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及磁浮列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4023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及磁浮列车,公开的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包括滑块、弹簧复位装置和储油腔,所述电磁铁磁轭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块内嵌于电磁铁磁轭凹槽之中,滑块与电磁铁磁轭凹槽底部之间形成存放润滑油的储油腔,储油腔中设置有弹簧复位装置,处于非伸缩状态下弹簧复位装置的长度与滑块高度之和大于电磁铁磁轭凹槽的高度;当弹簧复位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时,润滑油溢出,使滑块上覆盖有润滑油。针对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在电磁铁磁轭吸附于轨道情况下起到压下式自适应润滑效果,使电磁铁和轨道之间保持一定间隙,防止出现吸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及磁浮列车
本技术涉及到磁悬浮列车
,尤其涉及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本技术还涉及具有上述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的磁浮列车。
技术介绍
磁悬浮交通是一种低噪声无碳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磁悬浮列车大都采用的是吸力型悬浮设计,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噪声小、乘坐舒适和安全等优点。目前,吸力型磁浮列车的磁浮装置主要有三种类型:1、单一采用电磁铁产生悬浮力;2、采用电磁铁和超导体共同产生悬浮力;3、采用电磁铁和永磁体共同产生悬浮力。但是单一采用电磁铁产生悬浮力的方式目前较为成熟,在国内和国外都有相应的试验列车。其缺点是能耗较大,载重能力有限;采用电磁铁和超导体共同产生悬浮力的方式目前只在实验室有相关的模型;其缺点是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液氮,运行和维护费用高。因而采用电磁铁和永磁体共同产生悬浮力的方式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式,是将永磁体设置在电磁铁中,但是这种电磁永磁混合悬浮存在的问题是:电磁铁和轨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距,如果间距过大永磁产生的悬浮力随气隙的变化太大,加大了电磁铁的控制难度,若间距过小,永磁体产生的磁力容易将列车吸死。导在吸死的状态下,永磁体与轨道间的吸力远大于列车的自重和载荷。也就是说列车一旦吸死就很难落下。因此,能够在电磁永磁混合悬浮下,使电磁铁和轨道之间保持一定间隙,防止出现吸死现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能够在电磁永磁混合悬浮下,使电磁铁和轨道之间保持一定间隙,防止出现吸死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提供上述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的磁浮列车。本技术提供的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滑块、弹簧复位装置和储油腔,所述电磁铁磁轭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块内嵌于电磁铁磁轭凹槽之中,滑块与电磁铁磁轭凹槽底部之间形成存放润滑油的储油腔,储油腔中设置有弹簧复位装置,处于非伸缩状态下弹簧复位装置的长度与滑块高度之和大于电磁铁磁轭凹槽的高度;当弹簧复位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时,润滑油溢出,使滑块上覆盖有润滑油。优选地,所述滑块上表面设置有通向储油腔孔,当弹簧复位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时,润滑油从滑块通孔中溢出。优选地,所述滑块的尺寸小于电磁铁磁轭凹槽的尺寸,当弹簧复位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时,润滑油可从滑块和电磁铁磁轭凹槽之间的缝隙中溢出。优选地,所述滑块上表面设置有一层自润滑层,自润滑层的硬度小于磁浮轨道的硬度。优选地,所述滑块上表面设置有润滑槽。优选地,一条电磁铁磁轭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电磁铁磁轭的两端。针对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在电磁铁磁轭吸附于轨道情况下起到压下式自适应润滑效果,使电磁铁和轨道之间保持一定间隙,防止出现吸死现象。在正常工况下滑块在弹簧复位装置作用下与电磁铁磁轭组成的空腔形成所述储油腔;在电磁铁磁轭吸附于轨道工况下,电磁铁与磁浮轨道接近,并压下滑块,使得储油腔空间压缩,润滑油从防吸死自润滑装置中溢出,对滑块和磁浮轨道的接触面产生润滑作用,由此可保证在吸附状态下悬浮磁铁与轨道面属于非直接接触,以实现对电磁铁的保护,并实现在滑动摩擦中减小对轨道面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提供所述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的磁浮列车,所述磁浮列车显然具有前述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的正面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的侧面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的正面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的侧面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图。