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型材进行环向反复磨抛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334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对型材进行环向反复磨抛的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抛光机构以及下压板,在工作台上表面的轮廓线内侧设有导轨,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支撑体、推进气缸和导柱,支撑体滑动设置在导轨内,在导柱上套设有两个夹块,在两个夹块同侧的外壁上分别铰接有连杆,两个连杆的端部与推进气缸的输出端铰接,在两个夹块对向设置的两个内壁上设有打磨片。与下压板上表面连接的驱动设备的输出端下移,带动弯曲延伸的升降柱连带下压板一起直接作用至金属板材的中部,以实现对金属板材中部的压紧,避免金属板材在打磨抛光过程中出现位移而增加金属板材的报废率。

Machining device capable of repeatedly grinding and grinding ring se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frame ring to repeated grinding and polishing proces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orkbench, polishing mechanism and lower platen, inner contour line on the surface of the working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the polish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ing body, pushing cylinder and a guide post, a sliding supporting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guide rail, the guide column on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two clamping blocks, two outer clamping blocks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end of the two connecting rod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pushing cylinder is in two to two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block on the inner wall formed on the polished film. With the output down under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pressing plates connected driving device, central drives the lifting column bending extension joint plate together directly to metal plates, to achieve the compression of sheet metal in the middle, avoid the metal plate displacement occurs in the polishing process and increase the scrap rate plus metal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对型材进行环向反复磨抛的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可对型材进行环向反复磨抛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复合板材:是指在一层金属上覆以另外一种金属的板子,已达到在不降低使用效果(防腐性能、机械强度等)的前提下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效果。复合方法通常有爆炸复合,爆炸轧制复合、轧制复合等。复合材料按外观可分为复合板、复合管、复合棒等,主要应用在防腐、压力容器制造,电建、石化、医药、轻工、汽车等行业。目前,市场上金属板材切割加工工艺,通常使用氧一乙炔切割、剪板机剪切和切割机切割,但是上述三者切割设备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在金属板材的切割口处容易出现突起或是卷边等,而产生的突起或是卷边容易在人工转运时将工人划伤,且不利于板材的叠放存储。对于切割后形成的毛刺等,一般通过人工手持磨削机进行逐一打磨,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打磨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可对型材进行环向反复磨抛的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可对型材进行环向反复磨抛的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抛光机构以及下压板,在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轮廓线内侧设有环形的导轨,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支撑体、以及水平安装在支撑体上的推进气缸和导柱,支撑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内,在导柱上套设有两个夹块,且在两个夹块之间设有弹簧,在两个夹块同侧的外壁上分别铰接有连杆,且两个连杆的端部与所述推进气缸的输出端铰接,在两个夹块对向设置的两个内壁上分别设有打磨片,所述下压板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侧壁上的举升气缸、升降柱以及本体,升降柱的一端与举升气缸输出端连接,升降柱另一端向上延伸且弯曲后与本体的中部连接;所述本体为倒置的U型板,且在所述本体内镶嵌有弹性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局部突出于所述本体的下表面;所述本体为倒置的U型板,且在所述本体内镶嵌有弹性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局部突出于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具体使用时,先将金属板材放置在工作台的上表面上,位于导柱上的两个夹块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大小要大于金属板材的厚度,此时将金属板材的边缘至于该间隙内,启动推进气缸,推进气缸的输出端沿水平线朝远离工作台中部的方向移动,而两个铰接在推进气缸输出端端部的连杆逐步靠拢,进而带动两个夹块向导柱的中部移动,进而实现两个打磨片分别于金属板材边缘的上、下两个表面接触,与此同时,下压板同步作用,举升气缸的输出端下移,带动弯曲延伸的升降柱连带压板一起直接作用至板材的中部,以实现对金属板材中部的压紧,避免金属板材在打磨抛光过程中出现位移而增加板材的报废率。其中,在两个夹块之间设有弹簧,该弹簧能够在打磨时缓冲金属板材边缘与夹块之间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进而提高打磨精度。进一步地,在U型的本体内嵌入弹性的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局部突出于本体的下表面,使得本体在与板材上表面接触时,实现柔性接触,以避免本体直接作用至板材上而对板材上表面造成损伤,降低板材的报废率;并且在打磨时,板材与打磨片之间所产生的作用应力在传递过程中可被该弹性的橡胶垫所缓冲消除,提高了板材在加工过程中稳定性。