据接收和发送单元410、距离控制单元420和天线单元430,如图4所示。数据接收和发送单元410用于完成信号的转换、数据处的处理。距离控制单元420用于完成信号辐射强度的控制,以满足可控距离内数据信息的交换处理。天线单元430可以为NFC13.56M天线。天线单元430可以为绕线圈形式、FPC或者PCB形式。天线单元430可以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背夹,包括壳体,用于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固定和保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储能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充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天线单元;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实现近距离通信;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连接,以将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接收的信息输出给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电磁屏蔽装置,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之间,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进行电磁屏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背夹,包括壳体,用于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固定和保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储能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充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天线单元;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实现近距离通信;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连接,以将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接收的信息输出给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电磁屏蔽装置,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之间,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进行电磁屏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装置为由导磁材料制备而成的电磁屏蔽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所述电磁屏蔽装置和所述储能电池依次水平并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储能电池的电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仁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久和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