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11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筒结构,包括中间的圆筒和两侧的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其特征在于:圆筒与环形挡板一侧相接处设有第一螺旋槽(4),另一侧相接处设有第二螺旋槽(8),圆筒上设有第三螺旋槽(6),第三螺旋槽(6)一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接,第三螺旋槽(6)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槽(8)相接;第二螺旋槽(8)爬升起始位置与第一螺旋槽(4)爬升起始位置正对;第一环形挡板沿自身径向上设有第一挡片(5),第二环形挡板沿自身径向上设有第二挡片(7),第一挡片(5)的下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对,第二挡片(7)的下端与第二螺旋槽(8)相对,第一挡片(5)与第二挡片(7)位置正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筒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准确缠绕多层绳索的卷筒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卷筒一般采用底部为螺旋槽,两侧为垂直面或V型斜面结构形式,能够满足精度要求不高、一两层绳索缠绕的要求。但如果绳索长度很长,而卷筒长度又受到限制时,就需要能够可靠缠绕多层绳索,且不会出现缠绕错乱的卷筒,为此特专利技术本卷筒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可靠地缠绕多层绳索的卷筒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卷筒结构,包括中间的圆筒和两侧的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其特征在于:圆筒与环形挡板一侧相接处设有第一螺旋槽(4),另一侧相接处设有第二螺旋槽(8),圆筒上设有第三螺旋槽(6),第三螺旋槽(6)一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接,第三螺旋槽(6)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槽(8)相接;第二螺旋槽(8)爬升起始位置与第一螺旋槽(4)爬升起始位置正对;第一环形挡板沿自身径向上设有第一挡片(5),第二环形挡板沿自身径向上设有第二挡片(7),第一挡片(5)的下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对,第二挡片(7)的下端与第二螺旋槽(8)相对,第一挡片(5)与第二挡片(7)位置正对;绳索在第三螺旋槽(6)上形成第一层缠绕绳索,第一层缠绕绳索末端通过第二螺旋槽(8)爬升至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度,在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继续缠绕直至到达第二挡片(7)位置,在圆筒轴线方向上实现换向,继续在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缠绕,形成第二层缠绕绳索;第二层缠绕绳索末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接,第二层缠绕绳索末端通过第一螺旋槽(4)爬升至第三层缠绕绳索的高度,在第三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继续缠绕直至到达第一挡片(5)位置,在圆筒轴线方向上实现换向,继续进行后续缠绕。采用两侧螺旋槽的结构形式,能够保证奇数层绳索末端按预定轨迹准确爬升,且爬升轨迹一致;保证偶数层绳索末端按预定轨迹准确爬升,且爬升轨迹一致;同时保证奇数层与偶数层绳索末端爬升起始位置正对。采用两侧挡片的结构形式,能够保证奇数层绳索末端爬升至下一层绳索缠绕高度后在指定位置准确换向,且换向位置一致;保证偶数层绳索末端爬升至下一层绳索缠绕高度后在指定位置准确换向,且换向位置一致。进而保证绳索准确的爬升和换向,从而实现多层绳索的可靠缠绕。进一步的:第一层缠绕绳索末端通过第二螺旋槽(8)爬升至第二层缠绕绳索高度的位置点在第二挡片(7)位置之前;第二层缠绕绳索末端通过第一螺旋槽(4)爬升至第三层缠绕绳索高度的位置点在第一挡片(5)位置之前。将爬升至下一层缠绕绳索高度的位置点设置在挡片位置之前,可以保证绳索爬升时能够按照第一螺旋槽(4)和第二螺旋槽(8)的轨道爬升;同时能够缩短爬升至下一层缠绕绳索高度的距离,形成在圆筒圆周方向上与挡片对称分布的换向点,保证绳索均匀缠绕和平稳换向,并能保证换向位置的一致性。进一步的:圆筒上设有用于安装绳索的侧向压紧机构(2)和安装孔(3),以及用于观察绳索是否安装到位观察孔(1)。圆筒上设有安装孔(3),用于安装绳索,从观察孔(1)处观察绳索是否安装到位,侧向压紧机构(2)将绳索固定,可以实现绳索快速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卷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卷筒一侧爬升螺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卷筒绳索缠绕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卷筒结构,包括中间的圆筒和两侧的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其特征在于:圆筒与环形挡板一侧相接处设有第一螺旋槽4,另一侧相接处设有第二螺旋槽8,圆筒上设有第三螺旋槽6,第三螺旋槽6一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接,第三螺旋槽6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槽8相接;第二螺旋槽8爬升起始位置与第一螺旋槽4爬升起始位置正对;第一环形挡板沿自身径向上设有第一挡片5,第二环形挡板沿自身径向上设有第二挡片7,第一挡片5的下