所述电磁铁磁轭3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1设置在电磁铁磁轭3凹槽之中,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1包括滑块11、弹簧复位装置13和储油腔12,所述滑块11内嵌于电磁铁磁轭3凹槽之中,滑块11与电磁铁磁轭3凹槽底部之间形成存放润滑油的储油腔12,储油腔12中设置有弹簧复位装置13,处于非伸缩状态下弹簧复位装置13的长度与滑块11高度之和大于电磁铁磁轭3凹槽的高度;当弹簧复位装置13处于压缩状态时,润滑油溢出,使滑块11上覆盖有润滑油。在电磁铁磁轭3吸附于轨道2工况下,在正常工况下滑块11在弹簧复位装置13作用下与磁轭3凹槽底部组成的空腔形成所述储油腔12;但当电磁铁3与磁浮轨道1接近,并压下滑块11,使得储油腔12空间压缩,润滑油从防吸死自润滑装置1中溢出,对滑块11和磁浮轨道2的接触面产生润滑作用,由此可保证在吸附状态下悬浮磁铁与轨道面属于非直接接触,以实现对电磁铁的保护,并实现在滑动摩擦中减小对轨道面的磨损。本装置具有无连杆机构等大位移活动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有油膜滑块的双层保护机制,有效实现在电磁永磁混合悬浮时,磁浮控制系统故障下的防吸死保护功能,利用内嵌于电磁铁磁轭上的滑块在被动压下作用力作用下挤出和轨道到之间的油膜间隙,由此可保证在吸附状态下悬浮磁铁与轨道面属于非直接接触,以实现对电磁铁的保护,并实现在滑动摩擦中减小对轨道面的磨损,延长了轨道和电磁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行成本。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滑块11上表面设置有通向储油腔孔,当弹簧复位装置13处于压缩状态时,润滑油从滑块通孔11中溢出。当滑块11被压下时,使得储油腔12空间压缩,润滑油从滑块小孔中溢出,对滑块11和磁浮轨道2的接触面产生润滑作用,由此可保证在吸附状态下悬浮磁铁与轨道面属于非直接接触,以实现对电磁铁的保护,并实现在滑动摩擦中减小对轨道面的磨损。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若所述滑块11的尺寸小于电磁铁磁轭3凹槽的尺寸,当弹簧复位装置13处于压缩状态时,润滑油还可从滑块11和电磁铁磁轭3凹槽之间的缝隙中溢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磁浮列车防吸死装置与磁浮轨道之间的润滑性能,所述滑块11上表面设置有一层自润滑层,自润滑层的硬度小于磁浮轨道3的硬度。由于滑块11上设置有自润滑层,自润滑层的存在能够有效的隔开滑块11与磁浮轨道3,提高滑块11与磁浮轨道3的使用寿命,由于自润滑的作用,能够减少润滑油的使用。由于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与磁浮轨道之间为过度配合,过渡配合件会影响润滑介质的使用,所以在滑块11上设置有润滑槽,润滑槽能够有利于润滑介质的储存,能够有利的更好的保护整个滑块11与磁浮轨道3的接触面的使用寿命。优选地,一条电磁铁磁轭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电磁铁磁轭的两端。除了上述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的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及磁浮列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滑块、弹簧复位装置和储油腔,所述电磁铁磁轭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块内嵌于电磁铁磁轭凹槽之中,滑块与电磁铁磁轭凹槽底部之间形成存放润滑油的储油腔,储油腔中设置有弹簧复位装置,处于非伸缩状态下弹簧复位装置的长度与滑块高度之和大于电磁铁磁轭凹槽的高度;当弹簧复位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时,润滑油溢出,使滑块上覆盖有润滑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滑块、弹簧复位装置和储油腔,所述电磁铁磁轭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块内嵌于电磁铁磁轭凹槽之中,滑块与电磁铁磁轭凹槽底部之间形成存放润滑油的储油腔,储油腔中设置有弹簧复位装置,处于非伸缩状态下弹簧复位装置的长度与滑块高度之和大于电磁铁磁轭凹槽的高度;当弹簧复位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时,润滑油溢出,使滑块上覆盖有润滑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表面设置有通向储油腔孔,当弹簧复位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时,润滑油从滑块通孔中溢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浮列车防吸死自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龙郝阿明龙志强曾杰伟翟明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