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危废处置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危废处置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462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危废处置系统及方法,危废处置系统包括:用于将不同类型的危废按照热值比例和/或固液比例送入第一处理单元的进料单元,其中,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来自进料单元的危废以对危废进行粉碎混合均质,进而得到第一浆料;用于将混合均质的第一浆料和原料煤制成第二浆料的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第二浆料,并在第一温度范围和第一氧气压力范围的条件下,将第二浆料转化为合成气和炉渣的第三处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利用均质处理组件对第一浆料再次进行混合均质,以保证储存于第二机构的第一浆料的整体均匀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由于废料粘团难以打开,更难以均匀分布引起的后续的煤气化反应无法顺利进行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危废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危废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危废处置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煤浆协同处置有机危废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在不断增长。工业固体废物大约以7%的速率在增长,2017年,固废产生量达到38.42亿吨,占世界固废产生量的1/3以上。固体废物的大量产生和不安全处置对空气、土壤及水体造成污染,严重损害了人体健康。当前对于固体废物的处理主要以焚烧、填埋、堆肥处理为主。危废焚烧处理后产生的飞灰和废渣仍然是危险废物,需要进一步填埋,上述危废处理方式会产生二次污染,且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愈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出台,传统的危废处理技术难以满足当前的要求,2019~2021连续三年,固废的资源化利用被列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第一项,足以凸显固废处置的重要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亟需发展新的固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2、固体废弃物中,由生物制药、化工等行业的有机废料、工业废水处理后产生的工业污泥、医疗垃圾(包括医疗废弃物、医药废物、废药物等)、农药废物、污泥等形成的有机废弃物是固废中危害性很大的一类,一般列为危险废弃物(危废)。有机危废占总危废量的一半左右,2020年有机危废的产量接近五千万吨。有机危废易溶解于土壤和水中,极易造成污染;有机危废也容易挥发而造成空气污染;此外,有机危废存放时容易发生腐烂等各种生化反应,难以保存。

3、有机危废属于较难处理的一类废弃物,填埋和堆肥由于会直接造成污染而被严格禁止。回转窑焚烧和水泥窑协同处置是当前有机危废的主要处理方法。由于生物有机废料大多呈固液两态,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焚烧过程中结焦严重,清理炉体困难,清理费用高;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尾气处理费用很高;焚烧不彻底,炉渣形成新的危废等。公开号为cn 11169259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有机危废方法,该方法能够将液体和固体有机危废分开处置以提高燃烧效率,在液体有机危废中添加异油酸甘油基硅烷稳定剂以防止有机危废中溶解的固体物质析出而堵塞雾化喷嘴。该方法的缺陷在于:需要对固体有机危废和液体有机危废分开处理,各自处置后进行气固分离,产生的气体会被排至环境中,排出的气体仍然可能携带灰分,而固体则进入回转窑内经过高温停留20min烧制成水泥熟料,集中燃烧后可能会在炉壁上出现结皮现象,该制备过程非常繁琐,实用性不强,也不能达到彻底清洁的目的。公开号为cn 11384760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的系统,该系统中,固废危废经过预处理系统的预煅烧后,由潮湿变干燥,失去水分的固废危废会失去粘性而使得固废危废变得易燃烧和易分散,解决了固废危废在分解炉中产生后燃烧或集中燃烧导致的高温结皮问题,同时该系统将分解炉中的气体净化之后再排放,避免有害物质影响环境的情况。但是,该系统只能针对固废进行处理,不适用于废液、半固体等危废,同时,其不能解决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和废渣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

4、水煤浆气化是煤化工领域的一项基础技术,在煤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于其他煤气化技术,水煤浆具有污染小、效率高的优点。公开号为cn11613595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煤气化协同处理危废系统及方法,该煤气化协同处理危废系统将粉煤和灰渣混合物、氧气和飞灰混合物以及有机废液和粉煤混合物在进料嘴内充分混合后送入气化炉内进行反应,利用煤气化形成的高温还原性气氛,在气化炉内经高温气化熔融形成熔融玻璃液和合成气,从而将危废中含有的二噁英等毒性分解消除,铅等重金属则可以封存在熔融玻璃液内,且合成气和熔融玻璃液可资源化再利用,不但避免了二次污染,还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但是其不能解决热浆料溶解分散在液体中冷却后再次凝固而留下残渣以及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分离的问题。

