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大数据网络传输的USB电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2978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现大数据网络传输的USB电路系统,包括:第1电阻另一端连接比较器负极端,比较器输出端分别连接第3三极管基极和第4三极管基极,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第3三极管集电极和第4三极管发射极,第3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一USB接口供电端,第1场效应管栅极连接第2场效应管漏极,第2场效应管源极接地,第2场效应管栅极连接中央处理器脉宽调制端,第1场效应管源极和漏极连接稳压二极管。通过上述USB控制电路能够实现USB数据电源供电的切换,在数据通过一个USB接口发生传输拥塞,通过简单的电压比较器判断之后,对两个USB接口同时供电,保证的数据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

USB circuit system for large data network transmiss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arge data network transmission USB circuit system, including: the first resis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comparator negative extreme,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mparator is connected to the third transistor triode tube base and fourth base, the central processo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triode collector and fourth transistor emitter, third triode emitter the USB interface is connected to a first power supply terminal, first FET gate connecting second FET drain, second FET grounded source, second FET gate is connected to the central processor end first pulse width modulation, Guan Yuanji field effect and drain connected zener diode. Through the USB control circuit can realize USB dat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 USB interface transmission congestion through the data, then by a voltage comparator simple judgment of the two USB interface and power supply,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data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大数据网络传输的USB电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大数据网络传输的USB电路系统。
技术介绍
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PC服务器负责管理应用程序,从而提供相应的网络数据传输服务,而且数据传输操作通常是不间断持续的,从而导致PC服务器的数据吞吐量很大。然而,通过一个USB接口进行数据传输,不能满足使用者对大数据传输的需求,而且在多个USB接口同时工作的情况下,电压工作不稳定,那么造成不能满足对外部数据的传输需要。这就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实现大数据网络传输的USB电路系统。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大数据网络传输的USB电路系统,包括:参考电压输出端连接第1电阻一端,第1电阻另一端连接比较器负极端,比较器输出端分别连接第3三极管基极和第4三极管基极,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第3三极管集电极和第4三极管发射极,第3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一USB接口供电端,第4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USB接口供电端,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第2电阻一端和第1场效应管源极,第1场效应管漏极连接比较器正极端,第1场效应管栅极连接第2场效应管漏极,第2场效应管源极接地,第2场效应管栅极连接中央处理器脉宽调制端,第1场效应管源极和漏极连接稳压二极管。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USB控制电路能够实现USB数据电源供电的切换,在数据通过一个USB接口发生传输拥塞,通过简单的电压比较器判断之后,对两个USB接口同时供电,保证的数据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的实现大数据网络传输的USB电路系统,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为P89C52。所述的实现大数据网络传输的USB电路系统,优选的,所述比较器包括:LM339或者LM35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USB控制电路能够实现USB数据电源供电的切换,在数据通过一个USB接口发生传输拥塞,通过简单的电压比较器判断之后,对两个USB接口同时供电,保证的数据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USB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2所示,P89C52处理器、摄像头、PC机、供电电源、FLASH存储器、SDRAM芯片、USB接口电路、以太网控模块;所述P89C52处理器通过USB接口电路与外设进行连接,用于完成整个系统的运算和控制功能;所述监控摄像头与P89C52处理器之间通过USB接口电路进行连接,用于视频采集;采集PC服务器的工作状态,通过以太网控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进行连接,所述FLASH寄存器、SDRAM芯片与P89C52处理器之间双向连接。通过上述电路系统,实现了PC机在采集数据过程中,为了能够将海量数据通过USB接口快速传输到存储终端或者其他服务器,通过负载分配电路和USB控制电路进行USB供电和数据传输,快捷方便。如图1所示,USB控制电路是一种功率电子开关,由两个MOSFET(Q1:P-MOSFET及Q2:N-MOSFET)及一个电阻R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在PWM端加高电平时,Q2导通;Q2导通时将Q1的栅极拉到接近地电平,若其IN接电源电压VIN,则Q1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VGS≈VIN,则Q1相继导通,电源电压可经过负载开关给负载供电;若在ON/OFF端加低电平,则Q2截止;Q1的栅极及源极由电阻R连接,使栅极与源极同电位,即-VGS=0V,Q1截止,电源被切断,负载失电。中央处理器参考电压输出端连接第1电阻一端,第1电阻另一端连接比较器负极端,比较器输出端分别连接第3三极管基极和第4三极管基极,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第3三极管集电极和第4三极管发射极,第3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一USB接口供电端,第4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USB接口供电端,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第2电阻一端和第1场效应管源极,第1场效应管漏极连接比较器正极端,第1场效应管栅极连接第2场效应管漏极,第2场效应管源极接地,第2场效应管栅极连接中央处理器脉宽调制端,第1场效应管源极和漏极连接稳压二极管。通过上述USB控制电路能够实现USB数据电源供电的切换,在数据通过一个USB接口发生传输拥塞,通过简单的电压比较器判断之后,对两个USB接口同时供电,保证的数据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负载分配电路包括:供电端负极连接第1二极管正极,第1二极管负极并联第1电容,第1电容一端连接第3电阻一端,第3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第5三极管基极和第6三极管集电极,第5三极管集电极分别连接第3二极管正极和变压器输入端,第3电阻一端还连接第2电容一端和第7电阻一端,第2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7电阻另一端和第3二极管负极,第7电阻一端还连接变压器输入端,第5三极管发射极分别连接第4电阻一端和第5电阻一端,第5电阻另一端连接第6电阻一端,第6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第2二极管正极和第6三极管基极,第6三极管发射极分别连接第4电阻另一端和第4二极管正极,第4二极管负极分别连接第8电阻一端和变压器输入端,第8电阻另一端连接第3电容一端,第3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6三极管集电极和第5三极管基极,第4电容一端分别连接第2二极管负极和第5电容一端,第5电容一端还连接变压器输入端,第5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4电阻另一端和第1保险丝一端,第1保险丝另一端连接供电端正极,变压器第一输出端连接第5二极管负极,变压器第二输出端连接第6电容一端,第6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5二极管正极和第6二极管负极,第6二极管正极连接第9电阻一端,第9电阻另一端连接USB接口电压供电端,第9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USB接口电压电源端,第6电容一端还连接第7电容一端,第7电容另一端连接第7二极管负极,第7二极管正极连接第10电阻一端,第10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USB接口电压电源端,第7电容一端还连接第8电容一端,第8电容另一端连接第8二极管负极,第8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实现大数据网络传输的USB电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大数据网络传输的USB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参考电压输出端连接第1电阻一端,第1电阻另一端连接比较器负极端,比较器输出端分别连接第3三极管基极和第4三极管基极,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第3三极管集电极和第4三极管发射极,第3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一USB接口供电端,第4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USB接口供电端,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第2电阻一端和第1场效应管源极,第1场效应管漏极连接比较器正极端,第1场效应管栅极连接第2场效应管漏极,第2场效应管源极接地,第2场效应管栅极连接中央处理器脉宽调制端,第1场效应管源极和漏极连接稳压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大数据网络传输的USB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参考电压输出端连接第1电阻一端,第1电阻另一端连接比较器负极端,比较器输出端分别连接第3三极管基极和第4三极管基极,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第3三极管集电极和第4三极管发射极,第3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一USB接口供电端,第4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USB接口供电端,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第2电阻一端和第1场效应管源极,第1场效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