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锋专利>正文

踢踏面的楼梯施工教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010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踢踏面的楼梯施工教学模型,目的在于解决建筑预算、施工以及钢筋搭接方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缺乏直观认识的问题,包括固定墙和模板系统;固定墙包括一底座,底座上端上设有一竖向固定的墙体,墙体内侧面处分布第一磁性件,平台板一端设有与第一磁性件磁性配合的固定部,平台板的另一端设有内凹的储仓;模板系统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底模板、侧模板和踢面模板,侧模板一长边设有矩形锯齿状结构,侧模板另一长边处设有第二磁性件,底模板的两长边处设有与第二磁性件吸附配合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完成对钢筋如何搭接和分布的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实际的操作或者由学生自己计算然后搭建。

Teaching model of stair step construction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tap the stairca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model, the objective is to solve the construction budget,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process of reinforcement lap sty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lack of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including fixed and fixed wall formwork system; the wall comprises a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vertical wall, wall the medial surface distribution of the first magnetic element and the platform plat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and the first magnetic element of a magnetic storage bin with the fixed part, the other end platfor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template system including mad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 and the bottom side of the template template template play, rectangular serrated edge is provided with a long side of the template structure. On the other side of a long edg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magnetic element and the fixing piece two long edges of the bottom formwork with adsorption with second magnetic piec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The demonstration of how steel bars overlap and distribute can be carried out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or calculated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then bui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踢踏面的楼梯施工教学模型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演示领域,特别是涉及踢踏面的楼梯施工教学模型。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的主体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包括楼梯结构。其中较为常用经典的楼梯结构即为AT型现浇筑楼梯,该种楼梯包括平台13、踏步段14和梯梁15,如图1所示,平台13与建筑墙体2相连接,平台13的钢筋与梯段内的钢筋进行搭接,而梯梁15位于梯段与平台13的相接处,分为高位梯梁15和低位梯梁15。施工预算教学以及钢筋分布计算时,都需要结合踢踏面级数以及人流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中钢筋结构的分布和搭接方式灵活多变且结构较为复杂,只依靠课件很难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又加上建筑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施工方为了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一般不允许学生进行现场参观学习,这对于学生直观认识楼体浇筑以及梯段钢筋搭接和工程预算造成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踢踏面的楼梯施工教学模型,目的在于解决建筑预算、施工以及钢筋搭接方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缺乏直观认识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墙和模板系统;所述固定墙包括一形成支撑面且下端与地面接触配合的底座,底座上端上设有一竖向固定的墙体,墙体有由两直边垂直相交构成,所述墙体为刚性且与底座刚性固定连接,所述墙体内侧面处至少分布两处于不同高度位置的第一磁性件,一第一磁性件磁性吸附一平台板,平台板一端设有与第一磁性件磁性配合的固定部,形成平板水平固定在墙体内侧面的结构,平台板的另一端设有内凹的储仓,储仓内填充柔性泥形成钢筋可插接预固定的结构;所述模板系统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底模板、侧模板和踢面模板,所述侧模板一长边设有矩形锯齿状结构,该矩形锯齿状结构与楼梯踢踏面相对应,侧模板另一长边处设有第二磁性件,形成与第一磁性件吸附配合的结构,所述底模板的两长边处设有与第二磁性件吸附配合的固定件,形成底模板与两侧模板预固定的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墙体的外侧面设有自墙体下端至墙体上端部逐渐升高的步梯,步梯的顶部设有位于墙体拐角处的观察台,所述第一磁性件为条状结构,墙体内侧设有与墙体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磁性件嵌入固定在凹槽内,墙体内侧面敷设有一薄壁结构的内层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板系统由亚克力板制作,所述第二磁性件为多个,且相隔固定在侧模板长边上,第二磁性件一边沿设有与侧模板卡接的U型卡槽。本技术可用于演示楼梯模板系统支架,并可以完成对钢筋如何搭接和分布的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实际的操作或者由学生自己计算然后搭建,便于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同时搭建好后可直接观察到内部钢筋分布以及结构,因此也可以作为后续的演示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楼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设置一固定墙和一模板系统;固定墙用于固定模板以及参观演示,而模板系统则模仿实际施工中常规模板结构演示实际楼体现浇筑情形,但是为了照顾教学目的和实施方便,模板系统尽可能选择质量较轻且透明的材料,设置固定墙时固定墙下端设一底座1,底座1方便与地面充分接触,避免墙体2倾斜摇晃,墙体2有由两直边垂直相交构成,垂直相交的结构可以最大程度上获得较广演示视角,便于对于学生讲解和观察,为了使得墙体2稳定,所述墙体2为刚性且与底座1刚性固定连接,墙体2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可以拆卸的,这样方便以后的移动,当然这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由选择的结果,所述墙体2内侧面处至少分布两处于不同高度位置的第一磁性件3,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磁性件3可以满足侧模板7倾斜放置,便于魔方楼梯的实际状态,一第一磁性件3磁性吸附一平台板4,平台板4模仿楼梯中的平台13,为了减轻平台板4的质量,平台板4一端设有与磁性件磁性配合的固定部401,形成平板水平固定在墙体2内侧面的结构,平板的另一端设有内凹的储仓402,储仓402内填充柔性泥5形成钢筋可插接预固定的结构,为了减轻平台板4的质量,固定部401可以是一较薄的铁片,只要满足能够吸附即可以,而平台板4的主体部分可以采用泡沫板,泡沫板有一定的厚度以便于储仓402的设置,储仓402内填充柔性泥5形成钢筋可插接预固定的结构,所述柔性泥5可以是橡皮泥或者黏土泥等;所述侧模板7一长边设有矩形锯齿状结构,该矩形锯齿状结构与楼梯踢踏面相对应,侧模板7另一长边处设有第二磁性件9,形成与第一磁性件3吸附配合的结构,所述底模板6的两长边处设有与第二磁性件9吸附配合的固定件,形成底模板6与两侧模板7预固定的结构,所述墙体2的外侧面设有自墙体2下端至墙体2上端部逐渐升高的步梯10,步梯10的顶部设有位于墙体2拐角处的平台13,所述第一磁性件3为条状结构,墙体2内侧设有与墙体2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磁性件3嵌入固定在凹槽内,墙体2内侧面敷设有一薄壁结构的内层板12,侧层板可以做成较为光滑的结构,这样在进行预固定侧模板7时可以直接调节其角度,方便侧模板7的搭设。在进行演示施工过程时,首先根据楼体梯段使用人群进行预算和受力分析,得出钢筋的分布结构,由于楼体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平台13处必须伸出延伸至梯梁15和踏步段14的钢筋,为了实现演示的真实性,可在柔性泥5中预固定钢筋,充当平台13内伸出的钢筋,按照施工标准搭设脚手架16和支撑结构,包括背棱17和方木18,并将底模和侧模板7搭设完成,为了加快施工演示的速度,侧模板7和底模板6之间不用固定装置固定,直接通过第二磁性件9进行预固定,在背棱下方则按照真实施工搭设脚手架16,之后对梯梁15、踏步段14和钢筋进行弯折和布设,布设的过程可以通过步梯10和脚手架完成,布设完毕后的钢筋可在下方和步梯10上进行观察,十分的清晰,能够让学生得到直观的认识。本技术可用于演示楼梯模板系统支架,并可以完成对钢筋如何搭接和分布的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实际的操作或者由学生自己计算然后搭建,便于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同时搭建好后可直接观察到内部钢筋分布以及结构,因此也可以作为后续的演示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踢踏面的楼梯施工教学模型

