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速度反演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393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震波速度反演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地质区域内地表的地震波数据;其中,该地表的地震波数据包括横波数据和纵波数据;利用初始速度模型,对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生成地震波的共成像点道集;从共成像点道集中提取同相轴的剩余深度数据;其中,该剩余深度数据包括地震波的剩余深度校正量和反射界面位置;根据剩余深度数据,反演地质区域内地下介质的地震波数据;其中,该地下介质的地震波数据包括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地震波速度反演的方式获得的地震波数据准确性较高,进而提高了地震成像的分辨率。

Seismic wave velocity inver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ismic velocity inversion method and device;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acquiring seismic data in the region of the preset geological surface; the seismic wave data of the surface wave and P-wave data including data; using the initial velocity model of seismic data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earthquake generation wave the common image gathers; from the common imaging point gathers extraction residual depth data events; the residual depth of seismic wave reflection correction and the interface position including the residual depth data; on the basis of the residual depth data, seismic data inversion geological area of underground medium; among them, the seismic wave data the underground medium including shear wave velocity, wave velocity and anisotropic parameters. The seismic wave data obtained by the invers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higher accuracy, thereby improving the resolution of the seismic im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震波速度反演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勘探地震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震波速度反演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提高,叠前深度偏移(PSDM)逐渐成为复杂构造地区高分辨率地震处理的关键技术。在PSDM中,地震波速度计算的不准确会对后续成像和解释造成较为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研究适用于PSDM的速度分析和反演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现有技术中,基于射线理论的PSDM引导层析向偏移速度分析发展。这些方法包括通过将解释层位作为约束,求解层间速度梯度来更新速度;以及利用基于网格的数据驱动算法实现速度分析。然而,上述方式得到的地震波的优化速度模型具有多解性,进而导致速度数据不准确,影响了地震层析成像效果。针对上述地震波速度反演的方式准确性较差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波速度反演方法和装置,以提高地震波速度反演的方式获得的地震波数据准确性,进而提高地震成像的分辨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波速度反演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地质区域内地表的地震波数据;其中,该地表的地震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地震波速度反演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波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预设地质区域内地表的地震波数据;其中,所述地表的地震波数据包括横波数据和纵波数据;利用初始速度模型,对所述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生成地震波的共成像点道集;其中,所述初始速度模型根据历史地震波数据与历史地震波速度的对应关系建立;从所述共成像点道集中提取同相轴的剩余深度数据;其中,所述剩余深度数据包括所述地震波的剩余深度校正量和反射界面位置;根据所述剩余深度数据,反演所述地质区域内地下介质的地震波数据;其中,所述地下介质的地震波数据包括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波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预设地质区域内地表的地震波数据;其中,所述地表的地震波数据包括横波数据和纵波数据;利用初始速度模型,对所述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生成地震波的共成像点道集;其中,所述初始速度模型根据历史地震波数据与历史地震波速度的对应关系建立;从所述共成像点道集中提取同相轴的剩余深度数据;其中,所述剩余深度数据包括所述地震波的剩余深度校正量和反射界面位置;根据所述剩余深度数据,反演所述地质区域内地下介质的地震波数据;其中,所述地下介质的地震波数据包括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地质区域内地表的地震波数据包括:采集预设地质区域内的携带有地下地质信息的地震炮集数据;其中,所述地下地质信息包括地质构造信息和地质岩性变化信息;通过散度和旋度算子,对所述地震炮集数据进行波场分离处理,生成横波数据和纵波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初始速度模型,对所述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生成地震波的共成像点道集包括:对所述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可用于偏移的地震波数据;其中,所述预处理包括对所述地震波数据进行噪声去除、静校正、以及对所述地震波数据与预先保存的历史地震波数据进行一一对应;利用初始速度模型,对所述可用于偏移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生成地震波的共成像点道集;其中,所述初始速度模型包括常速度模型;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横坐标为偏移距;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纵坐标为深度;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数值为地震波振幅;所述生成地震波的共成像点道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沿着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横轴方向进行求和,生成所述地震波的叠前深度偏移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共成像点道集中提取同相轴的剩余深度数据包括:从所述共成像点道集中提取各个偏移距对应的第一深度值;其中,所述偏移距为地震检波器与地震炮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深度值通过所述偏移距对应的地震数据经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从所述共成像点道集中提取零偏移距对应的第二深度值;计算所述第一深度值与所述第二深度值的差值,获得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剩余深度校正量;从所述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中提取所述地震波的反射界面,得到反射界面位置;其中,所述反射界面位置包括所述反射界面的空间位置坐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剩余深度数据,反演所述地质区域内地下介质的地震波数据包括:对所述初始速度模型和所述反射界面位置进行网格离散化处理,生成速度网格点;通过两点射线跟踪的方式,分别计算炮点和检波点位置到反射点的射线;其中,所述反射点位于所述反射界面位置上;所述射线的信息至少包括射线走时和传播路径;将所述射线上的点分配至与所述点距离最近的所述速度网格点上;将所述速度网格点对应的参数设置为所述地质区域内地下介质的地震波数据;通过地震波速度反演模型,求解所述地质区域内地下介质的地震波数据;其中,所述地震波速度反演模型根据所述剩余深度数据建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波速度反演模型包括:其中,J(Δλ)为目标函数;A为M1×M2行N列的矩阵;矩阵A的元素为偏移深度对模型参数的导数z0为所述剩余深度;xj为反演参数的横坐标位置;hk为偏移距离的一半;λi为反演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彩霞王彦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