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05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座体及多个接地构件,其中该座体的基座二侧壁间为形成有对接空间,并于基座所定位的多个导电端子上枢接有掀盖,且掀盖二侧壁面分别设有扣持部,再于二侧壁内侧处的定位槽内分别结合有接地构件基部的固定端,而基部内侧壁面设有卡持部,当软性电路板插入于座体的对接空间内后,便可扳动掀盖推抵于软性电路板,使其底面处的多个接点与多个导电端子形成电性接触,同时,掀盖的扣持部便与基部的卡持部形成相互扣持状态,以具有弹性锁扣的功能,由此避免软性电路板受到外力拉扯而轻易脱离出座体的对接空间外部,进而达到维持良好电性接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座体基座上定位的多个导电端子上枢接有掀盖,并于基座二侧结合有接地构件的基部,其掀盖二侧壁面分别设有扣持部,而二基部内侧壁面设有卡持部,当掀盖向下盖合后,扣持部便与卡持部相互扣合,以使软性电路板不易脱离至座体外部。
技术介绍
现今电子科技与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式各样电子相关产品陆续推陈出新,并逐渐趋向轻、薄、短、小,易于携带且运算及传输速度加快方向迈进,为了能使各种电子产品体积缩小,电子产品内部不同功能作用的电子零组件,则需更为微小化且精密,整体结构强度亦需加强,以因应目前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再者,为了使电子相关产品中的电子零组件能够发挥其本身应有的功能,一般皆会以电连接器接口作为彼此之间进行电气信号传输与沟通的桥梁,且因信号传输用电连接器的设计者通常会特别针对增加信号传输量及体积微小化的双重发展进行设计,所以端子数目多而体积轻、薄、短、小的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型式的电连接器便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得以广泛运用于计算机及其周边的电子设备中。请参阅图9、10所示,是为现有遮盖盖合前的侧视剖面图及现有遮盖盖合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现有连接器是包括绝缘本体A、端子组B、遮盖C及软性电路板D,其中绝缘本体A内部设有容置空间A1可用以嵌入端子组B,且端子组B下方为设有延伸臂B1延伸于容置空间A1之中,而位于延伸臂B1的前端设有接触部B2,并于端子组B上方设有支撑部B3,且支撑部B3活动侧设有轴槽B4,以供枢接遮盖C设有的轴部C2,便可扳动于遮盖C以轴部C2作为轴心呈一转动,并由遮盖C的抵持面C1旋动推抵于软性电路板D表面上进行下压,且待遮盖C盖合至定位,可使软性电路板D被夹持于遮盖C与端子组B的接触部B2间,以形成良好的电性连接状态。然而,由于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A都趋向微小型设计模式,以致于绝缘本体A内部容置空间A1相对缩小,当软性电路板D于容置空间A1内,在遮盖C未按压时,即形成浮动状态容易脱落,且当遮盖C按压后,虽然形成抵持压合状态,但固定方式也不牢固,在外力拉扯的影响下,其软性电路板D容易产生向外脱落分离至绝缘本体A的容置空间A1外部,进而导致电性接触不良等情况。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点,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故,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点,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电连接器的新型专利。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该座体的基座二侧壁间为形成有对接空间,并于基座所定位的多个导电端子上枢接有掀盖,且掀盖二侧壁面分别设有扣持部,再于二侧壁内侧处的定位槽内分别结合有接地构件基部的固定端,而基部内侧壁面设有卡持部,当软性电路板插入于座体的对接空间内后,便可通过扳动掀盖以推抵于软性电路板上,使软性电路板底面处的多个接点电性接触于多个导电端子,同时,掀盖二侧的扣持部便与基部二侧的卡持部形成相互扣持状态,以具有弹性锁扣的功能,由此避免软性电路板受到外力拉扯而轻易脱离出座体的对接空间外部,进而达到维持良好电性接触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掀盖二侧壁面的扣持部为具有纵向剖设的限位槽,且限位槽底面凸设有扣块,而该接地构件的基部内侧壁面的卡持部具有凸起的卡持块,当掀盖向下盖合于座体的对接空间处时,其多个卡持块便会与多个扣块相互扣持并定位于限位槽中,所以当二接地构件受力而朝前方位移时,其多个卡持块便可受到限位槽前方壁面止挡,进而达到防止二接地构件轻易脱离于座体外部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整体高度为小于1.5mm,且包括座体及多个接地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所具的基座的宽度为小于2.3mm,并于基座二侧朝前延伸有侧壁,且基座与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供默认软性电路板插入的对接空间,再于基座上设有前、后贯穿至对接空间内的多个端子槽,而多个端子槽外侧与二侧壁之间设有多个定位槽,再于多个端子槽上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且多个导电端子上枢接有用以推抵于默认软性电路板使其底面处多个接点分别与多个导电端子形成电性连接的掀盖,而掀盖二侧壁面分别设有扣持部;该多个接地构件为分别结合于座体的基座前方二侧处,且各接地构件所具的基部分别向后延伸有嵌固于定位槽内的固定端,并于基部内侧壁面设有供掀盖的扣持部旋动后扣持定位的卡持部。