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构柱式组合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726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格构柱式组合剪力墙,包括由第一格构柱单元和第二格构柱单元间隔连接构成的具有半封闭式腔体的墙体,墙体端部均固定有边缘约束构件形成一个封闭式的腔体结构,第一格构柱单元包括开口相对设置的两个C型钢板,C型钢板的左末端之间设有C型缀板,C型钢板的右末端之间对应左末端C型钢板的位置设有C型缀板,C型缀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C型钢板上,第二格构柱单元是倒立的第一格构柱单元,C型钢板的左末端设有的C型缀板之间间距不均匀,构柱单元具有浇注有混凝土空腔,经济性优越、加工简单、实用性能广泛,且可完全实行全自动生产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助于雾霾治理,提高了标准化生产程度。

Lattice column composite shear wa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ttice column composite shear wall comprises a first lattice column unit and second lattice column unit interval connected with semi closed cavity wall, the wall ends are fixed with edge constraint component to form a closed cavity structure, the lattice structure column element includes an opening two type C plate arranged relatively, C type hanging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eft end of the C type steel plate, between the right end of a steel plate of C type C pl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left end position with a C type of batten plate type C, both ends of batten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two C plate, second lattice column unit the first is the inverted lattice column unit, C type C type stee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end of the batten spacing between the uneven pillar unit has poured concrete cavity, economic superiority and the processing is simple, practical and extensive performance, fully implement the full self Dynamic production of new building structure system, is conducive to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and help haze governanc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格构柱式组合剪力墙
本技术属于结构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格构柱式组合剪力墙。
技术介绍
高层钢结构建筑是近现代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大力推动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政策支持和解决钢材产能过剩的迫切需求,未来钢结构建筑将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的需求,钢结构建筑逐步向高层方向发展,为了有效提高高层钢结构的抗侧力性能,钢板组合剪力墙作为一种新型的抗侧力结构体系应运而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文件,要求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国内钢结构建筑体系中,除规范性文件中现有的支撑-钢框架体系、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外,还有新型钢管束结构体系,但上述结构体系中存在用钢量偏大、制作成本偏高、使用范围受限等多方面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格构柱式组合剪力墙,经济性优越、加工简单、实用性能广泛,且可完全实行全自动生产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助于雾霾治理,提高了标准化生产程度。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格构柱式组合剪力墙,包括由第一格构柱单元和第二格构柱单元间隔连接构成的具有半封闭式腔体的墙体,墙体端部均固定有边缘约束构件形成一个封闭式的腔体结构,第一格构柱单元包括开口相对设置的两个C型钢板,C型钢板的左末端之间设有多个C型缀板,C型钢板的右末端之间对应C型钢板左末端C型钢板的位置处设有C型缀板,C型缀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C型钢板上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半封闭式腔体结构,所述第二格构柱单元是倒立的第一格构柱单元,C型钢板的左末端设有的C型缀板之间间距不均匀使第一格构柱单元第二格构柱单元头尾连接时墙体中间部分的C型缀板不会重叠,使墙体更加稳固,第一格构柱单元和第二格构柱单元均具有空腔,空腔内浇注有混凝土或者灌浆料或者具有承载能力的填充材料。所述的格构柱内壁设有与填充材料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栓钉、焊接钢筋和T型加劲肋。所述边缘约束构件是矩形钢管柱、钢板或C型槽钢。所述C型缀板和C型钢板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中括号形状。本技术有益效果是:经济性优越、加工简单、实用性能广泛,且可完全实行全自动生产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助于雾霾治理,提高了标准化生产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实施例的第一格构柱单元的横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图1实施例的第一格构柱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格构柱单元1、第二格构柱单元2、矩形钢管柱3、C型钢板4、C型缀板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格构柱式组合剪力墙,包括由第一格构柱单元1和第二格构柱单元2间隔连接构成的具有半封闭式腔体的墙体,墙体端部均固定有边缘约束构件形成一个封闭式的腔体结构,第一格构柱单元1包括开口相对设置的两个C型钢板4,C型钢板4的左末端之间设有多个C型缀板5,C型钢板4的右末端之间对应C型钢板4左末端C型钢板4的位置处设有C型缀板5,C型缀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C型钢板4上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半封闭式腔体结构,所述第二格构柱单元2是倒立的第一格构柱单元1,C型钢板4的左末端设有的C型缀板5之间间距不均匀使第一格构柱单元1第二格构柱单元2头尾连接时墙体中间部分的C型缀板5不会重叠,使墙体更加稳固,第一格构柱单元1和第二格构柱单元2均具有空腔,空腔内浇注有混凝土或者灌浆料或者具有承载能力的填充材料。所述的格构柱内壁设有与填充材料连接的连接件(图中未示出),连接件包括栓钉、焊接钢筋和T型加劲肋。所述边缘约束构件是矩形钢管柱3。所述C型缀板5和C型钢板4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中括号形状。本技术经济性优越、加工简单、实用性能广泛,且可完全实行全自动生产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助于雾霾治理,提高了标准化生产程度。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格构柱式组合剪力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格构柱式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格构柱单元(1)和第二格构柱单元(2)间隔连接构成的具有半封闭式腔体的墙体,墙体端部均固定有边缘约束构件形成一个封闭式的腔体结构,第一格构柱单元(1)包括开口相对设置的两个C型钢板(4),C型钢板(4)的左末端之间设有多个C型缀板(5),C型钢板(4)的右末端之间对应C型钢板(4)左末端C型钢板(4)的位置处设有C型缀板(5),C型缀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C型钢板(4)上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半封闭式腔体结构,所述第二格构柱单元(2)是倒立的第一格构柱单元(1),C型钢板(4)的左末端设有的C型缀板(5)之间间距不均匀使第一格构柱单元(1)第二格构柱单元(2)头尾连接时墙体中间部分的C型缀板(5)不会重叠,第一格构柱单元(1)和第二格构柱单元(2)均具有空腔,空腔内浇注有混凝土或者灌浆料或者具有承载能力的填充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构柱式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格构柱单元(1)和第二格构柱单元(2)间隔连接构成的具有半封闭式腔体的墙体,墙体端部均固定有边缘约束构件形成一个封闭式的腔体结构,第一格构柱单元(1)包括开口相对设置的两个C型钢板(4),C型钢板(4)的左末端之间设有多个C型缀板(5),C型钢板(4)的右末端之间对应C型钢板(4)左末端C型钢板(4)的位置处设有C型缀板(5),C型缀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C型钢板(4)上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半封闭式腔体结构,所述第二格构柱单元(2)是倒立的第一格构柱单元(1),C型钢板(4)的左末端设有的C型缀板(5)之间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荣周伟熊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汉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