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43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包括主板体及主板体底部的车轮,主板体上设置有主机升降装置及主机侧移装置,主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及两组升降板驱动机构,各所述的升降板驱动机构包括同步杆组件、升降气缸及两组支撑杆组件。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搬运主机的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

Automatic master changing vehicle for laborator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ehicle with automatic replacement of the host laboratory, including the bottom board and motherboard body wheel, the motherboard is arranged on the moving device of the lifting device and the host host host side, the lifting device comprises a lifting plate and two lifting plate driv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plate of each of the drive mechanism comprises a rod component, synchronous lifting the cylinder and two sets of support rod assembly. By adopting the proposa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tomatic host changing vehicle for laboratory in a fast moving main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
技术介绍
在一些电子实验室中,占用实验室大部分空间的装置为主机,为了配合各种实验,主机需要往往需要频繁的从实验室的一处移动至另一处,大部分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手动进行搬运,可采用现有的小车进行搬运,由于小车的放置面与工作台之间存在落差,将主机放置于小车的过程中会与小车产生撞击,搬上搬下也会耗费体力,由于其不实用一般被长时间闲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搬运主机的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板体及主板体底部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体上设置有主机升降装置及主机侧移装置,所述的主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及两组升降板驱动机构,各所述的升降板驱动机构包括同步杆组件、升降气缸及两组支撑杆组件,各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呈平行设置,各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包括呈X状排布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位于X状的交错处呈铰接设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上端铰接于升降板,下端铰接于主板体,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的升降板下端设置有供第二支撑杆上端的滚轮滑移的上导轨,所述的主板体上端设置有供第二支撑杆下端的滚轮滑移的下导轨,所述的同步杆组件包括第一同步杆及第二同步杆,所述的第一同步杆两端分别固定于同一组升降板驱动机构中不同组支撑杆组件的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的第二同步杆两端分别固定于同一组升降板驱动机构中不同组支撑杆组件的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的升降气缸驱动设置有气缸轴,所述的升降气缸铰接于第一同步杆,所述的气缸轴相对升降气缸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同步杆,两组所述的升降板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相平行的联动杆,所述的联动杆设置于不同组的升降板驱动机构中位于同侧的支撑杆组件之间使两者同步动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主机升降装置,使放置主机的升降板能够竖向往复移动,在搬运或搬离主机时能够与桌面齐平,无论是由人工推动主机或由电控设备推动,都将大大减轻劳动量,使操作更加简便,此外,四组呈X状的支撑杆组件,使升降板具有较大的支撑力的稳定的升降力,联动杆及同步杆的设置,使各组支撑杆组件动作统一、整齐,避免装置倾斜或卡死,充分解决了实验室中主机需要频繁搬运所带来的不便,主机侧移装置给予工作人员以主机移位助力,使工作人员在主机移动过程中不出力或少出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板体由竖向排布的板体上部和板体下部组成,所述的板体上部与板体下部沿竖向压缩有缓冲弹簧,所述的板体下部设置有安装缓冲弹簧的安装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机初放置于升降板时,由于重力会对升降板产生冲击,缓冲弹簧在冲击过程中逐渐下降,分担一部分重力,最终停留于平衡位置,延长升降板的使用寿命,此外,在更换车移动过程中也起到避震的功能,避免主机过度震动而造成倾倒。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升降板呈矩形设置,所述的升降板各侧边分别转动设置有可向外翻转的桥板及驱动桥板翻转的翻转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车移动至指定位置后,由电控或手动的方式将桥板向外翻转,桥板构成升降板与桌面之间的桥梁,填充升降板与桌面之间的间隙,避免因间隙造成主机在移动过程中掉落或卡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桥板与桌面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增加桥板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阻尼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阻尼层,在桥板搭于桌面后增加桥板与桌面之间摩擦力,避免主机移动的反作用力将升降板推离桌面,降低失误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机侧移装置包括基座及吊装于基座的机械手,所述的机械手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安装平台及磁吸平台,所述的磁吸平台摆动设置有用于吸引主机的磁力发生器,所述的安装平台与磁吸平台之间设置有上调位座、下调位座及主调位杆,所述的上调位座转动设置于安装平台,所述的安装平台设置有驱动上调位座转动的主驱动电机,所述的下调位座转动设置于磁吸平台,所述的主调位杆上端铰接于上调位座,下端铰接于下调位座,所述的主调位杆可自动调节长度,所述的安装平台外周沿周向等距设置有三个侧调节平台,各所述的侧调节平台设置有侧驱动电机、第一侧调杆及第二侧调杆,所述的侧驱动电机安装于侧调节平台并驱动第一侧调杆竖向摆动,所述的第一侧调杆相对侧驱动电机的另一端设置有上球形块,所述的磁吸平台与各第一侧调杆对应设置有下球形块,所述的第二侧调杆一端设置有与上球形块转动配合的上球形腔,另一端设置有与下球形块转动配合的下球形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调位杆配合侧调位杆使磁吸平台能够按需达到三维空间内的指定位置,且多点联动配合,到达指定位置后能够具有足够保持该位置的稳定性,需要搬运主机时,先移动至桌面与主机对应位置,启动磁力发生器,主机与磁吸平台贴合并同步移动,主调位杆配合侧调位杆从桌面拖至升降板上,搬力主机时,即将主机推至桌面即可,磁力发生器取消吸引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调位杆包括单一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分部、第二分部及第三分部,所述的第一分部铰接于上调位座,所述的第三分部铰接于下调位座,所述的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的第三分部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平行与连杆并分别位于连杆两侧,所述的第一分部及第二分部分别设置供导向杆穿过且呈滑移配合的导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导向杆配合导向孔构成导向功能,使第一分部和第三分部以指定轨迹相对移动,即实现调节主调位杆的长度功能,增设第二分部,增加导向杆的配合处,使导向功能的稳定性增加。