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该座体所具的基座两侧同向延伸有支臂,且基座与两个支臂间形成有对接空间,再于基座底部设有穿置部,基座前方壁面且位于穿置部上方设有至少一个伸入至对接空间内的对接板,且对接板表面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该电路板一侧设有定位于穿置部并伸至对接空间内的插接部,且插接部两侧朝内设有供两个支臂定位的剖槽,其插接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多个上排端子及多个下排端子,且插接部表面并位于多个上排端子间形成有至少一个迭合于对接板下方处的平坦部,平坦部后方设有供多个导电端子焊接的多个接点,由于座体内直接穿设有电路板,可使整体高度降低,以符合轻、薄、短、小的要求,进而达到降低整体制造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座体的基座两侧同向延伸有支臂,且基座与两个支臂间形成有对接空间,再于基座底部的穿置部中直接穿设定位有伸入至对接空间内的电路板,以降低整体高度,进而减少制造成本。
技术介绍
在科技不断创新进步的时代,许多新时代产物的制造、生产或使用均与电子技术息息相关,也有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电子技术的创新手法、高超技艺来达到更完善的境界,所以在生活环境的周遭会有许多的物品与电子技术脱离不了关系,因此,计算机成为现代人所必须使用的新时代产物,在工作中、生活中及娱乐方面都会利用到计算机,也使计算机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另外,计算机包括桌面计算机及笔记电脑两种类型,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其皆朝着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以方便使用者携带及使用,因而使笔记本电脑的体积尺寸受到许多限制,其内部设置各种电子元件的空间也相对缩小,则必须利用笔记本电脑内部有限的空间来组装笔记本电脑所需的各种电子元件,其中,硬盘为笔记本电脑用于储存各种程序、数据的重要元件,将硬盘组装于笔记本电脑的主板上时,必须利用硬盘上的连接接口与主板上的电连接器连接结合,以利用电连接器将数据、信号与硬盘及主板相互传输。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电连接器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电连接器在带宽上已逐渐不敷使用,因此,扩展电连接器的带宽与兼容性已成为共识,所以SFF委员会(SmallFormFactorCommittee)即公布出一种SFF-8639规范的电连接器,其主要是一种多协议、多功能端口,可兼用于单端口型式的SATA接口、双端口型式的新一代SATAExpress接口、双端口型式的SAS接口、多线合一(Multi-Link)的SAS接口,以及最多四Lane的PCIe接口,仅需一种端口,即能同时支持PCIe、SATA、SAS和SATAExpress等四种规格,但是,目前主板上所使用的插座型式SFF-8639电连接器中,于座体一侧凸设有至少一个隔板,且隔板上、下表面分别穿设有多个端子,多个端子的另一侧延伸出座体外部,再将座体固定于主板上,且使多个端子焊设于主板上以形成电性连接,然而,为了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趋势,所以机壳内部的空间必需锱铢计较,以致于现有的电连接器亦需随之缩小化及轻薄化。因此,如何设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案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问题,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电连接器。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该座体所具的基座两侧同向延伸有支臂,并于基座与两个支臂间形成有对接空间,且基座底部设有穿置部,基座前方壁面且位于穿置部上方凸设有至少一个伸入至对接空间内的对接板,再于对接板上表面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该电路板所具的插接部定位在穿置部中且伸入至对接空间内,并于插接部两侧分别朝内剖设有供两个支臂定位的剖槽,再于电路板所具的插接部上、下表面分别定位有多个上排端子及多个下排端子,且插接部上表面且位于多个上排端子间形成有至少一个迭合于对接板下方处的平坦部,再于平坦部后方设有供多个导电端子焊接的多个接点,由于座体直接穿设有电路板,其可使整体高度降低且更为薄型化,且亦可减少使用构件,以降低材料、组装上的成本,进而降低整体制造成本,达到使产品更具竞争力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该插固组件利用焊料将上方弯折的片体焊固于主板所对应的多个焊点上,即可通过片体端面朝内凹设的缺槽来增加其结合面积,且过多的高温液态焊料所产生的溢锡现象便可通过缺槽集中堆积,以避免焊料向外蔓延,进而达到增加焊固强度及抗剪强度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座体及电路板,其中:该座体具有一基座,并于基座两侧同向延伸有支臂,且基座与两个支臂间形成有对接空间,再于基座底部设有穿置部,基座前方壁面且位于穿置部上方处凸设有至少一个伸入至对接空间内的对接板,且对接板上表面穿设有多个导电端子,再于多个导电端子一侧延伸有定位于对接板上的对接侧,多个导电端子的另一侧延伸有伸出至基座后方处的焊接侧;该电路板一侧凸设有定位于穿置部中且伸入至对接空间内的插接部,并于插接部两侧分别向内剖设有供两个支臂定位的两个剖槽,插接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定位有多个上排端子和多个下排端子,且插接部上表面位于多个上排端子间形成有至少一个迭合于对接板下方处的至少一个平坦部,再于至少一个平坦部后方设有供焊接侧电性连接的多个接点。