为避免板材在下压过程中出现局部应力集中而受损,因此在本体的下表面上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且多个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本体与板材所接触的接触面积范围内,以方便对板材受压面积进行整体的压力评估,当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压力值过高时,压力传感器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调节举升气缸的运行状况,即使停止举升气缸的下降。所述弹簧位扭转弹簧。作为优选,选用扭转弹簧,利用其在不同方向能承受不断变化的作用力的性能,可保证两个夹块之间不受打磨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应力的影响,同时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所述导柱为多棱主体。作为优选,两个夹块套设在导柱上,而导致为多棱主体,使得两个夹块只能沿导柱的轴向实现上下移动,避免在打磨过程中夹块在导柱的径向方向上出现摆动而带动打磨片跳动,维持打磨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提高打磨效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两个夹块之间设有弹簧,该弹簧能够在打磨时缓冲金属板材边缘与夹块之间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进而提高打磨精度;2、本专利技术选用扭转弹簧,利用其在不同方向能承受不断变化的作用力的性能,可保证两个夹块之间不受打磨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应力的影响,同时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工作台、2-抛光机构、21-支撑体、22-夹块、23-推进气缸、24-连杆、25-导柱、26-弹簧、27-打磨片、3-导轨、4-金属板材、5-下压板、51-本体、52-举升气缸、53-升降柱、54-压力传感器、55-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工作台1、抛光机构2以及下压板5,在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的轮廓线内侧设有环形的导轨3,所述抛光机构2包括支撑体21、以及水平安装在支撑体21上的推进气缸23和导柱25,支撑体21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3内,在导柱25上套设有两个夹块22,且在两个夹块22之间设有弹簧26,在两个夹块22同侧的外壁上分别铰接有连杆24,且两个连杆24的端部与所述推进气缸23的输出端铰接,在两个夹块22对向设置的两个内壁上分别设有打磨片27,所述下压板5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侧壁上的举升气缸52、升降柱53以及本体51,升降柱53的一端与举升气缸52输出端连接,升降柱53另一端向上延伸且弯曲后与本体51的中部连接;所述本体51为倒置的U型板,且在所述本体51内镶嵌有弹性的橡胶垫55,所述橡胶垫55局部突出于所述本体51的下表面;在所述橡胶垫55的下表面还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54,所述压力传感器54通过控制器与所述举升气缸52连接。具体使用时,先将金属板材4放置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上,位于导柱25上的两个夹块22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大小要大于金属板材4的厚度,此时将金属板材4的边缘至于该间隙内,启动推进气缸23,推进气缸23的输出端沿水平线朝远离工作台1中部的方向移动,而两个铰接在推进气缸23输出端端部的连杆24逐步靠拢,进而带动两个夹块22向导柱25的中部移动,进而实现两个打磨片27分别于金属板材4边缘的上、下两个表面接触,与此同时,下压板5同步作用,举升气缸52的输出端下移,带动弯曲延伸的升降柱53连带本体51一起直接作用至金属板材4的中部,以实现对板材4中部的压紧,避免板材4在打磨抛光过程中出现位移而增加金属板材4的报废率。其中,在两个夹块22之间设有弹簧26,该弹簧26能够在打磨时缓冲金属板材4边缘与夹块22之间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进而提高打磨精度。进一步地,在U型的本体51内嵌入弹性的橡胶垫55,且橡胶垫55的局部突出于本体51的下表面,使得本体51在与板材4上表面接触时,实现柔性接触,以避免本体51直接作用至板材4上而对板材4上表面造成损伤,降低板材4的报废率;并且在打磨时,板材4与打磨片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对型材进行环向反复磨抛的加工装置

【技术保护点】
可对型材进行环向反复磨抛的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抛光机构(2)以及下压板(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的轮廓线内侧设有环形的导轨(3),所述抛光机构(2)包括支撑体(21)、以及水平安装在支撑体(21)上的推进气缸(23)和导柱(25),支撑体(21)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3)内,在导柱(25)上套设有两个夹块(22),且在两个夹块(22)之间设有弹簧(26),在两个夹块(22)同侧的外壁上分别铰接有连杆(24),且两个连杆(24)的端部与所述推进气缸(23)的输出端铰接,在两个夹块(22)对向设置的两个内壁上分别设有打磨片(27),所述下压板(5)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侧壁上的举升气缸(52)、升降柱(53)以及本体(51),升降柱(53)的一端与举升气缸(52)输出端连接,升降柱(53)另一端向上延伸且弯曲后与本体(51)的中部连接;所述本体(51)为倒置的U型板,且在所述本体(51)内镶嵌有弹性的橡胶垫(55),所述橡胶垫(55)局部突出于所述本体(51)的下表面;在所述橡胶垫(55)的下表面还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54),所述压力传感器(54)通过控制器与所述举升气缸(5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对型材进行环向反复磨抛的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抛光机构(2)以及下压板(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的轮廓线内侧设有环形的导轨(3),所述抛光机构(2)包括支撑体(21)、以及水平安装在支撑体(21)上的推进气缸(23)和导柱(25),支撑体(21)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3)内,在导柱(25)上套设有两个夹块(22),且在两个夹块(22)之间设有弹簧(26),在两个夹块(22)同侧的外壁上分别铰接有连杆(24),且两个连杆(24)的端部与所述推进气缸(23)的输出端铰接,在两个夹块(22)对向设置的两个内壁上分别设有打磨片(27),所述下压板(5)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侧壁上的举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亨通兆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