【技术保护点】
踢踏面的楼梯施工教学模型,包括固定墙和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墙包括一形成支撑面且下端与地面接触配合的底座(1),底座(1)上端上设有一竖向固定的墙体(2),墙体(2)有由两直边垂直相交构成,所述墙体(2)为刚性且与底座(1)刚性固定连接,所述墙体(2)内侧面处至少分布两处于不同高度位置的第一磁性件(3),一第一磁性件(3)磁性吸附一平台板(4),平台板(4)一端设有与第一磁性件磁性配合的固定部(401),形成平板水平固定在墙体(2)内侧面的结构,平台板(4)的另一端设有内凹的储仓(402),储仓(402)内填充柔性泥(5)形成钢筋可插接预固定的结构;所述模板系统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底模板(6)、侧模板(7)和踢面模板(8),所述侧模板(7)一长边设有矩形锯齿状结构,该矩形锯齿状结构与楼梯踢踏面相对应,侧模板(7)另一长边处设有第二磁性件(9),形成与第一磁性件(3)吸附配合的结构,所述底模板(6)的两长边处设有与第二磁性件(9)吸附配合的固定件,形成底模板(6)与两侧模板(7)预固定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踢踏面的楼梯施工教学模型,包括固定墙和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墙包括一形成支撑面且下端与地面接触配合的底座(1),底座(1)上端上设有一竖向固定的墙体(2),墙体(2)有由两直边垂直相交构成,所述墙体(2)为刚性且与底座(1)刚性固定连接,所述墙体(2)内侧面处至少分布两处于不同高度位置的第一磁性件(3),一第一磁性件(3)磁性吸附一平台板(4),平台板(4)一端设有与第一磁性件磁性配合的固定部(401),形成平板水平固定在墙体(2)内侧面的结构,平台板(4)的另一端设有内凹的储仓(402),储仓(402)内填充柔性泥(5)形成钢筋可插接预固定的结构;所述模板系统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底模板(6)、侧模板(7)和踢面模板(8),所述侧模板(7)一长边设有矩形锯齿状结构,该矩形锯齿状结构与楼梯踢踏面相对应,侧模板(7)另一长边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锋阎淳姜海静王义荣
申请(专利权)人:蔡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