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双层铠装包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02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双层铠装包络机构,包括机架、水平设置于机架上的导向管和两个对称设置于导向管两侧的供料支架,供料支架相对导向管倾斜设置,导向管的出口外还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和第二导向环,待包络的线缆经牵引机构依次穿过导向管、第一和第二导向环,两个供料支架上分别绕设有铠装料件,并且两个供料支架分别转动设置于支撑轴两端,第一和第二导向环之间两旁侧还分别设有向上设置的上锥形辊和向下设置的下锥形辊,并且上锥形辊和下锥形辊相对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供料支架,进行双层铠装的包络,上锥形辊或下锥形辊进行换向后缠绕于经牵引机构水平传输的线缆上,实现双层包络,提高工作效率。

Double layer armored envelope mechanism of cab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layer cable armored envelope mechanism comprises a guide tube frame, horizontally arranged on a machine frame and two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racket on the guide tube feeding, feeding bracket relative guide tube inclined, guide tube outlet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at intervals o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guide ring, stay cable envelope the traction mechanism passes through the guide tube, the first and second guide rings, two feed bracket are respectively wound with armored materials, and two feed bracke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rotating shaft ends,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guide ring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 to the tapered roller set and tapered rollers arranged downward. And the upper roller and the lower roller cone cone stagger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feeding bracket, envelope double armor, conical roller or tapered roller for winding under the back to the level of transmission cable traction mechanism, double envelope,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双层铠装包络机构
本技术涉及线缆加工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双层铠装包络机构。
技术介绍
电缆线芯外面包一层钢带用来保护电缆,以防砸、压、挤破电缆外皮后损伤线芯导致短路的一种保护层。电缆加上铠装层的目的除了增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机械保护延长使用寿命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屏蔽保护提高电缆抗干扰性能。常用的铠装材料有钢带、钢丝、铝带、铝管等,其中钢带、钢丝铠装层具有高导磁率,有很好的磁屏蔽效果,可以用于抗低频干扰,并可使铠装电缆直埋敷设而免于穿管,且价廉物美在实际运用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线缆双层铠装包络机构,结构简单,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线缆双层铠装包络机构包括一机架、水平设置于机架上用于线缆导向传输的导向管和两个对称设置于导向管两侧的供料支架,所述导向管经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供料支架相对所述导向管倾斜设置,所述导向管的出口外还依次间隔设有一第一导环和第二导向环,待包络的线缆经一牵引机构依次穿过导向管、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并且导向管、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供料支架上分别绕设有铠装料件,并且两个供料支架分别转动设置于一支撑轴两端,所述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之间两旁侧还分别设有一向上设置的上锥形辊和一向下设置的下锥形辊,并且所述上锥形辊和下锥形辊相对交错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上锥形辊和下锥形辊分别转动设置于两第一支撑杆上,两第一支撑杆对称设置于第一导向环的两侧,并且两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导向管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经一固定杆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管出口端两侧还分别向外对称延伸有两支撑板,两支撑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第二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对称设置于导向管两侧,并且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导向管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每个第二支撑杆上还沿线缆牵引方向依次间隔设有用于张紧铠装料件的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相对第二支撑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传送辊相对第二支撑杆竖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位于上锥形辊或下锥形辊的外侧。进一步的,待包络的线缆由内向外依次包覆的线芯、绝缘层和耐火层组成。进一步的,所述供料支架均为一圆盘型供料架,铠装料件为铝带,所述铝带沿圆周饶设于所述供料支架上,并且经上锥形辊或下锥形辊缠绕于待包络的线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位于供料支架上的铝带经上锥形辊和下锥形辊换向之后缠绕在经牵引机构牵引的待包络的线缆上,实现线缆的包络,结构简单,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包络机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包络机构的俯视图。