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穿置部于基座底面由下朝上剖设有供插接部置入的凹槽。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穿置部为设有前、后贯穿且供插接部穿入的穿槽。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基座的对接板表面凹设有供多个导电端子的对接侧定位的多个端子槽,并于各端子槽后侧设有贯穿至基座外部且供导电端子穿过的穿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座体的两个支臂底部间连设有支撑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座体的两个支臂于相对内侧壁凹设有限位槽。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座体的两个支臂相对外侧壁面上、下剖设有插槽,且插槽内收纳有插固组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两个支臂的插固组件相对两侧延伸有使插固组件卡固于插槽内的挡止部,并于插固组件上方弯折延伸有延伸出插槽外部的片体,且片体端面朝内凹设有缺槽,该电路板位于两个剖槽外侧处设有供片体焊固的焊点。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座体的两个支臂的两侧朝外延伸凸设有凸块,且各凸块底面凸设有固定柱,该电路板位于两个剖槽外侧处设有供固定柱插入的固定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座体的多个导电端子位于对接侧及焊接侧间的两侧壁面设有齿状的卡持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线的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B线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10-对接空间;11-基座;111-穿置部;1111-凹槽;1112-穿槽;112-对接板;1121-端子槽;1122-穿孔;12-支臂;121-限位槽;122-插槽;123-插固组件;1231-挡止部;1232-片体;1233-缺槽;124-凸块;1241-固定柱;125-支撑板;13-导电端子;131-对接侧;132-焊接侧;133-卡持部;2-电路板;21-插接部;211-上排端子;212-下排端子;213-平坦部;22-剖槽;23-接点;24-固定孔;25-焊点。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1中A线的侧视剖面图及图1中B线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座体1及电路板2,其中:该座体1具有一基座11,并于基座11两侧同向延伸有支臂12,且基座11与两个支臂12间形成有对接空间10,再于基座11底部设有穿置部111,穿置部111于基座11底面由下朝上剖设有凹槽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座体及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具有一基座,并于基座两侧同向延伸有支臂,且基座与两个支臂间形成有对接空间,再于基座底部设有穿置部,基座前方壁面且位于穿置部上方处凸设有至少一个伸入至对接空间内的对接板,且对接板上表面穿设有多个导电端子,再于多个导电端子一侧延伸有定位于对接板上的对接侧,多个导电端子的另一侧延伸有伸出至基座后方处的焊接侧;该电路板一侧凸设有定位于穿置部中且伸入至对接空间内的插接部,并于插接部两侧分别向内剖设有供两个支臂定位的两个剖槽,插接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定位有多个上排端子和多个下排端子,且插接部上表面位于多个上排端子间形成有至少一个迭合于对接板下方处的至少一个平坦部,再于至少一个平坦部后方设有供焊接侧电性连接的多个接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座体及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具有一基座,并于基座两侧同向延伸有支臂,且基座与两个支臂间形成有对接空间,再于基座底部设有穿置部,基座前方壁面且位于穿置部上方处凸设有至少一个伸入至对接空间内的对接板,且对接板上表面穿设有多个导电端子,再于多个导电端子一侧延伸有定位于对接板上的对接侧,多个导电端子的另一侧延伸有伸出至基座后方处的焊接侧;该电路板一侧凸设有定位于穿置部中且伸入至对接空间内的插接部,并于插接部两侧分别向内剖设有供两个支臂定位的两个剖槽,插接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定位有多个上排端子和多个下排端子,且插接部上表面位于多个上排端子间形成有至少一个迭合于对接板下方处的至少一个平坦部,再于至少一个平坦部后方设有供焊接侧电性连接的多个接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穿置部于基座底面由下朝上剖设有供插接部置入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穿置部为设有前、后贯穿且供插接部穿入的穿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国斌,刘秀慧,
申请(专利权)人:欣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