5、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1、当前的有机危废与水煤浆协同气化工艺在实践和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有机危废大多呈半固粘稠状,直接加在球磨机或棒磨机等制浆设备中,废料粘团很难打开,更难以均匀分布,后续的煤气化反应无法顺利进行;利用水或废液溶化分解危废物料,再与原料煤一起制浆的方式会受到有机物溶解能力的限制,制浆浆料中固废的含量处于5%以下,危废处理能力受到很大影响。现在煤化工企业接收的废料一般都是桶装和罐装,由于物料的粘度特性,危废物料一般都是凝固沥青状固结在桶中,难以取出。现在的工厂实践是靠人工割桶手工强制取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料筒残留很多,铁桶和塑料桶成为新的危废。将危废处理置于原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会改变原煤化工生产环境,增加安全与环保隐患,加之制浆生产工艺的改变增加了整体技术改造的成本和项目运营成本,整体经济效益大大降低,给有机危废资源化利用带来阻碍。

2、现有技术已经出现通过将固液混合有机危废进行破碎来提高固液混合有机危废的制浆效果的技术方案。例如,公开号为cn 11116732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固液混合有机危废的制浆方法,包括将固液混合有机危废进行加热搅拌处理,加入相应的物料调节固液混合有机危废的热值并调节固液混合有机危废的固液比例,达到高温气化技术中气化进料的热值标准,将固液混合有机危废进行破碎,使固液混合有机危废中的固相粒径变小,破碎之后,将固液混合有机危废进行研磨,使固液混合有机危废中的固相粒径更小且均匀。该制浆方法为固液混合有机危废的高温气化处理提供先决条件,实现了固液混合有机危废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然而,该技术方案中为了确保破碎之后的固液混合有机危废能够满足高温气化处理的均匀性与流动性要求,需要再次经过研磨步骤使其固相粒径更小更均匀,此时的固液混合有机危废处理方式将显著增加系统的能耗负担,这对于整体的经济效益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进一步地,该技术方案并不涉及将处理后的固液混合有机危废与原料煤进行混合而制成用于转化合成气和炉渣的浆料的过程,由此无法克服固液混合有机危废的加入对水煤浆的分散性和流动性所产生的影响。

3、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危废处置系统,包括:

4、用于将不同类型的危废按照热值比例和/或固液比例送入第一处理单元的进料单元,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来自进料单元的危废以对危废进行粉碎混合均质,进而得到第一浆料,

5、用于将混合均质的第一浆料和原料煤制成第二浆料的第二处理单元,

6、用于接收第二浆料,并在第一温度范围和第一氧气压力范围的条件下,将第二浆料转化为合成气和炉渣的第三处理单元,

7、其中,第一处理单元利用均质处理组件以对第一浆料再次进行混合均质以保证储存于第二机构的第一浆料的整体均匀性。

8、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危废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0)包括用于对危废进行粉碎混合均质的第一机构(210)和用于储存来自第一机构(21O)的第一浆料的第二机构(220),所述第二机构(220)设置有均质处理组件(221)以对第一浆料再次进行混合均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机构(210)在高速多维紊流的多相流作用下使得不同类型的危废粉碎溶解和混合均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处理组件(221)利用剪切均质功能将所述第一浆料中残留的团块危废和/或沉淀再结晶的危废二次粉碎混合均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浆料和所述原料煤制成的第二浆料为水煤浆。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类型的危废包括固体危废、半固体危废以及废液。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能够设置为1300~1400℃。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气压力范围能够设置为5~1OMPa。

9.一种危废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浆料再次进行混合均质为利用剪切均质功能将第一浆料中残留的团块危废和/或沉淀再结晶的危废二次粉碎混合均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废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0)包括用于对危废进行粉碎混合均质的第一机构(210)和用于储存来自第一机构(21o)的第一浆料的第二机构(220),所述第二机构(220)设置有均质处理组件(221)以对第一浆料再次进行混合均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机构(210)在高速多维紊流的多相流作用下使得不同类型的危废粉碎溶解和混合均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处理组件(221)利用剪切均质功能将所述第一浆料中残留的团块危废和/或沉淀再结晶的危废二次粉碎混合均质。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平孔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领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