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板体设置有车轮驱动装置及电磁寻迹系统,所述的车轮驱动装置驱动车轮转向及转动,所述的电磁寻迹系统包括安装于主板体的控制识别部分及安装于实验室地面的呈线状的电磁导向部分,所述的控制识别部分用于识别电磁导向部分并将控制信号传递至车轮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轮驱动装置及电磁寻迹系统均为有的系统,将其安装于主板体上使车具有识别电磁导向部分的功能,在预先排布电磁导向部分后,能够按指定轨迹往复移动,使运输功能更智能化。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升降板驱动机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主机侧移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包括主板体1及主板体1底部的车轮2,主板体1上设置有主机升降装置及主机侧移装置,主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3及两组升降板驱动机构,各升降板驱动机构包括同步杆组件、升降气缸31及两组支撑杆组件,各支撑杆组件呈平行设置,各支撑杆组件包括呈X状排布的第一支撑杆32及第二支撑杆33,第一支撑杆32及第二支撑杆33位于X状的交错处呈铰接设置,第一支撑杆32上端铰接于升降板3,下端铰接于主板体1,第二支撑杆33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滚轮331,升降板3下端设置有供第二支撑杆33上端的滚轮331滑移的上导轨,上导轨与下导轨结构相同,主板体1上端设置有供第二支撑杆33下端的滚轮331滑移的下导轨332,同步杆组件包括第一同步杆34及第二同步杆35,第一同步杆34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包括主板体及主板体底部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体上设置有主机升降装置及主机侧移装置,所述的主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及两组升降板驱动机构,各所述的升降板驱动机构包括同步杆组件、升降气缸及两组支撑杆组件,各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呈平行设置,各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包括呈X状排布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位于X状的交错处呈铰接设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上端铰接于升降板,下端铰接于主板体,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的升降板下端设置有供第二支撑杆上端的滚轮滑移的上导轨,所述的主板体上端设置有供第二支撑杆下端的滚轮滑移的下导轨,所述的同步杆组件包括第一同步杆及第二同步杆,所述的第一同步杆两端分别固定于同一组升降板驱动机构中不同组支撑杆组件的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的第二同步杆两端分别固定于同一组升降板驱动机构中不同组支撑杆组件的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的升降气缸驱动设置有气缸轴,所述的升降气缸铰接于第一同步杆,所述的气缸轴相对升降气缸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同步杆,两组所述的升降板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相平行的联动杆,所述的联动杆设置于不同组的升降板驱动机构中位于同侧的支撑杆组件之间使两者同步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包括主板体及主板体底部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体上设置有主机升降装置及主机侧移装置,所述的主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及两组升降板驱动机构,各所述的升降板驱动机构包括同步杆组件、升降气缸及两组支撑杆组件,各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呈平行设置,各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包括呈X状排布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位于X状的交错处呈铰接设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上端铰接于升降板,下端铰接于主板体,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的升降板下端设置有供第二支撑杆上端的滚轮滑移的上导轨,所述的主板体上端设置有供第二支撑杆下端的滚轮滑移的下导轨,所述的同步杆组件包括第一同步杆及第二同步杆,所述的第一同步杆两端分别固定于同一组升降板驱动机构中不同组支撑杆组件的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的第二同步杆两端分别固定于同一组升降板驱动机构中不同组支撑杆组件的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的升降气缸驱动设置有气缸轴,所述的升降气缸铰接于第一同步杆,所述的气缸轴相对升降气缸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同步杆,两组所述的升降板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相平行的联动杆,所述的联动杆设置于不同组的升降板驱动机构中位于同侧的支撑杆组件之间使两者同步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体由竖向排布的板体上部和板体下部组成,所述的板体上部与板体下部沿竖向压缩有缓冲弹簧,所述的板体下部设置有安装缓冲弹簧的安装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板呈矩形设置,所述的升降板各侧边分别转动设置有可向外翻转的桥板及驱动桥板翻转的翻转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用自动主机更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板与桌面相对的端面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哨孔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领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