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401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型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螺丝、上夹片、下夹片、电源线进口、铜片一、开关盒、按钮、铜片二以及蓄电池,所述电源线进口安装在壳体左端面,所述下夹片安装在壳体内部左端面,所述上夹片安装在下夹片上侧,所述螺丝安装在上夹片上端面,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红外气体传感器电源线固定不牢固,容易出现脱落和虚接的问题,所述开关盒装配在按钮左侧,所述铜片一设置在开关盒内部右端面,所述铜片二设置在开关盒内部左端面,所述蓄电池装配在壳体内部,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红外气体传感器设计存在缺陷,无备用电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巧,适用范围广,精度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
本技术是一种微型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属于气体检测技术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红外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基于不同气体分子的近红外光谱选择吸收特性,利用气体浓度与吸收强度关系鉴别气体组分并确定其浓度的气体传感装置。现有技术中,气体传感器大部分仍然是催化燃烧原理或电化学原理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催化燃烧原理的气体传感器寿命短,容易中毒;电化学原理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容易受外界化学因素影响,同样存在着寿命短,漏液等缺点,且现有技术中红外气体传感器体积都比较大,适用范围小,所以现有技术中的气体传感器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急需一种微型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巧,适用范围广,精度高,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型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主体组件、电源线夹紧机构以及备用供电机构,所述主体组件由壳体、安装板、固定孔、红外气体传感器、报警灯、故障灯以及工作指示灯组成,所述壳体装配在安装板上端面,所述固定孔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型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主体组件、电源线夹紧机构(2)以及备用供电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由壳体(1)、安装板(3)、固定孔(4)、红外气体传感器(6)、报警灯(7)、故障灯(8)以及工作指示灯(9)组成,所述壳体(1)装配在安装板(3)上端面,所述固定孔(4)开设在安装板(3)上端面,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6)安装在壳体(1)前端面上,所述报警灯(7)、故障灯(8)以及工作指示灯(9)均设置在壳体(1)上端面,所述故障灯(8)安装在报警灯(7)左侧,所述工作指示灯(9)安装在故障灯(8)左侧;所述电源线夹紧机构(2)装配在壳体(1)左端面上,所述电源线夹紧机构(2)由螺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主体组件、电源线夹紧机构(2)以及备用供电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由壳体(1)、安装板(3)、固定孔(4)、红外气体传感器(6)、报警灯(7)、故障灯(8)以及工作指示灯(9)组成,所述壳体(1)装配在安装板(3)上端面,所述固定孔(4)开设在安装板(3)上端面,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6)安装在壳体(1)前端面上,所述报警灯(7)、故障灯(8)以及工作指示灯(9)均设置在壳体(1)上端面,所述故障灯(8)安装在报警灯(7)左侧,所述工作指示灯(9)安装在故障灯(8)左侧;所述电源线夹紧机构(2)装配在壳体(1)左端面上,所述电源线夹紧机构(2)由螺丝(21)、上夹片(22)、凹槽(23)、下夹片(24)以及电源线进口(25)组成,所述电源线进口(25)安装在壳体(1)左端面,所述下夹片(24)安装在壳体(1)内部左端面,所述上夹片(22)安装在下夹片(24)上侧,所述下夹片(24)上端面开设有两组凹槽(23),所述上夹片(22)下端面开设有两组凹槽(23),所述螺丝(21)安装在上夹片(22)上端面,所述螺丝(21)下端穿过上夹片(22)装配在下夹片(24)上端面;所述备用供电机构(5)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备用供电机构(5)由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辉姜杰邹健姜燕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乐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