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对,第二挡片7的下端与第二螺旋槽8相对,第一挡片5与第二挡片7位置正对;绳索在第三螺旋槽6上形成第一层缠绕绳索,第一层缠绕绳索末端通过第二螺旋槽8按预定轨道准确爬升至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度,在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继续缠绕直至到达第二挡片7位置,在圆筒轴线方向上实现准确换向,继续在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缠绕,形成第二层缠绕绳索;第二层缠绕绳索末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接,第二层缠绕绳索末端通过第一螺旋槽4按预定轨道准确爬升至第三层缠绕绳索的高度,在第三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继续缠绕直至到达第一挡片5位置,在圆筒轴线方向上实现准确换向。之后每一层绳索在挡片位置换向,并以下一层和前一排绳索形成的导槽进行缠绕、爬升和换向。进一步的:第一层缠绕绳索末端通过第二螺旋槽8爬升至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的位置点在第二挡片7位置之前;第二层缠绕绳索末端通过第一螺旋槽4爬升至第三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的位置点在第一挡片5位置之前。第一层绳索经第二挡片7换向后开始第二层绳索缠绕,第二层绳索沿第一层绳索导槽进行缠绕,缠绕至第二螺旋槽8对应位置,因第一层绳索末端提前爬升至第二层缠绕绳索高度,第一层绳索末端迫使第二层绳索在此处换向,形成在圆筒圆周方向上与挡片对称分布的换向点,绳索换向后继续在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缠绕;继续缠绕至第二挡片7换向点,绳索换向后继续进行后续缠绕,完成第二层绳索的均匀缠绕、平稳换向。第二层绳索经第一挡片5换向后开始第三层绳索缠绕,第三层绳索沿第二层绳索导槽进行缠绕,缠绕至第一螺旋槽5对应位置,因第二层绳索末端提前爬升至第三层缠绕绳索高度,第二层绳索末端迫使第三层绳索在此处换向,形成在圆筒圆周方向上与挡片对称分布的换向点,绳索换向后继续在第三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缠绕;继续缠绕至第一挡片5换向点,绳索换向后继续进行后续缠绕,完成第三层绳索的均匀缠绕、平稳换向。之后每一层绳索在下一层和前一排绳索形成的导槽上缠绕、爬升;在两个换向点处换向,可实现多层绳索均匀缠绕、平稳换向。进一步的:圆筒上设有安装孔3,用于安装绳索,从观察孔1处观察绳索是否安装到位,侧向压紧机构2将绳索固定,完成绳索安装,拆卸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卷筒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筒结构,包括中间的圆筒和两侧的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其特征在于:圆筒与环形挡板一侧相接处设有第一螺旋槽(4),另一侧相接处设有第二螺旋槽(8),圆筒上设有第三螺旋槽(6),第三螺旋槽(6)一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接,第三螺旋槽(6)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槽(8)相接;第二螺旋槽(8)爬升起始位置与第一螺旋槽(4)爬升起始位置正对;第一环形挡板沿自身径向上设有第一挡片(5),第二环形挡板沿自身径向上设有第二挡片(7),第一挡片(5)的下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对,第二挡片(7)的下端与第二螺旋槽(8)相对,第一挡片(5)与第二挡片(7)位置正对;绳索在第三螺旋槽(6)上形成第一层缠绕绳索,第一层缠绕绳索末端通过第二螺旋槽(8)爬升至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度,在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继续缠绕直至到达第二挡片(7)位置,在圆筒轴线方向上实现换向,继续在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缠绕;第二层缠绕绳索末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接,第二层缠绕绳索末端通过第一螺旋槽(4)爬升至第三层缠绕绳索的高度,在第三层缠绕绳索的高度继续缠绕直至到达第一挡片(5)位置,在圆筒轴线方向上实现换向,继续进行后续缠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筒结构,包括中间的圆筒和两侧的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其特征在于:圆筒与环形挡板一侧相接处设有第一螺旋槽(4),另一侧相接处设有第二螺旋槽(8),圆筒上设有第三螺旋槽(6),第三螺旋槽(6)一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接,第三螺旋槽(6)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槽(8)相接;第二螺旋槽(8)爬升起始位置与第一螺旋槽(4)爬升起始位置正对;第一环形挡板沿自身径向上设有第一挡片(5),第二环形挡板沿自身径向上设有第二挡片(7),第一挡片(5)的下端与第一螺旋槽(4)相对,第二挡片(7)的下端与第二螺旋槽(8)相对,第一挡片(5)与第二挡片(7)位置正对;绳索在第三螺旋槽(6)上形成第一层缠绕绳索,第一层缠绕绳索末端通过第二螺旋槽(8)爬升至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度,在第二层缠绕绳索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辉张全力马雄飞王延昌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