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柱式直流电压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411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柱式直流电压发生器,它从上至下依次由均压罩、发生器本体和直流底座组成,发生器本体包括绝缘筒体、上固定罩及固定在上固定罩上并竖直设置于绝缘筒体内部的交流柱、直流柱和高压整流硅堆柱;高压整流硅堆柱分别与直流柱、交流柱电气连接;交流柱与直流柱之间的距离≥200mm;高压整流硅堆柱的转换结构件与极性转换装置相连,发生器本体密封设置,发生器本体内充满绝缘气体。该单柱式直流电压发生器结构紧凑,体积小,部件少、重量轻、运输方便,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柱式直流电压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直流高压试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柱式直流电压发生器。
技术介绍
直流电压发生器是直流高电压试验研究的必要设备。其功能是开展直流耐压、间隙放电、直流电晕、直流局放、直流极性转换、冲击叠加直流等的试验研究工作。在我国,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正如火似荼的发展。高压研究领域和生产企业已经重视直流高压的试验研究,国内的不少高压实验室都配备了直流高压发生器,为促进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高压直流电压发生器通常有两种,一种采用户内直流电压发生器,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由于受到结构影响,只能在室内空间有限移动,拆卸安装极为不便。第二种采用户外直流电压发生器,除了上述第一种缺点,还与地面基础固定,无法移动。随着国内外直流线路的增多,现场维护已成为必要环节,而两种直流电压发生器均无法满足现场的特高压直流相关科研试验研究。此外,现有的高压直流电压发生器不管哪种结构其部件数量至少上百种,总重量至少在15T以上,安装时间至少需要7天,安装繁琐。同时需要大量包装箱及卡车进行运输,当然运输费用也较昂贵。随着国家电网发展,有效提高维修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柱式直流电压发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柱式直流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从上至下依次由均压罩(1)、发生器本体(2)和直流底座(3)组成,所述发生器本体包括绝缘筒体(25)、上固定罩(21)及固定安装在上固定罩上并竖直设置于绝缘筒体内部的交流柱(23)、直流柱(24)和高压整流硅堆柱(22);所述交流柱与直流柱设置在绝缘筒体内部的一侧,高压整流硅堆柱设置在另一侧并与交流柱、直流柱的距离一致高压整流硅堆柱分别与直流柱、交流柱电气连接;所述交流柱包括滤波电容器、倍压电容器、设置在滤波电容器上的交流上支柱和设置在倍压电容器下的交流下支柱,所述滤波电容器设置在倍压电容器之上;所述直流柱包括滤波电容器,设置在滤波电容器上的直流上支柱和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柱式直流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从上至下依次由均压罩(1)、发生器本体(2)和直流底座(3)组成,所述发生器本体包括绝缘筒体(25)、上固定罩(21)及固定安装在上固定罩上并竖直设置于绝缘筒体内部的交流柱(23)、直流柱(24)和高压整流硅堆柱(22);所述交流柱与直流柱设置在绝缘筒体内部的一侧,高压整流硅堆柱设置在另一侧并与交流柱、直流柱的距离一致高压整流硅堆柱分别与直流柱、交流柱电气连接;所述交流柱包括滤波电容器、倍压电容器、设置在滤波电容器上的交流上支柱和设置在倍压电容器下的交流下支柱,所述滤波电容器设置在倍压电容器之上;所述直流柱包括滤波电容器,设置在滤波电容器上的直流上支柱和设置在滤波电容器下的直流下支柱;所述交流柱与直流柱之间的距离≥200mm;所述高压整流硅堆柱的极性转换结构件与极性转换装置相连,所述极性转换装置设置在所述直流底座内,采用快速插拔结构;所述发生器本体密封设置,所述发生器本体内充满绝缘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柱式直流电压发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义邓辉蔡德春陈先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绵竹西南电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