其中该基座的各端子槽内为分别定位有导电端子所具的固定部,并于固定部上、下二侧处朝前方延伸设有位于对接空间内的抵压部及供默认软性电路板底面处多个接点抵触于其上形成电性连接的接触部,再于抵压部前方处形成有开口向下的轴槽,而该掀盖上具有供枢接于轴槽内的转轴。其中该基座的二侧壁相对内侧壁面为凹设有凹槽,且该掀盖的转轴二侧壁面分别朝外凸设有供枢接于二凹槽内的轴柱,而该接地构件的基部与固定端之间表面处形成有供轴柱抵靠的阶面。其中该导电端子位于接触部前方处为向上形成有定位凸点,而固定部相对于接触部另侧处朝外延伸设有外露于基座外部的焊接部。其中该掀盖的转轴上为间隔排列形成有供抵压部前端伸入使转轴位于轴槽内呈一转动的多个穿槽。其中该掀盖的转轴前方为朝外延伸有扳动部,并于扳动部底面相邻于转轴处形成有供旋动推抵于默认软性电路板表面上的顶推面,并于扳动部前侧端面凹设有间隔一距离的多个缺槽。其中该掀盖的各扣持部为具有纵向剖设的限位槽,并于限位槽底面凸设有扣块,而该接地构件基部内侧的卡持部具有凸起的且供扣块扣持定位的卡持块。其中该扣持部的扣块上、下表面为分别形成有倾斜状的导引面,而该卡持部的卡持块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导斜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可达到维持良好电性接触的目的。还可以达到防止二接地构件轻易脱离于座体外部的目的。附图说明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附图详加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软性电路板组装前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掀盖盖合前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掀盖盖合时的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掀盖盖合后的前视图。图8为本技术掀盖盖合后的侧视剖面图。图9为现有遮盖盖合前的侧视剖面图。图10为现有遮盖盖合后的侧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3、4所示,是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及软性电路板组装前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的整体高度为小于1.5mm,且包括座体1、多个接地构件2及软性电路板3,其中:该座体1是包括基座11、多个导电端子12及掀盖13,其基座11的宽度为小于2.3mm,且基座11二侧处朝前延伸有侧壁111,并于二侧壁111相对内侧壁面凹设有凹槽1111,再于基座11与二侧壁111之间形成有对接空间10,且基座11设有前、后贯穿至对接空间10内并呈横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端子槽112,而基座11的多个端子槽112外侧与二侧壁111之间由前向后设有贯通至基座11底部的多个定位槽113。再者,该基座11的各端子槽112内为分别定位有导电端子12所具的固定部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尤指整体高度为小于1.5mm,且包括座体及多个接地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所具的基座的宽度为小于2.3mm,并于基座二侧朝前延伸有侧壁,且基座与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供默认软性电路板插入的对接空间,再于基座上设有前、后贯穿至对接空间内的多个端子槽,而多个端子槽外侧与二侧壁之间设有多个定位槽,再于多个端子槽上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且多个导电端子上枢接有用以推抵于默认软性电路板使其底面处多个接点分别与多个导电端子形成电性连接的掀盖,而掀盖二侧壁面分别设有扣持部;该多个接地构件为分别结合于座体的基座前方二侧处,且各接地构件所具的基部分别向后延伸有嵌固于定位槽内的固定端,并于基部内侧壁面设有供掀盖的扣持部旋动后扣持定位的卡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尤指整体高度为小于1.5mm,且包括座体及多个接地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所具的基座的宽度为小于2.3mm,并于基座二侧朝前延伸有侧壁,且基座与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供默认软性电路板插入的对接空间,再于基座上设有前、后贯穿至对接空间内的多个端子槽,而多个端子槽外侧与二侧壁之间设有多个定位槽,再于多个端子槽上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且多个导电端子上枢接有用以推抵于默认软性电路板使其底面处多个接点分别与多个导电端子形成电性连接的掀盖,而掀盖二侧壁面分别设有扣持部;该多个接地构件为分别结合于座体的基座前方二侧处,且各接地构件所具的基部分别向后延伸有嵌固于定位槽内的固定端,并于基部内侧壁面设有供掀盖的扣持部旋动后扣持定位的卡持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座的各端子槽内为分别定位有导电端子所具的固定部,并于固定部上、下二侧处朝前方延伸设有位于对接空间内的抵压部及供默认软性电路板底面处多个接点抵触于其上形成电性连接的接触部,再于抵压部前方处形成有开口向下的轴槽,而该掀盖上具有供枢接于轴槽内的转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劲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