图中:1-导向管;2-第一导向环;3-第二导向环;4-供料支架;5-支撑轴;6-铝带;7-上锥形辊;8-下锥形辊;9-第一支撑杆;10-线缆;11-第二支撑杆;12-支撑板;13-第一传送辊;14-第二传送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线缆双层铠装包络机构包括一机架、水平设置于机架上用于线缆10导向传输的导向管1和两个对称设置于导向管1两侧的供料支架4,所述导向管1经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供料支架4相对所述导向管1倾斜设置,所述导向管1的出口外还依次间隔设有一第一导环和第二导向环3,待包络的线缆10经一牵引机构依次穿过导向管1、第一导向环2和第二导向环3,并且导向管1、第一导向环2和第二导向环3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供料支架4上分别绕设有铠装料件,并且两个供料支架4分别转动设置于一支撑轴5两端,所述第一导向环2和第二导向环3之间两旁侧还分别设有一向上设置的上锥形辊7和一向下设置的下锥形辊8,并且所述上锥形辊7和下锥形辊相对交错设置。从上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导向管1转动,带动供料支架4随着导向管1转动;同时待包络的线缆10经牵引机构沿水平方向直线传输,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包络。所述驱动机构可以为齿轮驱动,包括电机、设置于电机输出轴的主动齿轮和套设于导向管1上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通过电机驱动主动齿轮,实现导向管1的转动。所述的牵引机构为一绕线圆盘,通过圆盘的转动实现线缆的牵引收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锥形辊7和下锥形辊8分别转动设置于两第一支撑杆9上,两第一支撑杆9对称设置于第一导向环2的两侧,并且两第一支撑杆9与所述导向管1固定连接。上锥形辊7和下锥形辊8对应配合两个供料支架4上的铝带6,通过上锥形辊7和下锥形辊8进行换向后绕设于线缆1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环2和第二导向环3经一固定杆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9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管1出口端两侧还分别向外对称延伸有两支撑板12,两支撑板12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第二支撑杆11,两个第二支撑杆11对称设置于导向管1两侧,并且第二支撑杆11与所述导向管1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支撑杆11上还沿线缆10牵引方向依次间隔设有用于张紧铠装料件的第一传送辊13和第二传送辊14,所述第一传送辊13相对第二支撑杆11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传送辊14相对第二支撑杆11竖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传送辊13和第二传送辊14位于上锥形辊7或下锥形辊8的外侧。位于上端的供料支架4上的铝带6依次经第一传送辊13、第二传送辊14和上锥形辊7与线缆10缠绕,同样的,位于下端的供料支架4分别依次经第一传送辊13、第二传送辊14和下锥形辊8与线缆10缠绕,保证履带紧密缠绕。第一传送辊13和第二传送辊14起到张紧传送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待包络的线缆10由内向外依次包覆的线芯、绝缘层和耐火层组成。包络后线缆10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线芯、绝缘层、耐火层、第一层铠装和第二层铠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料支架4均为一圆盘型供料架,铠装料件为铝带6,所述铝带6沿圆周饶设于所述供料支架4上,并且经上锥形辊7或下锥形辊8缠绕于待包络的线缆10上。通过供料支架4在线缆10的带动下自转,同时通过供料支架4绕线缆10中心轴转动,实现双层铝带6的包络。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线缆10双层铠装包络机构,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双层铠装的包络。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缆双层铠装包络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双层铠装包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水平设置于机架上用于线缆导向传输的导向管和两个对称设置于导向管两侧的供料支架,所述导向管经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供料支架相对所述导向管倾斜设置,所述导向管的出口外还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导环和第二导向环,待包络的线缆经一牵引机构依次穿过导向管、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并且导向管、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供料支架上分别绕设有铠装料件,并且两个供料支架分别转动设置于一支撑轴两端,所述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之间两旁侧还分别设有一向上设置的上锥形辊和一向下设置的下锥形辊,并且所述上锥形辊和下锥形辊相对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双层铠装包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水平设置于机架上用于线缆导向传输的导向管和两个对称设置于导向管两侧的供料支架,所述导向管经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供料支架相对所述导向管倾斜设置,所述导向管的出口外还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导环和第二导向环,待包络的线缆经一牵引机构依次穿过导向管、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并且导向管、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供料支架上分别绕设有铠装料件,并且两个供料支架分别转动设置于一支撑轴两端,所述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之间两旁侧还分别设有一向上设置的上锥形辊和一向下设置的下锥形辊,并且所述上锥形辊和下锥形辊相对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双层铠装包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形辊和下锥形辊分别转动设置于两第一支撑杆上,两第一支撑杆对称设置于第一导向环的两侧,并且两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导向管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双层铠装包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锐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永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